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护理心理学
11152300000016

第16章 心理应激

学习目标

掌握:心理应激与健康的关系及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熟悉: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了解: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心理应激简称应激,是指当个体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身心紧张状态。其结果为适应或适应不良。人在生命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产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来满足这些需求,但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这些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相适应的时候,就出现不平衡。如果不平衡得到及时调整,应激可能不出现或很快被消除,但如果这种不平衡强烈、持久且机体难以应付,就难免陷于应激状态之中。

心理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的重要环节,它既可以因为工作压力、婚姻问题和财产纠纷的等消极事件而产生,也可以出现在旅游、运动、新的工作等积极事件中。

二、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按其性质可将应激源分为四类:

1.躯体性应激源

指直接作用于躯体的理化与生物刺激物,如高温、低温、辐射、电击、强烈的噪音、损伤、微生物和疾病等。这些刺激物在引起生理的应激反应的同时,往往引起人们心理对于躯体损伤的恐惧和焦虑。

2.心理性应激源

指一个人头脑中的不切实际的预测,凶事预感、工作和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失调、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情景等。其中心理冲突和挫折是最重要的两种心理应激源。

(1)挫折

指个体的动机受阻碍时所产生的焦虑、烦恼、紧张、困惑等情绪反应,是各种负性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受个体认知水平、实际能力、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个体主观臆测的挫折比实际挫折更大。导致挫折的原因与个人的抱负水平、容忍力和不可抗拒的环境因素有关。

(2)动机冲突

是一种心理困境,往往是因为个体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无法兼得而导致的。

3.社会性应激源

指那些造成人生活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生活情境和事件。从社会群体的角度有社会动荡、战乱、灾荒、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化等;从个人日常生活角度有考试、就业、结婚、离婚亲人患病、残废等。甚至日常生活琐事,如每天挤车上下班、频繁的应酬、处理各种家庭事务等,都可归入社会性应激源。

4.文化性应激源

指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观念等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引起应激的刺激或情景。如出国留学、移民、面对语言环境改变的“文化性迁移”等。文化性应激源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三、应激反应

当个体觉察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

人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心理社会性事件,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引起人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些事情会引起某些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而同样的事情对另一些人来说却不会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因为只有那些对人有意义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心理应激反应。某种事物对一个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一件事情不管它是否真正对我们有威胁,只要我们“认为”它是有威胁的,就可能引起我们的心理应激反应。

(一)应激的生理反应

应激期间发生的生理反应,既是身体对应激的适应调整活动,又是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的生理基础。它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有助于机体对抗应激源所造成的变化、恢复内稳定。但如果它们过于强烈、持久则可引起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生理功能的紊乱、失衡,损害人的适应能力,从而引发身心状况和机体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导致疾病。

1.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当机体处在急性应激状态时,中枢神经将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引发中枢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理、躯体、内脏等功能改变。结果,增强了心理上的警觉性和敏感性;骨髓肌系统的兴奋导致躯体张力增强;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引起一系列内脏生理变化,如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瞳孔扩大,汗腺分泌增多,血液重新分配,脾脏缩小,皮肤和内脏血流量减少,心、脑和肌肉获得充足的血液,分解代谢加速,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脂类分解加强,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等,这些生理反应都是为动物做好准备,或者投入搏斗,或者从危险情境中逃脱。因为这些反应即为应付应激源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又可以保护动物不至于因操作而流血过多。

2.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系统

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系统活动增强,垂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引起血容量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变得敏感。

3.免疫系统

有研究揭示,免疫系统并非功能自主的独立体,而是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不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度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高强度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但长期较强烈应激可损害下丘脑,导致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从而导致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抗体反应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降,嗜酸粒细胞减少和阻滞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等,降低机体对抗感染、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的能力。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1.情绪反应

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等。

(1)焦虑

是尚未接触应激源但已预感到即将发生的危险或威胁时的情绪反应。焦虑是心理应激下最常见的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投入行动,以适当的方法应对应激源,因此对人适应应激源是有益的。过度的焦虑则是有害的,它妨碍人准确地认识、分析和考察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条件,从而难于作出符合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2)恐惧

是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特定危险和威胁的逃避情绪。感到恐惧的人,常常意识到危险地存在,知道自己恐惧的原因,但对自己战胜危险的能力没有信心。适当的恐惧可以帮助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控制,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应对行为。如驶入危险地段的司机常更加注意行车安全。

(3)愤怒

是个体在最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情境。如果个体认为这一目标是值得追求的,而障碍是不合理的、恶意的或有人故意设置的,便会产生愤怒、忿恨和敌意。

愤怒时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均具有攻击性意义,有助于克服障碍。但过度愤怒则可丧失理智,失去控制导致不良后果。

(4)抑郁

包括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悲观、失望、绝望、失助等。悲观常常是与“丧失”有关的情绪反应,所失去的是当事人所重视或追求的东西。这类情形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当事人赋予所失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失望意味着失去所向往的奖励。绝望是失望的进一步发展。失助又称无助,表现为消极、被动、软弱、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

抑郁常伴有自责、自我评价降低、睡眠与食欲障碍等。

2.行为反应

心理应激会引起不适的身心症状,因此人们总会采取一些行为来减轻或消除其影响,这就是适应和应对的行为反应。

(1)针对自身的行为反应

指通过改变自身以顺应环境的要求,包括远离应激源或改变自身条件、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如有社交恐怖症的人会回避社交活动离群索居,一个在学习上经常遇到困难而得不到解决的学生可能会逃学等。

(2)针对应激源的行为反应

指通过改变环境要求(即应激源)而不是改变自身的方式来处理心理应激,消除或减弱应激源的作用。它可以是与愤怒有关的拼搏与攻击行为,也可以是非攻击性的,表现为正视现实,分析研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如将家搬到离工作、学习较近的地方,以消除每天挤车这一应激源。

3.认知反应

轻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增强感知,活跃思维,提高认知能力,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若应激过强,则对认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出现感知过度或歪曲、思维迟钝或紊乱、判断力失误、洞察力减弱、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等现象。

4.自我防御反应

指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对环境的挑战,对自己或自己的应对效果做出新的解释,以减轻心理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自我防御机制是减轻心理应激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其意义如下: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专栏5-1

案例1:否定作用

有一位妇女,自幼父母双亡,婚后生有一女,她极为疼爱,视其为宝贝。但非常不幸,一天,女儿因车祸死亡,当有人来家里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不肯信,也不去认尸,坚持认为是弄错了人,女儿没有死,放了学就会回来。下午她照常会烧好女儿喜欢吃的饭菜,摆好碗筷,等女儿回家吃饭。到了晚上,仍按往常习惯,为女儿铺好床,等待女儿回来就寝。她不准丈夫或其他任何人提及女儿已死的事,也拒绝去办丧事,坚信女儿一切都很好。显然,这位妇女精神已崩溃,她把女儿已死的事实完全予以否定,欲通过否定作用来避免这件事所带给她的打击和痛苦。

案例2:反向作用

有位学生因在学校一言不发而被送来就诊。咨询结果,发现他不仅不主动讲话,而且在老师询问或斥责他时,反而用手捂紧嘴巴,因此被认为是精神错乱者。通过反复询问后才得知其不爱讲话的原因:这个学生以前脾气很暴躁、有话必说、有气必发。直到不久以前,一次在发脾气时,他拿刀子威胁表哥,表哥害怕,不慎跌倒而被他的刀子刺成重伤。他与表哥一起长大,平时感情很好,只因一时冲动,几乎置表哥于死地。他因此后悔不迭,从此对自己的脾气很害怕,见到刀、剪刀等锐器,都要退避三舍。不仅如此,而且会用自己的左手抓紧自己的右手,唯恐一时控制不住,会抓起刀伤人。至于上课捂住嘴,是因为有一次老师因一件事斥责他,他心里很生气,但一觉察到自己在发火时,就惊恐起来,担心会破口大骂,甚至动武,所以连忙用手捂住嘴。

案例3:退行作用

有一5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他母亲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最近添了一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乃改为退行。

综上所述,应激的心理反应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反应如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情绪适度唤起等,它们有利于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应付和调整能力的提高。消极的心理反应如焦虑,紧张,情绪过分激动,低落等,则妨碍人的正确思维和判断,使其作出不正确的决策和行为,而干扰机体对应激的调控,造成失败和心理痛苦。

专栏5-2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一个精神医生回忆了一个病案,一个士兵在乘电梯的时候,遭到一个持枪歹徒的猛烈射击,子弹打中了他三下,而且他亲眼看见身边的两个人中弹到下。当他枪伤痊愈后这个士兵出现了对电梯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恐惧感,每次再乘电梯的时候,明明知道不会有任何危险,但总是恐慌不安和惊慌失措,非常的痛苦。在灾难发生后一个月内,这种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反应持续存在可以引起一串的问题。患PTSD的病人最典型的是逃避引起创伤事件的各种活动,并且这些反应可以使他们犯罪。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大灾大难过后人类大脑会受到持久的影响和刺激,并且这种影响和刺激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大脑的生长,而且这种影响甚至会影响千里之外毫不相干的人。

科学家表示,在报道911等灾难的时候,社会媒体大量的图片、声音和外部效果,使得一些正常的美国人的脑部也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现在看起来非常危险。科学家在对18名住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居民进行脑部检测后发现,他们脑部的灰质明显增多,在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细胞的体积也发生变化;令人震惊的是,在对200名居住在千里之外的美国人进行脑部测试后也发现,这些人在观看了911的报道后,脑部灰质也在增加。这表明,灾难对于现代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灾难过后的人类的大脑反应会变得异常敏感。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认为,社会工具应该有意识的减少对灾难的正面接触(报道),最重要的是,不仅要关注那些深处灾难当地的居民的心理,还要关注远在千里但是受到灾难刺激的人们。

四、心理应激与健康

心理应激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应激可以影响人的健康,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的强度和耐受力。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心理应激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体的成长发育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心理应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的早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适度的心理应激经历可以提高个体后来在生活中的应对与适应能力。如青少年艰苦的家庭条件与生存环境,锤炼出他们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各种艰难困苦面前应对自如,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痛苦和逆境是最好的老师”。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也从反面证实了这种情况:缺乏心理应激的青少年(如被父母过度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在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环境适应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

2.心理应激是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需要刺激的存在。一只刚出生的猫被蒙上眼睛两个月之后,由于失去了光线的刺激,它便终生失明。经常参加紧张的球赛,运动员的骨骼肌,心、肺功能,神经反射功能,大脑分析、判断、决策功能均得到增强;同样,紧张的学习,工作使人变得聪明,机灵,熟练,大大增强了个体的生存、适应能力。心理学的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人在被剥夺感情或处于缺乏刺激的单调状态超过一定时间限度后,会出现幻觉、错觉和智力功能障碍等身心功能损害。流水线上的工人从事单调和缺少变化的工作,容易发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和厌烦,此时工作效率会下降。一旦增加工作和环境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就可以改善工作人员的身心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矛盾,遭遇各种应激源的侵袭,解决矛盾,应付挑战既可以引起紧张、苦恼和劳累,也可以带来成功的喜悦、轻松和快乐。没有紧张就无所谓松弛,没有苦恼就难于体味幸福。感觉剥夺实验,退休综合症都说明人离不开刺激,适当的刺激和心理应激有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否则,反而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如果某一阶段生活缺少变化,人们就会主动地寻找紧张性刺激,如从事某些冒险活动,看小说,电影等。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当心理应激超过人的适应能力就会损害人的健康,因此,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二十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现代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从目前人类的疾病谱及死亡顺位的变化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其对健康的不利有以下几点:

1.直接引起生理和心理反应,使人出现身体不适与精神痛苦

强烈的心理刺激作用于体弱或应激能力差的人,便可发生以下情况。①急性心理应激状态,临床常见的有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和过度换气综合征等。②慢性心理应激状态,固然,“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以锤炼人的意志和勇气。然而人不能总是失败,总是受挫,总是失意。强度虽小但长期的心理应激常使个体出现头晕,疲惫,乏力,心悸,胸闷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和体征,还可以出现各种神经症表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样表现,并常常被医生忽略而久治不愈。

2.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旧病复发

已患有各种疾病的个体,抵抗应激的心理、生理功能较低,心理应激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很容易加重原有疾病或导致旧病复发。躯体疾病的例子较为为常见,如高血压病人在工作压力增大时病情加重,冠心病人在争执或激烈辩论时应激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已得到控制的哮喘患儿,在母亲离开后哮喘继续发作等。

3.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造成对疾病的易感状态

人是心、身的统一体。严重的心理应激引起个体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造成内环境的紊乱,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失常,稳态破坏,从而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机体处于对疾病的易感状态。体内那些比较脆弱的器官和系统便极易首先受累而发病,如心身疾病,临床上的应激性胃溃疡就是典型的例子。生活中,那些因亲人突然亡故而痛不欲生者,常常一病不起。在学期末的学习紧张阶段,同学们更易患感冒,腹泻等疾病。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青少年处于生命的旺盛时期和心理的可塑阶段,经过科学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多可使心理应激发挥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对老弱妇孺则应通过关爱和帮助,尽可能使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