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洪昭光:我眼里的健康人生
11155600000014

第14章 健康是节约

人生百岁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0岁前为青少年,30~60岁为中年,60岁以后为老年。

30岁前,青年人精力充沛,慢性病很少。60岁后,现今老年人已比较注意保健养生,衰老速度并不快。但在30~60岁期间,正是奋斗拼搏期,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异越拉越大,在60岁时,几乎不可同日而语。有的精神矍铄,有的风前残烛,有的已然过世。因此人生健康的差异取决于中年。

当今,健康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健康的成本越来越高,疾病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健康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那么,健康是什么呢?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健康是一种节约,健康是一种和谐。2001年,我国卫生资源总消耗为614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6.4%,因病,因伤残,闪过死亡损失7800亿元,占GDP8.2%,合计约为14000亿元,占GDP14.6%。而近年来,其增长速度已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及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140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长江三峡工程举世闻名,15年总投资才20(10亿元;南水北调足跨世纪工程,50年总投资才5000亿元。)而健康问题一年损失上万亿元财富,这是多么惊人。而更为严重的是,健康问题带来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无法估量的肉体精神痛苦等社会问题。

人的生老病死正如花开花落一样,是大自然的循环,但人活要活得健康,死要死得明白。自然凋亡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但大多数的人是病理死亡,即过早死亡:中年得病,肉体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美国的研究表明:高超的医疗技术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健康生活方式不用花多少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我保健达到健康百岁。我国的研究表明:1元的预防投入可以节省医药费8.59元。临床经验表明又可相应节约近100元的重症抢救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