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11166400000020

第20章 黑社火造型与装饰

社火是综合性很强、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文艺,是民间美术、舞蹈、音乐、民俗的综合体,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意蕴丰厚。全国各地的风俗不同,所以社火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从艺术表演风格来看,社火可分“文社火”和“武社火”。文社火既说唱又表演,并配管弦乐伴奏,而武社火则用脸谱、造型讲故事,游演时锣鼓开道,演员只进行简易的动作演示;从表演的时间来看,可分为“明社火”与“黑社火”。明社火为春节期间白天演出的社火,主要以舞龙、舞狮、高跷等为主,一般不伴随社火曲演唱,黑社火为春节期间夜晚演出的社火,主要以灯火与丰富多彩的社火曲演唱为主。明社火在全国各地普遍流行,而黑社火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的范围逐渐缩小。

社火虽然是一种综合性民间文艺,但其中的装饰、造型也涉及民间美术的重要范畴,明社火中的脸谱、服饰、龙和狮的造型,黑社火中的各种灯饰、剪纸、服饰、造型等,都是民间美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可以说民间社火同时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聚会,对我们集中研究民间美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尤其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民间黑社火,更具有典型意义。其中各种花灯的造型和装饰、秧歌的服饰、龙灯、旱船、春牛、纸马等,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蕴涵着浓厚的民间艺术韵味。由于黑社火具有综合性强、造型和装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也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韵味,所以本部分主要以陇南民间黑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作为主要探讨对象。

一、“黑社火”中的民俗文化意蕴

如前所述,社火是中国传统民间文艺,历史悠久,集音乐、美术、舞蹈、民俗等为一体,综合性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陇南市九县在春节期间都有闹社火的风俗,白天社火称为“明社火”,主要以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为主;夜间进行的称为“黑社火”,主要突出“灯火”的视觉特色,灯光与美术造型有机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广大农村最盛行,内容丰富多彩,在陇南市九县的黑社火中,以陇南北部地区西和、礼县一带的黑社火最有代表性。

在西和社火中,素有“北关狮子南关龙”的佳话流传,但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县城的社火已带有较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而真正具有深厚传统民俗文化意蕴的当属广大乡村的“黑社火”。如前所述,黑社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几乎汇集了所有与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在远离现代科技文明的时代,春节期间闹社火是广大村民最隆重的文艺活动。

社火在中国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社火的文化意蕴也得从最本体的字源开始探寻。“社”为会意字,由“示”和“土”构成,合起来则可以理解为“对土地神的祭祀”。在古代文献中,“社”有三种意义:其一,专指“土地神”,戴圣《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其二,指祭祀社稷的场所,因此社稷也称为“社”,西周时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等级设立了多种社,有大社、王社、国社、侯社、置社等,民间的社是祭祀百神的主要场所,并在乡村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三,指团体、群体、组织,如古代的“诗社”等,所谓“结社”即是此意。

社火之“社”,当为第三种意义,指团体、群体、组织,意即“灯火相聚”。“社火”本意也是“社”与“火”的结合,由此可知,和现代城镇的明社火相比,民间黑社火承传了更深厚的文化意义。但从民间黑社火的发起、活动形式、组织形式来看,三种意义均包含在内。民间黑社火主要意义虽然在于娱乐,但其起因和活动过程都与祭祀神灵有关,在娱乐功能之外,社火主要还是为了祭祀本村的山神、土地神及宗祠家神、天地诸神等,为的是保佑本村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所以民间黑社火在排演成功以后,还要选择良辰吉日进行隆重的“演身”仪式。在“演身”仪式之后,首演的场所则是本村的山神、土地神庙或宗祠家神庙,先进行敬拜神的仪式,然后开始歌舞。在元宵之夜,还要举行“蜿庄”仪式,众多灯火排长蛇队,敲锣打鼓,围绕村庄游行一周,以求从此以后整个村庄不受狼虫虎豹、妖魔鬼怪的侵扰,有祈禳之意。在社火结束后,还要进行大型祭祀活动。可见民间社火虽为民间文艺,但其文化渊源还是很深远的。现代民间社火虽成熟较晚,但从民间社火的原始宗教意义来考察,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史前时代。原始先民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开始靠集体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形成社会的雏形,他们用众多的火把聚集起来吓走野兽,或举行图腾、神灵崇拜的仪式,在性质上已和民间黑社火有类似之处,而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这正是民间社火艺术形态的起点,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的聚集火把的活动,娱乐的因素逐渐增加,遂发展为社火。

从更广泛的涵义来讲,“文化”是人类对立于自然的一种生存方式,所以社火中的文化意义十分广泛,涉及广大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西和黑社火中,包含历史、天文、地理、戏剧、民俗等众多领域,其中社火曲子中则较集中地反映了西和民间黑社火的文化意义,除了音调、旋律的古朴优美之外,歌词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蕴。社火唱词,往往是历史、民间传说、民间文学、戏剧的综合体,其中没有纯正的历史,许多唱词中的历史文化内容一般来自戏剧、民间文学、传说等,但却充盈着厚重的历史感,例如《十盏灯》:“四盏灯儿什么灯?桃园结义四弟兄。要知弟兄名和姓,刘备关张赵子龙”;《秧歌初十学打灯》:“七月里,秋风凉,吴汉杀妻狠心肠”……有些社火曲则如《诗经》一样,表达一种民间纯真的爱情主题,歌词优美富有诗意,音调悠扬婉转,甚至流露出一丝忧伤情调,例如《香带儿》,讲述青年女子为心上人绣香带,表达对恋人真挚的相思:“香带儿,绣一针,一绣蓝天一朵云,寅时下雨卯时晴”;《打杂货》则通过歌词叙述了一个年轻货郎与深闺少女的爱情故事,情节感人,反映了封建社会礼法规范对人性的压抑,以及广大民众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务牛曲》则直接反映与广大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事活动,韵调诙谐古朴,民俗文化气息浓厚。一年四季都为生计奔波忙碌的广大农民,在闹社火、唱曲子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倾注于其中,所以社火虽然具有敬拜神灵的目的,但社火曲子却具有极强的抒情意味,同时又蕴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花灯造型与装饰

如前所述,西和黑社火是综合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形式,涉及众多的民间美术种类,从现代“大美术”的角度来考察,黑社火中的每一项节目都要涉及美术造型,而且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意味,又总是通过造型、色彩等视觉语言传递出来。

“灯火”是黑社火最独特的视觉形式,民间黑社火往往是村与村之间互相交流演出,所以在黑社火十分流行的年代,春节期间的夜晚,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夜空中的灯火景观。观看民间黑社火,可以从内外、远近等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也会获得多方面的艺术享受。从内部、近距离观赏,可以欣赏到细致精美的装饰;从外部、远距离观赏,就可以欣赏到夜空中奇特的灯火景观。远观社火队在漆黑的夜空中沿山路迤逦而行,仿佛是众多的灯火从天而降。在西和民间,流传有“进场的社火沙台的戏”的俗谚,意指社火在进场后“跑花灯”的壮观景象,在旗手的带领下,在锣鼓号角的伴奏下,社火队在场内行走各种路线的表演,西和社火中俗称“排场子”,众多不同造型和色彩的灯火错综交织,产生了很强的动感,此时灯火成为黑夜中独特的语言,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在远离现代科技文明的乡村,让人真切感受到民间黑社火的艺术魅力,和上世纪流行的西方大地艺术相比,黑社火是更高水平的大地艺术,因为它比西方大地艺术更自然,毫无做作之感,体现出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暗合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神。

(一)高灯和花盆

高灯和花盆是黑社火中最主要的灯,整体创意和造型是仿照现实中的盆栽花卉,灯罩部分是花盆,各种纸花卉象征盛开的鲜花。高灯因镶有较长的用竹竿做成的柄,演唱时高高地举过头顶,位置高,有气势,所以称为高灯。高灯基本结构包括主体灯罩、灯盘和灯柄、花草以及装饰图案等。主体灯罩多为长方体、八卦形等各种变化多样的方形,灯罩一般外糊白纸,上面装饰剪纸、民间绘画、书法等,剪纸内容以单独纹样的十二生肖、各种花卉为主,绘画题材亦多为鱼虫花卉,或戏剧人物,色彩对比强烈,造型稚拙、粗犷,书法内容多为“新春吉祥”、“喜庆丰年”等祥和内容。在灯罩上部有圆形灯盖,周围亦装饰精美的剪纸,为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动物、植物花卉图案,当地俗称“云子”。灯盖上方装饰似锦的繁花,是高灯装饰的重点部分,极尽民间艺人之能事,花卉的造型和种类丰富多彩,有莲花、菊花、牡丹以及由此演变而来的各种花造型,色彩艳丽,大红大绿,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黑社火最独特的视觉效果就是突出灯的作用,所以高灯的视觉艺术魅力也要靠灯光来体现,灯罩上的白纸和色彩艳丽的绘画、剪纸在烛光作用下,对比强烈而又色调统一,精美的纸花卉、剪纸、民间绘画,在灯罩内烛光的照耀下统一在微妙的暖色调中。有些地区也将灯柄较短的高灯称为“掌灯”,从视觉效果来看气势不及高灯。

花盆结构与高灯基本相同,只是花盆灯盘是用铁丝做成提纽,演唱时用短柄挑起来,所以也称“挑灯”,位置较低。通常情况下,花盆主体灯罩造型以圆柱形为主,和高灯形成对比,圆润活泼,而高灯则棱角分明。演唱时姑娘多挑花盆,男子多持高灯,所以一方一圆,一高一低,暗合了天地、阴阳、男女的对比与和谐关系。尤其在男女对唱的曲目表演中,两种灯相互交错,错落有致,变化多端,高亢的唱腔与古朴而华美的灯饰交相辉映,体现出北方民间黑社火深厚的地域民俗文化特征。

(二)龙灯与旱船

1.龙灯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先祖”和“图腾”的重要地位,所以在重大传统节日活动中,舞龙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汉代已有史籍记载。目前全国各地的舞龙活动大多是在白天进行,所以龙的造型一般比较细致、逼真,以适应白天的欣赏需要。西和黑社火中,龙的制作方法主要突出夜晚的视觉效果,要借助灯火的照明,所以也称为“龙灯”。西和龙灯的制作方法和《百戏竹枝词》中所描述的清代龙灯基本相同:“以竹篾为之,外覆以纱,蜿蜒之势,亦复可观”。龙头用竹篾和木条做成,底层用薄而透亮的白纸裱糊,上面用各色彩纸煎成卷曲的须发进行装饰,属于典型的“添加”装饰方法。眼睛能左右转动,双目圆睁,张着巨口,十分威武。龙身用柔软的木条做成一节节的骨架,镶上长长的木柄,骨架外用透亮的白布或纱包裹,里面点燃蜡烛,在夜晚,挑龙灯的人在视觉上被弱化,而突出了龙灯的整体效果。整体造型具有程式化倾向和象征、夸张的特征,作为民族崇拜的对象,在造型和装饰上发挥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对龙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美化和夸张,尤其在远处欣赏,玲珑剔透的黄龙在夜空中飞舞,产生了独特而强烈的视觉震撼。

在民间,龙是吉祥的象征,西和黑社火中的龙不仅是人们欣赏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们敬拜的对象,在所有社火节目进行完毕后,舞龙是最后的节目,人们围在排灯的周围,等待龙灯的缠绕,以求来年诸事的吉祥。元宵夜,龙灯还要挨家挨户地在农家院落进行游演,主人家中要放鞭炮、烧香点蜡进行敬拜和迎接,有龙灯光顾的家庭,预示着来年万事如意、吉祥平安。

2.旱船

在北方民间,船并非常见交通工具,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对北方广大民众而言,船只存在于极少数出远门的人童话般的描述中,人们也只能把对江南水乡的梦幻情结融进自己的艺术中,所以划旱船也成为北方社火表演中最吸引人的节目。旱船造型仿照真船,用木条和竹篾做成骨架,外用白纸裱糊,各色彩纸、纸花卉装饰,仓内点着蜡烛,在黑社火中,旱船其实也是一盏大型的“船灯”,富丽华贵,金碧辉煌。旱船表演多以娶亲为主,仓内一般是男扮女装的新娘,称为“船媳妇”,由村里长相俊俏的小伙扮演。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新娘之所以要男扮女装,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旦角一般都为男性,同时也由于表演时新娘要承载旱船较大的重量并进行各种跑动,所以女孩子一般不能胜任此角色。新娘要进行细致的乔装打扮,在身前做假腿,配上三寸金莲的小脚,使美丽的“船媳妇”在烛光的映照下更加妩媚动人。在黑社火中,除新娘外,旱船表演时还有扮成的老艄公和船夫数人,做划船状动作,同时唱起诙谐古朴的划船曲,而新娘也要配合船翁做各种划船状的跑动,场面十分热闹。

3.推车

除了旱船以外,在当地民间黑社火中,还有一种十分独特的表演内容,就是“推车”,俗称“推车子”。推车的形式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单轮手推车,其造型格式与旱船基本一样,但内无灯光照明。用木条和竹篾做骨架,做成类似旱船的造型,但形制小,中间由一“车媳妇”用双手抬起车身,后面有一小生双手按车辕,一般情节也是娶亲或象征男女爱情的内容,表演时二人同时跑动,忽前忽后,饶有风趣,体现了一种古老和淳朴的民间情趣。

(三)其他灯饰

主要包括各种造型的私灯以及造型相对单纯的排灯。私灯是为了助社火队的气势,由村民们每家每户临时出的简易灯,也有他们平时家用的灯笼,造型丰富多样,但相对简单,一般不作太多的装饰,只糊上新纸;有时也做成各种造型,如各种动物造型,再进行简单装饰。色彩单纯,朴素大方。排灯是社火队中以实用为主的灯,一方面在人群自然围成的表演场地周围起警戒和维护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没有通电的年代,用来照明供社火队商讨演出诸事务。排灯造型单纯,灯罩外形为上大下小的扁方形,下有灯盘,用长竹竿做成柄。排灯外糊白纸,上面装饰剪纸或民间绘画,对比强烈,和装饰繁密、精巧的高灯、花盆相比,更显得朴素、敦厚。

三、动物造型

(一)竹马

在西和社火中也叫“纸马”,早在宋代,社火中就已经有了竹马表演,目前全国各地的传统民间社火中,也都有“竹马”表演。另外,从全国各地竹马表演者的装饰来看,跑竹马者也多扮成古代的武将,可见“竹马”的生活来源应为古代的战争,跑竹马也属于“武社火”的表演节目。但有些地区的竹马也有毛驴造型,舞竹马者也有女性角色,以诙谐滑稽著称。

和中原地区社火中的竹马相比,西和黑社火中的竹马造型相对简易,用竹篾、麦梗等扎成骨架,外用彩纸裱糊装饰,一般用青、红、白等糊马体,用其他彩纸做棕毛和尾巴,头和尾之间是一个用木藤条做成的圆圈,表演跑竹马的男孩将竹马套在腰部,圆圈周围用彩色布围起来,遮掩人腿。西和黑社火中跑竹马者一般为小男孩,头上扎白羊肚手巾,身着青棉袄,系红腰带,在引马少年的引领下进行各种路线的奔跑,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引马少年进行空翻、竖倒立等表演。竹马的造型及装饰手法淳朴可爱,在追求写实的同时,体现出民间艺术粗犷和豪放的一面,色彩单纯、大胆,小男孩的青棉袄、红竹马、白羊肚手巾在色彩对比上既体现出中国传统色彩搭配的和谐,又十分醒目提神。同时也将造型与表演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质朴的造型和装饰,与憨厚而活泼的小男孩一起,形成和谐整体的艺术造型。

(二)春牛

汉民族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农耕是与广大农民关系最密切的民俗事象,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在社火中进行农耕民俗事象内容的表演就很自然,除了社火曲中大量与农耕相关的内容外,“务牛”则是集中表演农耕过程的最重要节目。在务牛节目中,最主要的美术造型当然是“春牛”,春牛的制作及表演方法类似于“狮子”,牛头用竹篾扎成骨架,或就地取材,用扁方形竹篮做牛头骨架,外用彩纸裱糊,再配上弯弯的牛角,剪贴或描画装点上五官,躯体部分则用粗布做成,比较精细者则装饰彩色的牛毛。牛头中空,表演方法与“舞狮”相似,前面一人顶牛头,后面一人紧随其后共同俯身将牛皮披在背上形成牛的整体造型。和竹马造型一样,牛的造型简朴,色彩大胆单纯,但体现出北方民间艺术造型的雄强与质朴。

务牛是黑社火中情节比较完整的节目,其中包括了探地情、散粪、撒种、耕地、送饭等耕种活动的全过程,当然最主体的内容是耕作的过程。七八个善歌的男秧歌在牛的两旁,手扶春牛,后有一人手按犁铧道具做耕作状,伴随着节奏舒缓、诙谐古朴的务牛曲,围绕场子进行耕作表演。春天来临,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农民将开始一年的耕作,新春则是希望的开始,所以务牛节目中寄托着他们对来年丰收的理想和愿望。务牛节目中涉及了众多的农耕民俗事象,古朴豪放的美术造型,与音乐有机结合,整个节目中充盈着强烈的民俗文化气息。

(三)狮子、熊、虎

舞狮在全国的社火表演中也十分普遍,《百戏竹枝词》记载清代舞狮情形:“以羊毛饰为狮形,人被之,滚球跳舞。”西和黑社火中,狮子造型结构和龙灯相比较为单纯,狮子头也用竹篾做骨架,用各色彩纸装饰,狮子皮毛用粗布和染色丝麻做成,表演时两人共同披狮子皮,前面一人顶狮子头,在舞狮人的配合下,进行跳跃、打滚等各种动作表演。熊和虎的装饰方法相对简单,表演者穿戴用仿动物皮毛做成的外套和帽子,进行各种跳跃、翻滚、厮打等动作。

四、人物装饰以及服饰

(一)探马

西和黑社火中的探马,其历史渊源应为古代战争时期军队中的探马,在社火队中,探马的主要任务是联络、组织和维持演出秩序,在为其他村庄演出社火时,首先由探马在白天去该村进行通报,商讨有关演出事宜,确定后再回村汇报。夜间演出时,探马一般在社火队的最前面,事先来到该村的表演场地进行通报,然后再次返回迎接社火队进场。西和黑社火中,探马有文、武之分,北乡一般为“文探马”,人数少,一般由2人组成,不进行装饰,只在肩上挂一窜大铜铃,负责联络、组织和维持秩序事宜;南乡一般为“武探马”,有些地区也称“马排子”,一般由8人或12人组成,“武探马”装饰很有特色,身穿白上衣,黑马甲和黑裤子,头扎白羊肚手巾,系红腰带,肩挂一窜大铜铃,背上插四面小红旗,左手持红灯,右手拿长长的马鞭,社火队进场时,众多探马一起跑动,摔起马鞭“噼里啪啦”作响,伴随啷啷的铜铃声,气势逼人,煞是热闹。探马队的非凡气势,不仅是靠马鞭和铃声,在装饰方面,也充分发挥色彩的视觉效应。夜间醒目的白色、鲜艳的红色和沉着的黑色一起,产生了响亮而沉稳的视觉效果,在社火队中形成另外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秧歌的服饰

一般的男秧歌以青色棉衣棉裤为主,头上裹白毛巾,腰系红腰带,显得朴素大方,精神抖擞;女秧歌的衣服则突出艳丽和喜庆的色彩,以红外套、青裤子为主,梳着长辫子,系色彩华丽的围巾或纱巾,戴白手套,手提花盆,从色彩上体现出民间艺术的泼辣、淳朴。另外船媳妇、大媳妇、小媳妇的服饰则以清朝至民国以来流行的民间妇女服饰为主,或直接借用民间戏剧演员的服饰,具有浓厚的传统意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民间社火的服饰也不断发生变化,一些现代服饰如牛仔服、羽绒服等也逐渐地进入民间社火的服饰中,体现出农村的进步与发展,当然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服饰的变化应另当别论。

以上是西和民间黑社火中最有代表性的美术造型与装饰,民间黑社火中的这些艺术造型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宋代,社火中就已经有高跷、旱船、竹马、秧歌、舞龙、舞狮和武术杂技等,笔者从综合角度概括了其美术造型及图像的艺术特征,但民间社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以及承传之中的变异,共性之中有个性,就西和县而言,不同地区社火中的美术造型及图像,也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其文化意义也丰富多彩,有待我们进一步仔细的整理、研究和挖掘。

五、陇南民间“黑社火”的现状与保护问题

“黑社火”是陇南大地世代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其社火曲、造型和装饰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是民间艺术的综合体,内容丰富。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黑社火也面临淘汰和失传的境地,尽管春节期间民间社火依然在城市流行,但社火中的传统文化意味已经淡化,社火作为一种民俗依然在延续,但古老民俗正在从社火中流失。黑社火是特殊年代一种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综合体,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是我们目前文化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和保护,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社火是民间艺术中的主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意蕴,陇南的民间社火具有悠久历史,造型和装饰涉及众多民间美术领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视觉载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的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经济虽然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但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却濒临被淘汰的边缘,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由于生产与消费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而且主要是城市本身的精神结构,它不仅迅速地扫除着历史上一切美好的精神遗产,也迅速地败坏着它周边广大的、尚残存着朴素人性的农村地区。”在现代城市化、都市化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被视为没落和愚昧,所以其文化也随之被遗弃或受到鄙视。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宇在“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中指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正在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有的已经濒临灭亡。因此,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责任。”目前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民间艺术和文化的保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重要文件,用行政手段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和山西的民间社火。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具有导向性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文化建设。

陇南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平原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而且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先民聚居繁衍生息,也是秦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又是多民族聚居、融合的地区,所以文化方面也是中原文化、秦文化、氐羌等少数民族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汇的地带,因此陇南当地民间艺术具有“多文化基因”的特征。陇南市九县在春节期间都有闹社火的风俗,尤其民间“黑社火”更具有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集民间风俗、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历史文化于一体,是当地民间文化和艺术的典型代表和综合体。但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2006~2008年春节期间,笔者对陇南民间社火中最有代表性的西和民间社火进行了考察,发现民间社火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艺术水平逐年下降,造型和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在淡化,民间社火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民间社火衰微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火是中国农村的主要文艺形式,是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势必会引起这种文艺形式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巨变,即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向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转变,致使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工商业生产、劳务输出等复合型转化,农村劳动力主体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交通、通讯的快速发达,使城乡之间的交流日趋广泛,农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地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发展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农村的最核心问题。其实质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消费文化对农村文化和价值观的强烈冲击,“都市化进程对农村与农业区的影响,不仅直接表现在人口变化、经济转型、空间重建等‘硬件’上,也强烈地渗透在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生产等‘软实力’方面”。

城市经济和消费文化的强权话语,使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内心深处无形中将自己划分在弱势群体的范围,这种弱势群体心理不仅表现在物质和经济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在文化方面。现代电视艺术和网络图像的高速发展,使广大农民在了解和接纳当代城市流行文化和艺术的同时,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垃圾文化也随之侵入,也使广大农民失去了对自身文化和艺术的判断力与自信,他们从场面豪华、装饰华丽的电视文艺节目中,意识到民间文艺的窘迫和落后,认识到民间艺术形式的陈旧、单调,而他们往往将这些都归于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落后,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文化自卑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也普遍存在第三世界“弱势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对峙与冲突,“弱势文化”的本质是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导致的第三世界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中国农村民众的文化自卑,在本质上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峙冲突是相同的。当我们以民间文化保护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去接近民间文艺,用高科技设备去记录和拍摄民间文艺时,我们从村民的眼神中明显感受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不安和自卑。

社火作为民间文艺,也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也具有抒情达意的功能,在影视艺术处于初级阶段的时代,“耍社火”是广大农民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当他们全身心投入社火表演,将社火作为生命过程的重要内容时,民间社火的艺术魅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当充盈于艺术表现中的情感因素和生命意识被减弱和消解的时候,艺术作品的形式就会失去“意味”,这也是民间社火艺术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

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社火中的众多表演节目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成熟,文化意味深厚的社火曲以及美术造型图式,是经过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才延续至今,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考察,民间社火甚至具有原始艺术的特征,是我们考察和研究传统民族和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外,一个民族的艺术,其艺术含量和水平的高下,也不是以外在的形式作为判别的标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其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因之生成的质朴形式,在“文”和“质”的关系中,民间艺术更倾向于“质”。而反观中国当下的众多文艺节目,形式更倾向于浮华,内容却流于空洞。

(二)新型经济结构下陇南民间社火的生存状态

1.社火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由于来自中国社会城市化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民意识和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社火的数量呈急剧下降之势,就笔者所调查的西和县而言,70~80年代,每年春节期间几乎村村有社火;90年代以来,社火的数量至少要减少四分之三;2000年以后,农村社火已经凤毛麟角,极为罕见。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门的重视和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意保护,民间社火的数量有回升的迹象,但受时代因素的影响,社火的艺术水平、民俗特征、文化意蕴已经无法和传统民间社火相提并论。

2.社火的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

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畸形发展,自给自足的“通体社会”结构的平衡被打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外出打工出卖劳动力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正值闹社火的春节期间,村中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已经开始走向城市,致使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的“空巢”现象。在民间社火中,人员结构方面是老、中、青相结合,而中、青年是社火队中的主体,舞龙、舞狮、唱功扎实的男女秧歌等众多社火表演角色,都需要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承担。但在目前农村,作为社火队主体的中、青年农民,在思想观念和能力结构上,都已无法承担主体角色,既缺乏社火表演的兴趣和热情,又缺乏社火表演传统的学习和继承,再加人力上的“空巢”现象,使民间社火表演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民间社火节目内容中随即出现了大量的现代流行歌舞,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意蕴的传统节目已经很少见。笔者近几年所考察的西和民间社火,与70年代相比,唱腔艺术水平的差距明显,传统社火富有民族特色的高亢敞亮的唱腔已经消失,许多具有浓郁的文化意味、要靠扎实的唱功来完成的节目如“跑匡嬴”、“大媳妇”、“打杂货”、“绣荷包”等,在现代民间社火中已全部消失。流行艺术进入民间社火,体现了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社火却已变得不伦不类。

3.社火装饰的传统文化意味正在淡化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导致了社火装饰中的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特征是由传统造型装饰的质朴向现代造型装饰的华丽转变,由强烈的乡土意味和民俗特征向城市流行艺术靠拢,由重本质向重形式转变。经济基础的巨变引起的装饰观念和材料的变化,是民间社火造型和装饰的文化意蕴和民俗特征淡化的直接原因。

以花灯为例,作为民间“黑社火”的视觉主体,集剪纸、书画、立体造型、灯光于一体,是“黑社火”中展示民间美术文化最重要的视觉元素。目前民间社火中的花灯和传统花灯相比,装饰观念、材料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灯和花盆在立体造型方面虽基本延续了传统造型模式,但装饰花卉变化较大,在传统民间社火中,高灯和花盆的装饰花卉一般由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制作,是他们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的装饰种类,造型、色彩大胆泼辣,体现出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特征;而在现代民间社火中,大多直接从城镇的精品店中购买现成花卉,甚至从城镇购买成品灯,虽色彩艳丽、花形逼真,但失去了民间美术的朴实无华、大胆与泼辣。传统“黑社火”中的龙灯一般是用竹篾、木条、纱布、各种彩纸等作原材料,用传统方法制作成真正的“龙灯”,内燃蜡烛,玲珑剔透,是夜空中独特的人文景观;现代黑社火中的龙灯也逐渐被从外地城市购买的成品龙灯所代替,内部的照明灯由原来的蜡烛变为现代化的节能灯,虽具有安全、方便的优点,但灯的整体视觉效果被大大弱化,传统文化意味逐渐淡化甚至丧失。

民间黑社火的文化意味和艺术魅力的显现,除了演唱内容丰富多彩的社火曲以外,在视觉方面主要突出“灯火”在黑夜中的整体效果,也是这种民间艺术最独特的地方。现代化的节能灯由于光色偏冷且暗弱,再加外部强烈的电灯光照影响,使花灯的整体艺术效果被弱化,传统花灯由于用蜡烛照明,使整个花灯统一在橘黄色的暖调子中,整体而有韵味。笔者在考察中发现,采用蜡烛照明的花灯在亮度和视觉形式方面,都远远胜于用节能灯照明的花灯。民间社火中对现代化电器设备的运用,体现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也体现了艺术创新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规律,但从保护传统黑社火纯粹性、文化性的角度来看,应强调对传统视觉效果的回归,弱化外光,强化花灯的内光,使以灯火为主要视觉元素的民间黑社火重新焕发出内光的生命力。

除了花灯造型与装饰以外,目前民间社火中包括秧歌服饰、节目内容、接待食品等也都充满了浓厚的现代科技文明气息,传统社火中富有民族、民俗特色的男扮女装的服饰装饰已经很少见,牛仔、羽绒等现代服装却大量地出现在社火中;由各种色香味俱全、造型丰富多彩的干果、菜肴构成的传统社火接待食品也被富有时代气息的方便面取而代之……

陇南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所以陇南民间社火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与民俗文化特征,理应加强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存在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和传统生存方式,都市化生活的富足优越与农村生活的贫困单调等,再者当今社会交通、信息高度发达,导致了城乡文化的交汇与巨变,以西方文化为基因的都市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食仅存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都市强势文化是民间社火衰退的强大外因,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内因,保护民间社火这种民间文艺,除了发挥国家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职能,研究保护措施,加大投资外,更应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回归,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偏僻的农村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尚残存的唯一场所,但在经济社会消费文化的围剿下,现状也令人忧虑。正如一位学者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变革……民间原有的整体生态也将失衡。我们都看到,在许多地方,民俗趋于淡化,民俗活动几乎消失,而维系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一根根倒塌,同时引起了其他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应从更为本体的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和艺术,注重农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因方面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才能真正产生良好的效果。民间艺术深深根植于传统民俗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的深处,如果只从外在的形式方面保护民间艺术,那只会使众多的民间艺术变为一个个“活标本”,而失去内在的生命活力。目前国家也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建设,将“端午节”、“清明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法定为节假日,这些文化政策和得力举措,无疑将对传统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