书城教材教辅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11171300000017

第17章 市场细分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和最终归宿。通常情况下,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顾客的需要往往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公司,要想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是很困难的,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尽合理。因此,在对市场进行分化整合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特定的顾客群作为企业服务的目标市场,是企业营销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一目标市场上卖方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市场定位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市场细分化

市场细分(也叫市场细分化)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体,从而确定企业目标市场的活动过程。每一个需求特点类似的消费者群叫做一个细分市场,市场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在总结企业按照消费者不同需求组织生产经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市场营销理论。

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客观地讲,除极个别的产品外,消费者对绝大多数产品的需求特点存在较显著的差别。就拿饼干来说,有的消费者重视营养,有的则重视口味,还有的重视花色品种、包装装潢。再以服装为例,有的消费者追求流行款式,有的追求流行颜色,有的则注重结实耐穿。这种顾客需求的差别性就构成了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当然,不同顾客需求的差别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有的顾客之间需求差别十分明显,而有的顾客之间需求差别较小,表现出较多的共同性。市场细分实际上就是致力于分析确认顾客需求差别,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将一个错综复杂的具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部分,使各个部分内部的异质性减少,表现出较多的同质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市场细分不是根据产品分类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角度划分的。

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不是为细分而细分,而是为了通过对市场的分化整合,从中选择企业服务的目标市场。由于消费者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一个企业无论其规模多么巨大,都不可能满足全部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只能满足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的部分需求。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都有所不同,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脱离现实地盲目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营销决策时,都必须首先确定那些最有吸引力,并能为之提供最有效服务的市场部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以此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营销思想,市场细分化并不是由人们凭空想像出来的,它是对一些企业成功营销经验在理论上的升华,是在一定客观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思想在西方的形成和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短缺。市场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实行大量市场营销(Mass Marketing),对顾客不加区别,大批量生产销售单一品种、单一花色的产品,试图以一种产品吸引市场上的所有顾客。企业认为,这种营销方式可以充分享受规模经济效益,以较低的成本和价格占领市场。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就曾经长期只生产一种口味、一种包装的可乐,并希望这种饮料成为老少皆宜、人人喜爱的产品。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和科学管理方法及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普及,西方国家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买方市场形态出现,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发现,由于各企业经营的产品大体相同,企业难以控制产品价格。于是,一些企业意识到产品差别的优势,开始实行产品差异市场营销(Product-DiHerentiated Marketing),通常向市场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在外观、质量、式样、包装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产品销售。当时,企业这样做是为了向市场提供多样化产品,增加顾客的选择机会,产品差异的出发点是生产者而不是市场需求。

20世纪50年代,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西方国家买方市场形态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竞争愈演愈烈。在此情形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产生并为广大企业所接受,不少企业开始实行目标市场营销(Targetting Mar-keting)。选择目标市场,运用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适应和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成为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的重要工作。一系列有关市场细分的方法和技术应运而生。可以说,市场细分化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认识的深化,是市场营销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变革。

市场细分化理论出现后,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起初,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细分越细越好,越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越能增加企业利益。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市场普遍不景气,过度的市场细分只能带来产品线增多,管理难度加大,企业效益降低。因此,西方出现了“市场同合化”理论。这种理论不是对市场细分化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主张要根据成本和收益的关系适度细分市场,是对过度细分的一种反思和矫正,同时也是市场细分化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市场细分化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二、市场细分的依据和意义

(一)市场细分的依据

1.消费需求的异质性与同质性是市场细分化的客观依据由于不同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才使得消费需求有被细分的可能;又由于不同消费者之间需求欲望和消费行为等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才可能将类似的消费者聚成一个市场面,使市场细分成若干个小的市场面。事实上,消费需求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消费者的地理分布、生理与心理特点、社会因素对每一个消费者个体需求的影响等因素是多元性的。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消费者的市场,就具有可分性。这就是市场可以细分的内在原因。消费需求异质性与同质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表现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经济条件下,人们消费水平也低,人们的要求仅停留在满足维持生存而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所以,生产者只需提供单一的产品就可占领市场,此时,不具备市场细分化产生的客观条件。事实上,市场细分化是社会经济发达的产物。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以及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就有可能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许多种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也就随之产生。可见,市场细分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复杂为市场细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客观依据

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消费需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产企业欲占领更多的市场,在竞争中争得一席领地,泛泛地生产适应所有人需求的产品已经不够了。为此,作为生产企业必须对整体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进行整体划分,并寻找未能满足的需求,见缝插针,利用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市场,方能扩大影响,争取最高利润。可以说,在目前市场竞争状态下,分析适应各细分市场的需求,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市场供应多元化是市场细分的前提条件

众多生产者各具不同的规模和条件,向市场提供各具特色的商品,使市场上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物资设备、资源条件、设计能力对需求变化的认识不同,即使各个企业都同时有意识地执行相同的营销方案,满足同一种需求的商品,它们之间仍会有较大差别。

市场细分是企业用来解决企业产品市场投向问题的有效策略。我国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上千万个生产企业,若不按照各自的资源和生产条件,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解决为谁生产、生产多少的问题,将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细分的意义

市场细分对生产企业是非常有力的竞争手段,是现代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进步。自觉运用这一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市场细分是选择目标市场与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市场细分可及时分析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找出满足的与满足不充分的需求,满足水平较低的市场部分就可能存在最好的市场机会。

2.市场细分有利于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一般说来,企业为整体市场提供单一的产品,制定统一的市场策略,做起来容易,但对信息反馈及对市场行情变化感觉迟钝。现在不少企业重视市场细分策略,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企业能灵活有效地调整原有的生产、销售计划,使企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尤其是对技术力量薄弱、资金资源有限、竞争能力不强的大量小型生产企业,只要认真研究市场细分策略,完全有可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发现某些特定的市场,以满足这一部分用户的特定需求。

4.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市场细分可深入了解每一细分市场的需求情况和购买潜力,以及竞争者的情况。企业就能把各个细分市场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生产技术条件结合起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市场,将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以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合理组织同类企业的分工协作

进行市场细分后,每个企业都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在生产同类产品的同一行业中,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这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全行业的协调发展,使整体社会供应与市场消费需求更加协调。

6.避免价格竞争

现代市场竞争加剧,采用降低价格的竞争手段,虽有利于消费者,短期内能使销量增加,但对生产企业来说,实际收入是减少的。如果企业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提供消费者需要的而未得到满足的商品,不仅可以不必采用价格竞争策略,还可使企业因提供高附加值而赢得更多的利润。

三、市场的细分标准

(一)消费者市场的细分标准

由于消费者为数众多,需求各异,所以消费者市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不过,总有一些消费者有某些类似的特征。以这些特征为标准,就可以把整个消费者市场细分成不同的子市场,并据此选定企业的目标市场。

消费者市场的细分标准有很多,通常可以分成四大类,即地理标准、人口标准、心理标准和行为标准。

1.地理标准

指企业按消费者所在的不同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地理变量(如城市、农村、地形气候、交通运输等)作为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这是一种传统的划分方法。相对于其他标准,这种划分标准比较稳定,也比较容易分析,因为,一般来说,处在同一地理条件下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企业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营销措施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

地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因素。

(1)行政区域。如国家、省、市、区县、乡村等。行政区域的大小往往意味着人口数量的多少即市场密度的大小。但这种划分人为的影响较大。

(2)地理位置。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带来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生活习惯。

(3)气候。如我国气候分为热带、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寒带等。不同的气候需要不同的产品,寒带需要取暖器、热带需要制冷空调。还有很多产品都与气候密切相关,如布匹、运动用品等等。

利用地理因素做标准来细分市场,这是最简便的一种细分方法,但地理因素多是静态因素,不一定能充分反映消费者的特征。因此,有效的细分还需考虑其他一些动态因素。

2.人口标准

指按人口变量的因素来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人口是构成市场最主要的因素。人口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将消费者按一定年龄标准划分为相同的细分市场,如婴幼儿市场、少年市场、青年市场、中年市场和老年市场等。

(2)性别。不同的性别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这是自然生理差别引起的差异。按性别标准可划分为男性市场、女性市场。

(3)家庭。包括家庭规模、家庭结构。

(4)经济收入。如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等。

(5)教育水平。如大学以上、大专、高初中、小学、文盲等。

(6)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

此外,诸如职业、国籍、民族等也都是人口统计方面的因素。

人口变量因素是最常用的细分标准,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与分,家庭用品、食物、房屋等则可以依据家庭的规模和家庭结构来进行划分。不过,这些因素的细分作用有时也并不十分明确,如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地购买和使用以往只有男性才使用的产品,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产品的消费者在性别或其他因素上的界限会缩小甚至消失。因此,还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即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上来进行细分。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因素一般比较容易衡量。如美国的服装、化妆品、理发等行业一直按性别细分,汽车、旅游等企业则一直按收入来细分。

3.心理标准

指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或性格特征来细分市场的标准。心理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阶层。如西方国家分上流社会、中产阶级、下层社会,或者按收入分为大款、白领、工薪等阶层。我国分为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阶层等。不同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消费来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像一些大款讲究高档豪华的消费品,白领阶层追求时髦和名牌,工薪阶层则更重视实惠。

(2)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消费者对自己的工作和休闲、娱乐的态度,如追求时髦或顽固守旧、崇尚奢华与节俭朴素、享乐主义与工作狂等等。生活方式不同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不一样,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研究,了解消费者的活动、兴趣、意见,据此划分不同生活方式的消费者群。

(3)个性。个性也是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企业给其产品赋予某些个性特征,以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并因此而获得成功。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就曾利用个性特征来推销其福特牌和雪佛莱牌汽车。人们认为福特牌汽车的购买者有独立性,易冲动,有男子汉气概,敢于变革并有自信心;而雪佛莱牌汽车的拥有者则是保守的、节俭的,他们重名望,缺乏阳刚之气,恪守中庸之道。

4.行为标准

指按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细分市场的标准。用行为作为细分市场的因素,通常可以考虑以下各方面。

(1)产品购买与使用的时机。指有规则或无规则的购买、平常购买或节假日购买。我国现在也有很多合资或独资企业利用节假日大作宣传,如国庆节、劳动节、春节、儿童节、母亲节、情人节等,以促进产品的销售。随着法定休假日的增加,“假日经济”浪潮的兴起,已有更多的商家把目光放在了节假日消费上。

(2)产品利益。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追求的好处,也就是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如高品质、优良服务、多功能等。牙膏的购买者有的是为了防蛀牙,有的是为了洁白牙齿,有的是喜欢某种香味,有的是因为价格低廉等等。因此,企业可依据消费者所追求的产品利益来细分市场,然后推出具有某种利益的产品,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推销。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细分方法。

(3)使用者。包括不使用者,潜在使用者,过去使用者,初次使用者,经常使用者等。企业可以通过赠送样品来吸引潜在使用者,采取折扣等奖励方式来鼓励经常使用者等。

(4)使用状况。包括使用量和使用频率等,如大量使用、中量使用、少量使用或经常使用、不常使用等。实践证明,大量使用者所占的人数比例并不大,但他们所消费的产品数量却占了消费量很大的比重。因此,不少企业往往把抓住大量使用者作为营销的主要目标。

(5)品牌忠诚度。如绝对忠诚,一般忠诚,不忠诚等。在绝对忠诚者占多数的市场里,企业可以不用担心竞争者的轻易进入;但若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或是不忠诚,企业则要设法改进营销工作来吸引他们,促成他们的购买行为。不过,品牌忠诚度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如产品脱销,降价促销等,比较难衡量。

(6)购买阶段。一般包括尚未知道、知道,有兴趣、有购买意愿、已经购买、重复购买等阶段。了解消费者处在何种购买阶段,企业就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如对尚未知道者着重对于产品的介绍;对有兴趣者则可以着重于宣传产品的功能、利益、经销商店等,以促使他们购买产品。

(7)态度。包括喜爱、不感兴趣、讨厌等。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对态度进行更细的划分。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企业应利用适当的媒介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

(二)生产者市场的细分标准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者一般是集团组织,购买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再生产。生产者市场的细分标准有的与消费者市场的细分标准相同,如地理环境、产品利益、使用率、品牌忠诚度、购买阶段、态度等。但是,生产者市场还有着与消费者市场不同的特点,因此,生产者市场也有其不同的细分标准。

生产者市场的细分标准主要有三种。

1.最终用户

不同的最终用户对同一产品的市场营销组合往往有不同的要求。如同样是轮胎,不同的生产者的要求就不一样,飞机轮胎的质量要求高于拖拉机轮胎的质量要求,载重卡车与赛车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高技术产品生产者更看重产品的质量、服务而不是价格。有时候,一个用户就有可能形成企业的一个细分市场。因此企业应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2.用户规模

很多企业也根据用户规模的大小来细分市场。用户的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等往往取决于用户的规模。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把用户分成大用户和小用户,并建立适当的制度与之打交道。大用户数目少,但购货量大,企业往往采用更加直接的方式与之进行业务往来,这样,可以相对减少企业的推销成本;小用户则相反,数目众多但单位购货量较少,企业可以更多地采用其他的方式,如中间商推销等,利用中间商的网络来进行产品的推销工作。

3.用户的地理位置

用户的地理位置对于企业的营销工作,特别是产品的上门推销、运输、仓储等活动有非常大的影响。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有利于企业营销工作的运筹、开展。很多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的原因,形成了若干的工业区,如美国五大湖地区是钢铁工业区,就形成了对矿产品的集中需求;我国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矿区,则形成了矿山机械的需求市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疆地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纺织工业区,对纺织机械有着大量的需求。

除此之外,购买决策核心的状况及购买决策者的特点等亦可作为细分生产者市场的标准。

四、市场细分的方法和程序

(一)市场细分的方法

上面介绍的是市场细分的一般标准。但是,由于各企业经营实力、产品特点、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市场细分时对这些标准的运用必然不同。例如,对服装市场细分时,采用收入、年龄作为标准比较有效,但是对食盐市场细分时运用这些标准恐怕就没有意义了;在新兴市场中,用少量标准对市场粗略细分就可满足企业需要,而在成熟市场中,则需要利用多项标准详细细分市场,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比较有利的位置。总的来说,从细分时选用标准的内容、数量和难易程度考虑,我们可把市场细分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因素法

即选用一个因素,对市场进行细分。例如,美国的PLG公司利用收入标准,将世界洗剂用品市场细分为三个子市场,分别推出不同产品。在低收入国家,主要销售肥皂;在中等收入国家,主要销售普通洗衣粉;在高收入国家,主要销售能软化织物纤维的洗衣粉。利用单一因素细分市场比较简便易行,但是很难反映消费者复杂多变的需求。因此,常常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类和聚合。

2.综合因素法

由于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原因十分复杂,只有从多个方面去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刻画出他们的需求差别。综合因素法是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同时从多个角度进行市场细分。一家服装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影响顾客对服装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性别和收入水平。同时用这三项标准,可以细分出许多个子市场。

3.系列因素法

这是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指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分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具体做法是,首先选用某项指标细分市场,从中选择某个分市场作为大致的目标市场,然后再利用另一项指标对之进行细分……这样逐次细分,市场越来越细化,目标市场也越来越明确具体。

首先,该公司用客户所处行业将市场细分为三类,初步选定住宅业为服务对象。然后,从产品用途出发做进一步细分,确定提供建筑构件。之后,又利用客户规模细分市场,选择大用户为主要市场。

(二)市场细分的程序

市场细分的程序。无论是细分生活消费品市场或是生产资料市场,若按一定程序进行,容易实现细分市场的基本要求。

1.识别细分市场

识别细分市场是指首先确定欲细分市场的基本性质,然后定出市场细分的重要因素,并尽可能对这些因素做定量分析。如确定服装市场可以按年龄、收入来划分,并进一步确定年龄可分为16岁以下、16-24岁、25-44岁、45-59岁、60岁以上的定量分组值。

2.收集研究信息

指收集、整理细分市场时需考察分析的市场情报和资料,如通过收集类似产品已有的市场情况,可以参照对新产品市场的细分,或者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来检验欲采用的细分因素是否合适。收集研究信息还包括最终能确定市场细分后的情况,如各年龄组究竟包括多少人。

3.拟定综合评价标准

一般说来,细分市场后,应能使企业对谁是购买者、购买什么、在哪里购买、为什么购买、怎样购买等问题作出回答。因此,应对细分市场拟定综合评价标准,以回答上面的问题。

4.确定营销因素

对细分后的每一个子市场作出评价后,如果各个子市场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则企业就考虑不同市场的特点,确定本企业的市场活动范围,以及适应新选定的市场范围特点的营销活动要点。

5.估计市场潜力

根据市场研究的结果和选定的细分因素,计算出总市场和每个子市场预期需求水平,这对选取目标市场和确定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很重要。

6.分析市场营销机会

分析市场营销机会,主要是分析总的市场和每个子市场的竞争情况,以及确定对总的市场或每一个子市场的营销组合方案,并根据市场研究和需求潜力的估计,确定总的或每一子市场的营销收入和费用情况,以估计潜在利润量,作为最后选定目标市场和制定营销策略的经济分析依据。

7.提出市场营销策略

一个企业要根据市场细分结果来决定市场营销策略。这要区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分析市场细分后,发现市场情况不理想,企业可能放弃这一市场;

(2)如果市场营销机会多,需求和潜在利润量满意,企业可根据细分结果提出不同的市场营销战略。

五、市场细分的原则

为了保证经过细分后的市场能成为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基础,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衡量性

这是指细分的市场必须是可以识别和衡量的,亦即细分出来的市场不仅范围比较清晰,而且也能大致判断该市场的大小。要保证细分市场的可衡量性,首先要做到所确定的细分标准必须清楚明确,容易辨认,不能模棱两可。其次,要保证所确定的细分标准本身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标准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确切的信息,并且还可以衡量这些标准各自的重要程度,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凡是企业难以识别和测量的因素均不能作为细分的标准。否则,细分的市场将因无法界定和度量而难以描述,市场细分也就失去意义了。

此外,还必须注意各项细分标准间的相关性及重叠性。采用综合因素细分法时,如果各项细分标准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及重叠性,就会细分出某些无效或意义不大的细分市场。

(二)可占领性

这是指细分的市场是企业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一定营销活动可以通达的市场。也就是说,细分市场是企业可以进入并有所作为的,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要求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值得占领。即细分市场需求规模要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否则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广告媒体把产品信息传递给该市场众多的消费者;并且企业的产品能够经过一定的销售渠道抵达该市场。二是能够占领。即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占领这个市场。考虑细分市场的可占领性,实际上主要考虑的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可行性。显然,对于无法进入或难以进入的市场进行细分是没有意义的。

(三)相对稳定性

细分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才有利于企业制定较长时期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使企业避免因市场需求变化而遭致风险,保持在较长时期内稳定的经济效益。因为,一般说来,市场策略属于长期的决策措施,指导未来的三年到五年的发展,策略计划本身的制定也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的时间。另外,占领一市场后,至少要经过一个市场营销期才能检验该市场细分是否适当,是否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占领该细分市场所支付的营销费用也只有在一个营销期结束才能收回。因此,细分市场应在相当时期保持一定稳定性,否则,会带来很大风险,除个别有高度创造性的企业外,一般难于取得成功。当然,市场细分稳定性是相对的,如果细分市场不当,长期不改变经营方针,将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效益性

指企业能够在细分后的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由于企业的本身性质所决定,即追逐营利性。否则,企业就不会进入到这个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当然,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能会发生亏损,这些也许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突然恶化造成的,也许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但这绝不是由于细分市场所造成的。因此,这里所谓的效益性是指企业在细分市场上,通过正常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取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