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11155100000121

第121章 “老佛爷”:残忍与宽厚

名人档案:

慈禧(1835年—1908年),清文宗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同治即位后,慈禧与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光绪即位后,慈禧继续听政。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卒,次日,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慈禧亦卒。葬于东陵。

生平大事记:

1851年(咸丰元年)叶赫那拉氏入宫,封懿贵人,咸丰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

1861年8月,载淳继承皇位,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同年11月,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1873年,载淳成年,那拉氏宣布撤帘归政,但仍阴持朝柄。次年,载淳病死,那拉氏立宗室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复行垂帘听政。

1889年,载湉大婚成年,那拉氏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绪帝实际居于傀儡地位。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适逢那拉氏六十寿辰,其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故于“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

1895年3月,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再次赴日乞和,于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

1898年9月,那拉氏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拉氏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8年11月15日,病死。

出生于官宦之家的慈禧,从小聪明伶俐,并且十分好学。她对于一般女孩子看都不爱看的经史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学习经史方面花费了很多精力。据说她在16岁时,已经“五经成诵,通满文,廿四史亦皆浏览”。慈禧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其不少作品仍然流传于世。

慈禧用美貌吸引皇帝的同时,更是挖空心思争宠于咸丰帝。随着诞育皇子载淳,慈禧在咸丰帝心中的位置大大提高,对她的信任程度也与日俱增。咸丰帝在后宫难得见到会舞文弄墨的妃子,看慈禧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时竟然让她替自己批奏折,当然,批阅的内容由咸丰决定。慈禧在咸丰帝左右批奏折的同时,知道了很多朝廷情况,对大臣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咸丰十年(1860)八月,英、法等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带着后妃和权臣肃顺等人,逃亡热河行宫。第二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逝热河。临终前,咸丰把权利交给“赞襄政务八大臣”和两宫皇太后,以求相互制衡。但是,八大臣和后妃的权力之争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的地步。

1861年11月2日,慈禧在以奕欣为首的贵族、官僚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北京政变,从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夺取政权,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但是,巩固政权比夺取政权要困难得多。为了赢得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对政敌的处理和清理狱讼。

北京政变后,载垣、端华、肃顺被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定拟罪名,照大逆律凌迟处死。慈禧将载垣、端华两位亲王改为赐令自尽。端华之弟肃顺改为斩立决。其余5人,原拟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因为景寿是道光皇帝的女婿,奕的姐夫,慈禧对他的处分改为革职,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除穆荫照原拟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外,匡源、杜翰、焦佑瀛均改为革职,免其发遣。

查办载垣、端华、肃顺党羽时,仅将尚书陈孚恩、侍郎刘琨、黄宗汉、成琦、太仆寺卿德克津泰、候补京堂富绩6人革职。后来,从查抄肃顺家产中发现陈孚恩亲笔书信多封,并有暧昧不明之语。于是,查抄陈孚恩的家产,并照刑部所拟罪名,将陈孚恩发往新疆效力赎罪。但是,从查抄肃顺家产中发现的账目、书信,还涉及许多中央和地方官员。如果一一查办,势必株连甚众。为了表示自己“宽厚和平”,使这些官员放下包袱,慈禧谕令议政王、军机大臣,将此次查抄肃顺家产内账目、书信,“即在军机处公所公同监视焚毁,毋庸呈览。”总之,这一大的政变,处理得十分圆满。原8位顾命赞襄政务王大臣,处死3人,处分5人;与其关系密切的处理了陈孚恩等6人,太监5人,共计19人。这与肃顺办理的戊午科场案动辄处分牵连数百人,不可同日而语。政变从发动到处理完毕,也只有一个月时间。时间之短促,也是令人吃惊。以上事实说明,慈禧是宽厚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又十分残忍。她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回民和苗民起义。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的时候,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杀害太平军将士十余万人,“秦淮河尸首如麻”。所谓的“同治中兴”,是建立在对千百万革命人民残酷镇压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