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守护家园
11157600000064

第64章 80余位专家学者昨天发出“余杭倡议”———让我们记住“回家的路”

南 芳*

景泰蓝独特的工艺,被日本学去了,甚至做得比我们更精致;各个博物馆收集了很多古老的农具,却不知道怎么用……

这样的哀伤与痛楚击打着人们的心。在昨天闭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经过两天的讨论,共同发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倡议》,呼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人们记住“回家的路”。

昨天发布的“余杭倡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立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其所承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根,是维护一个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民族的文化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议强调,在新农村建设时期,一定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村落留下历史记忆,让人们记住“回家的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加快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通过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等措施,确立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推动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5月30日至6月2日在余杭举办。在本次论坛结束的时候,与会者建议,今后每年在我国“文化遗产日”前后举办论坛,使之成为定期的研讨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