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守护家园
11157600000038

第38章 拯救地方剧团 培育戏曲观众强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体

刘德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民族存亡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如果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不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不让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我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向该组织递交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的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书;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法定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地方剧种昆曲、川剧和川北灯戏等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公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举措表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朝着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剧团的保护和观众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这里所指的剧团单指从事地方戏曲表演的艺术团体。

一、剧团的保护

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载体是剧团,没有剧团,就谈不上戏曲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更谈不上戏曲的振兴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要保护和传承戏曲表演艺术,当务之急首先应保护戏曲表演艺术的载体———剧团。

自1982年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以来,20多年过去了,川剧的确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但就川剧整体而言,是在萎缩,在衰退。当然,戏曲艺术的不景气不仅仅是川剧如此。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四川全省川剧团的过去和现状。粉碎“四人帮”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全省恢复和重建了川剧团134个,从业人员1700多人;1978年增至254个剧团,从业人员19900多人;1979年剧团减至248个,从业人员20464人,川剧团占126个;1982年再减为223个剧团,撤销了31个,从业人员10070人,川剧团占88个;1991年有80个剧团。到1992年初,县川剧团仅有67个,而且其中38个剧团已经决定撤销或“保牌”,不能正常演出,还有8个剧团条件太差,地方党政部门倾向撤销。而生存发展前景乐观的县级川剧团仅剩21个。

2006年3月29日,《四川日报》第六版刊载的《川剧,在欣喜与忧虑中前进》一文中披露的四川省川剧研究院副院长杜建华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四川省川剧院团有44个,13个院团的人数在15人以下,19个院团人数在25人以下,有的只是退休人员在领工资的挂牌院团。”另据笔者调查,目前全省县级剧团几乎为零,有的新建市甚至根本没有专业剧团,能坚持常年演出的市级剧团极为少见。有的地市将几个剧团合并成为了综合性艺术团体,不再演川剧或不能演川剧了,形势非常严峻,剧团的保护以及后继人才的培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各地党政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持不力,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对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的公益性、特殊性认识不到位;三是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应由政府承担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职责,将剧团视为包袱,片面强调市场化。

川剧团该由谁来保护?答案是肯定的。从剧团诞生那天起,它的职能就是塑造人的灵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据了解,在民营川剧团的经营者中,均是出于对川剧的热爱,把其他地方赚来的钱用来补贴经营剧团,目前还找不出一位是想靠经营剧团来发家致富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想,这也许就是古今中外为什么只有戏剧大师而没有戏剧资本家的原因所在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剧团的本质特征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不断为社会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用艺术形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这是其他任何宣传形式都无法替代的。我们党历来的文艺政策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并一再强调要把社会效益始终放在首位,即使是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笔者认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剧团与“文”、“博”、“图”三馆同等重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事业单位,其公益性质应该得到明确和肯定。实事求是讲,剧团的表现形式更生动,更形象,表现的内容更具有感染力,更令人喜闻乐见,更具有吸引力。如果剧团整天为生存而奔波忙碌,不卸下沉重的经济负担,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艺术,要出人、出戏、出精品是根本办不到的,这也是造成剧团越来越少的重要因素。剧团减少,必然导致演出空间的缩小和观众的减少;观众减少,剧团自然就会面临生存危机。若如此循环下去,必然导致剧种的灭绝。一个地方剧种,尤其是像四川这样的大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如果只保留一个或几个川剧团,没有一定数量的川剧团为广大群众演出,无疑是在自断后路,自掘坟墓。试想,在自然环境中,假设我们只保护一棵草、一棵树,请问,这棵草、这棵树能保护下来吗?因此,要保护和传承川剧艺术,各地市至少应全力保护一个剧团,像“三馆”一样,将其纳入公共财政管理范围。但这绝不意味着剧团的人可以照吃大锅饭,白领纳税人的钱。就剧团内的演职人员及管理人员而言,则应实行竞争上岗、定岗定酬、严格考核、优者多酬的激励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要使他们有奔头,干好了有想头。

二、观众的培养

改革开放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戏曲观众日趋减少,这是摆在戏曲人面前多年来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难题。众所周知,戏曲观众的后继者大多是随父母看戏而迷上戏曲的。但这一过程却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观众断代,以后又没有很好地补上这一课,不得不承认这是观众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观众是戏曲的基石,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怎样来培养观众呢?我认为,除了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川剧影响、增加公益性演出数量外,更重要的是让川剧进入中小学课堂,从娃娃抓起,他们才是戏曲观众的不尽来源。有关这方面的工作,遂宁市川剧团做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2年底,在遂宁市文化局、遂宁市船山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遂宁市川剧团与船山区长乐街小学联合创办了遂宁市少儿业余川剧艺术学校。学校共开设打击乐和表演两个班,每周一、二、五、六下午按时上课。剧团除固定两名老师担任教学任务外,还不定期派出优秀演员和导演为学员上课。截至2006年4月底,遂宁市少儿业余川剧艺术学校的学员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0%以上。学生由过去的不知道川剧,发展到今天的看川剧、学川剧、爱川剧、演川剧。2003至2006年4月,前后有毛敏、方瑜、扬霓、王林等4名学生考进四川省川剧学校,走上了专业学艺之路。其中毛敏、方瑜两位学员聪明过人,学习进步很快。进川校学习不到半年时间,毛敏即被四川省川剧院特聘为川剧《变脸》的主角———饰演狗娃(该剧荣获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她的表演得到了专家评委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为该剧夺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5年12月底,四川省川剧学校文化交流团到金门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时,方瑜主演的川剧保留节目《滚灯》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学校在教授川剧基础课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根据学员所学到的表演知识,选排了适合他们表演的《回家》、《数鱼》、《变脸》、《做文章》、《梨园长乐》等节目。近几年来,这些节目在中央、省、市、区举办的各类比赛演出中多次荣获大奖。其中自创歌舞川剧《梨园长乐》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魅力校园第六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比赛演出中一举夺得头等奖,并被选为晋京参演节目。2005年10月上旬,扬霓、王林两名学员还应邀参加了在三亚市举办的第五十五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的大型文艺演出,她俩表演的川剧绝技《变脸》受到了主办单位及中外来宾的称赞,为遂宁市和长乐街小学争得了荣誉。

以上事实证明,在学校传授川剧知识既能丰富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又能扩大川剧影响,培养川剧爱好者,还能发现川剧艺术的传承者,可谓一举数得。如果把这一做法变为政府行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长期坚持下去,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热爱川剧的人还会少吗?

近一年多来,国务院、文化部、财政部和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件中均明确指出:“保护工程”是一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建设工程,各级财政要将其纳入财政预算,给予经费保障。这表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困难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保护戏曲艺术的载体———剧团和观众的培养是重点环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整个系统工程的运行中,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是重中之重。如果离开了他们的关心支持,政策得不到具体落实,这项工程是根本无法健康持久地运转下去的。因此,建议借鉴世界先进的文化保护项目登记制度,将其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级的依据;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政策执行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