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我服役的部队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次新兵入伍,负责训练的连长在检阅这些新兵时,对队伍的排列有了疑问,就问值勤排长:“你为什么把高个子排在第一排,中个子排在第二排,矮个子排在最后一排?”
“报告连长!”排长立正报告,“因为我入伍前是摆水果摊的。”
这种逻辑真让人啼笑皆非,一时间在部队里传为笑谈。
笑话虽然夸张,却说明了一种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某些习以为常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并不一定是经过了大脑的支配,它只是人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而已。然而,就是这些不自觉的行为,常常给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后来,人们常常用“习惯”来形容这些行为,以及随之而来的、或好或坏的后果。
翻开《辞海》,对“习惯”一词的解释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天长地久,有的习惯甚至会变作我们本能的一部分。
习惯又多是潜意识的活动,不需要经过大脑。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可以说,习惯是一种神奇力量,能够左右我们的行动。
打个比方,习惯就像是走路,一旦人们选择了一条道路,惯性的力量就会促使自己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并不自觉地强化自己的选择,很难轻易改变。
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非常耐人寻味。
猪和马交上了朋友。有一天,猪去马那里做客,马便留猪在马棚里过夜。
天黑的时候,猪便钻进了一个草堆里睡得舒舒服服的。但是一觉醒来,猪发现马竟还站着一动不动。猪问马为什么不睡觉,马回答说,自己这样站着就算已经睡觉了。
猪觉得很奇怪,就问:“站着怎么睡觉呢,这样是一点也不安逸的。”
马回答说:“安逸是你们的习惯。但作为马,奔跑应该是我们的习惯。所以,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也随时准备奔跑。”
正由于享受安逸是猪的习惯,所以,在它们长大长肥之后,摆在它们面前的便是被主人宰杀的命运。而随时准备奔跑是马儿们的习惯,所以,它们才能避免被宰杀,并且被赋予重要的使命。
如此看来,习惯真是妙不可言。难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类的主宰。”可以说,习惯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比如,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间一久,发脾气就成了习惯;习惯一旦形成,爱发脾气就成了他的心理特点,遇事就发脾气,控制不住;于是爱发脾气的习惯就演变成了暴躁的个性,而暴躁的个性最终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有个美国人叫拿破仑·希尔,很是了不起,他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实际上,习惯的力量无穷大,足以把一个人拉向坟墓,或者把他推向成功的颠峰。
如果你到印度或泰国旅游,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在不少游乐场里,驯象人用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得住一头头重达千斤的大象。本来,凭一头大象的力量,完全可以轻松地挣脱这种束缚。那么,是大象不愿享受自由吗?当然不是!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原来,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开始用一条铁链把它绑在柱子上,来训练小象了。
一开始,小象也试图挣脱,以获得自由。但由于自身的力量尚未长成,无论小象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在一次次地挣扎又一次次地失败之后,受伤的小象认为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挣脱不了锁链,便逐渐放弃了挣扎。慢慢地,小象也习惯了这种带着锁链的生活方式。于是,它不再做任何挣脱锁链的尝试,直到长成了庞然大物。
此时,已经成年的大象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自己身上的锁链,但在它的惯性思维里,它仍固执地认为,摆脱链子是自己永远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于是,它连挣扎的念头都没有了。这时的大象,已经变得对身上的枷锁习惯式的无动于衷。它根本想不到,只要再尝试一下,就可以轻松摆脱自己身上的枷锁。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习惯,它的力量大得很!正如英国的塞·约翰生所说:“习惯的锁链隐而不易觉察,直到有一天牢不可破时,人们才会发觉其存在。”在这个故事里,游乐场里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锁链绑住的,而大象却是被看不见的习惯力量所绑住的。
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小小习惯造就了多少辉煌成果,而又毁掉了多少美好的人生!小小习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确实是力大无穷。因此,究竟该如何对待习惯,值得每个人认真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