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伏在职场
11169200000046

第46章 向上司说“不”的艺术

但在职场中,一个简单的“不”字,常会难倒很多人。实际上,员工说“不”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为避免与上司的直接接触,员工可以通过邮件、短信与上司沟通,但前提是秉持“理直气和”的原则,既不伤对方的自尊,又能婉转地拒绝。

我们应该清楚,上司作为管理者,每天要应对和处理很多事务,他们用来学习的时间都是百忙中抽出来的,所以很多时候,上司在某个方面的专业精通程度是不如下属的。而对于你来说,虽然执行是天职,但在面对管理者做出不符合行业规则的决策时,还是要说“不”,让他知道自己的决策是不妥当的,他自然也就会取消自己所做的决策。

对上司说“不”时,你一定要注意方式,把握火候。上司可能不屑于你所谓的解释或理由,但他肯定懂得事情的利害关系。所以,对上司说“不”时,你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上,而更要关心公司的利益。如果你向上司认真地分析事情可能会给公司或者他人带来的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使再固执的上司也会被你感化。

案例一

小武在深圳某IT企业任部门经理,由于他技术能力强,业务精,老板很是器重他。当时另外一个部门经理刚刚离职,考虑到小武的业务能力,老板便找到他,希望他能同时担任两个部门的经理。面对这一情况,小武很为难,因为他知道虽然自己的技术过硬,但作为管理者,自己还有一些欠缺,何况同时要兼管两个部门。于是,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与老板沟通一下。

两天后,在午饭休息时,小武敲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一番寒暄过后,小武就公司安排他同时出任两个部门的经理一事,向老板表达了想法:“我的强项是技术,但另一部门更要求管理方面的才能,这和我的技术能力不相匹配。我管理现在这个部门,可以把各方面都做精做细,但要我同时管理两个部门,就分身乏术了。”

接下来,小武又从公司利益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跨部门兼管的利弊,并为老板推荐了一位更合适的人选。老板对小武的建议表示了认可。

案例二

小阎刚进入某公司负责广告宣传工作不久,这天,他将一份经过多次修改的新产品广告文案提交给经理。

经理看了看只有20多岁的小阎,又粗略地浏览了一下广告文案的内容,表情有些轻蔑地说:“做广告,就要做出创意来,这份广告文案太直接,简直像街头叫卖,我认为要将它做得艺术一点、含蓄一点。你拿回去,重新做一个文案给我吧。”

这时的小阎并没有直接反驳经理的指责,而是问:“经理,可以请教一下,一个新产品刚刚上市时,做广告的目的是什么吗?”

经理回答说:“让消费者尽快地了解新产品。”

小阎继续问:“那么,请问怎样才能让消费者通过广告,迅速地了解新产品的更多信息呢?”

经理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小阎这才连忙说:“经理,我认为,广告的灵魂在于创新是无可厚非的,可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我们的这个产品目前在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消费者对它一无所知,现在我们的广告目的是让消费者迅速地了解新产品的特性,所以我认为用直接的广告表现手法最好。而如果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则恐怕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广告中的内容。其实,我们的这个产品很特别,这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卖点,很有吸引力,因此我认为广告用直接的表现手法最好。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经理指正。如果你最终认为应该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我会拿回去再做一遍的。”

经理听后非常高兴,对小阎大加赞赏,从此再也不敢轻视他。而且不久之后,小阎还由他一手提拔,成为公司的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