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命动力
11161300000011

第11章 马拉松冠军的启示

与其说我们是成功的追求者,不如说我们是目标的追求者更恰当。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能战胜对手。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能取胜确实有点勉强。因此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记者的报道中对他的话也是持否定和挖苦的态度。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能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能迷惑不解。

直到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 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现实中,你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你较远,确切地说,你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能,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当你想实现梦想时,你应该怎么办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话,也知道它所蕴涵的道理。从古至今功成名就的伟人们都是在经历了诸多磨练之后才有机会和成功的使者握手。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憧憬着“一步登天”,“一鸣惊人”。但要把梦想转化为现实,还有一个艰辛的过程,一切美好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就蕴藏在其中。这个过程我们要付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劳动,有时甚至是牺牲生命的代价。

一次好的演出给我们带来视觉和心理的享受,演员们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你没有经历风雨,也就不要抱怨看不到彩虹!

那位冠军给我们的启示还谈到了设定具体的目标。比如,我们想要拥有财富,就必须确定我们所要求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而论,不能只停留在“我想拥有许多许多的钱”这样空泛得连小孩子都能说出来的想法。

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取得伟大的成就从来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确立你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是实现你的长远目标的可行步骤,也是必然的步骤。在你由近及远接进目标的过程中,你会感到收获的喜悦,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会增添前进信心,最终顺利实现你的终极目标。

人活着总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这也是有些人能在有限时间创造诸多奇迹的原因。目标也因此又多了一项功能,它能支持你在黑暗中快速地走过人生的低谷,也可以引导你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各种辉煌灿烂的节目。美国波士顿大学生化教授阿西莫夫为什么能够令人难以置信地写出 200余部科普著作?达 ·芬奇为什么能成为最伟大的画家?爱因斯坦为什么年仅 26岁时就在物理学的几个领域做出第一流的贡献?朋友,你探寻过其中的原因吗?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们有常人不及的天赋吗?我们看看物理“天才”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的:“我把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物理,其中每一个领域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从他的述说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有用的启示呢?当时的爱因斯坦 20多岁,对于物理他只是一个业余研究者,并且学习研究的时间还不长,那他是怎样在浩如烟海的物理学知识领域里修建自己的“大厦”的呢?他的自述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那就是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这就是直接目标法,他的学习是为他的目标而学习的,否则他短短的一生就会被诸多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所耗尽!

爱因斯坦的做法有以下好处:

第一,这是最大的好处,可以给自己信心,使身为“外行人”的自己能决心闯入某一领域并使之得以突破。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首先你得进入才行。

第二,学习效率能大大提高,对建立自己独特的最佳知识结构十分有利,同时能以此为突破口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挖掘出潜在的能量,最终产生创造性的东西!

第三,能直接、有效地把握住“重点”,可以尽早、尽快地出成果。看了爱因斯坦的直接目标法,你是否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呢?

与其说我们是成功的追求者,不如说我们是目标的追求者更恰当。

一旦达到目的,第二天就必须为第二个目标动身启程了……人生就是在追求目标,实现目标,追求新目标,实现新目标……追求你的终极目标中度过。

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能一步一步地前进,一点一滴不断地积累。例如,一条宽敞的马路是由一粒一粒的石子铺成的,一次大战役的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战斗形成的。没有天梯让我们一步登天,因此要取得重大的成就必须由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

不要忘记: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的惟一聪明做法。记单词的最好方法就是一天记一定数量的单词,然后每天坚持下去。每天的数量由我们自己来定,自己感到合适就行。有许多人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记单词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定这个数量很讲究,多数人的经验表明,比自己认为合适的数目稍微少一些取得的效果更好。有许多人就是被字典里大量的单词吓住了,丧失了信心,从而始终感觉记单词是一件很麻烦、很痛苦的事。但是每天只记他认为比较少的单词,他在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当然也就更容易坚持下去了。

要实现目标没有其他的方法,必须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并且是踏踏实实地做下去。不要抱怨你现在做的事情与理想无关,现在每做好一件“小事”,就为迈向做好“大事”而积累了条件。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人们来讲,不管现在你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把它看成是“使自己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的好机会。公司员工的每一次培训,业务员每一次做的业务,科学家的每一次实验,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前的每一个训练环节,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不经历风雨,哪里会有彩虹,任何人的成功都要经历一番打拼。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这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取得的,而是经历了 20多年的积累。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打好了坚固的基础。钻石,人们往往羡慕它光芒四射,可有谁知道这块“纯碳”在地壳深处经受了数千年高温高压的考验。如果能够投机取巧,一夜成功的话,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不会那么辛苦了。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名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算不上是真正的“成功”。…单独的一块石头也许本身并不美观,但由它们所砌成的高楼大厦却能够显得富丽堂皇。成功固然是美好的,但成功之前的每一步艰难的阶梯却是人们所畏惧的。因此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成一步一步做下去的习惯。

习惯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比如你喜欢吃很咸的菜,别人问你为什么那样,你说是习惯。习惯有时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但是它对我们却是非常的重要!俗话说:“运气好,不如习惯好。 ”今天养成的好习惯,会成为明天的优势。其实,每一种能力只不过是专业的习惯。进入 21世纪,我们必须培养一些新的有助于成功的习惯,如团队合作习惯、自我激励习惯等等。有一句话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习惯的力量可见一斑!

为了养成一步一步做下去的习惯,我们应该培养以下两种习惯:

1.…设定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的习惯。

1953年,美国非常有名的大学——耶鲁大学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将来毕业之后,有没有非常具体的人生目标。结果竟然发现只有3%的学生回答“有”,…97%的学生不知道将来要怎么样过日子。

耶鲁大学继续追踪研究发现,当年在学校有明确目标的那3%的学生,20年之后,都成为社会某一领域的领导人。这个研究告诉你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有设定目标习惯的人,绝对更有成功的可能。同时,设定目标要量力,要衡量条件,按部就班,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就如龟兔赛跑,设定了目标,乌龟再慢,只要日日爬行,总能到达目标。

有的人失败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做目标。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子,因此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的人失败了,别人告诉他是因为没有目标。可是他说,我有目标啊!但是我还是失败了。这种人的目标往往是空洞的、大而不当的目标,没有一定的可行性。还有许多人的失败原因是定完目标不会制定计划,因此目标也就只是挂在嘴上,而不能切实地执行。

我们应该首先用一定的时间仔细想想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成为这样的人需要做什么,你可以用小纸条先把它写下来。然后就是怎么做的问题了,同样你可以制定一个执行计划。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把它贴在家里墙壁上,然后一步一步地做,就这么简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谋定而后动”,这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学问,设定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的习惯就有这层意思。“谋定”就是说你在事前要考虑清楚:想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目前你又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要实现目标目前、以后都有哪些困难,难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自己能否完全克服,或者是还需要什么人的帮助才能克服,能帮助我的人又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能帮助你的人的帮助……自身的力量始终有限,我们必须要善于借用外界的力量来帮助自己。你要把你想到的东西都写出来,而且写出来的东西要贴在房间里,并且要贴在房间里显眼的地方,敢公开给人家看,不要怕人家笑话,以此来鞭策自己。

这些你随时能看见的东西就会督促你、检验你,在它的驱使下你就能随时检查自己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并且也更容易养成随时修正、设定目标的习惯。

2.…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的习惯。

有了使用发散性思维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多条成功之路”,因为这种思维本身就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考虑问题。

尹戈·艾崔克——托比飞行器的发明者,正是在印度一种叫亚那尼亚的种子的形状中得到灵感的。这架天然“飞机”向上伸展的翼尖构成了德国著名战斗机的原理。

拥有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的习惯,你就能时时给自己找到实现目标的与众不同的、更为简便的方法,它会给你更坚定的信心,从而有助于你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请记住:永远继续下去!成功的目标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如果我们有了一步一步走下去的习惯,成功就在你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