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已不能挽回,未来尚无把握,唯有现在最实在。聪明的人可以欣赏过去,憧憬未来,但一定要活在当下。
过去的经验可以总结,教训可以汲取,但过去的永远不会再来。未来可以憧憬,可以通过努力去创造,但未来再美好毕竟是个未知数。只有现在最可靠。现在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点,旧的“现在”去了,新的“现在”跟着就来,无数个“现在”已成了过去,无数个将来终会变为“现在”,正如李大钊所说的:“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现在”其实也是稍纵即逝的,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所描述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所谓的“现在”看起来好像是静止的、可把握的,其实静止也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可把握的“现在”,一切所谓的“现在”也都是变化着的,细究起来,其实“现在”就是一个看不见的点,从时间的角度看,每一天都是一个流失的过程,从生命的角度看,每一天都是死与生相互交换的过程,“现在”稍不注意即成过去,变得无法再找回,而“将来”则是“现在”的延伸,所以鲁迅先生说:“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因此,要赢得未来,就要好好把握现在。
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伯纳德·伯伦森,在他90岁生日时,有人问他最珍惜什么,他回答道:“我最珍惜时间,我愿意站在街头,手中拿着帽子,乞求过往的人把他们不用的时间扔在里面。如果你已经明白时间第一,他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告诉你一条有关时间的重要原则,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珍惜时间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待事件的态度,如果我们真心在意,就会着手去做,立刻就开始,绝不拖拉到明天。”
释迦牟尼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佛祖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谛:一切随缘,活在当下。佛祖的话,真是点石成金。相比之下,自己在寻找什么呢?又在忙碌什么呢?是否那种永无止境的满足,永无止境的追求,甚至对“命运打击不到的领域”无止境探索,偏离了自我存在的真正意义?
既然如此,我们不仿再思考一下佛陀点拨的道理。佛陀提醒我们要把重点放在眼前,必须全神贯注于当下,是人生的一种超脱。活在当下也意味着无忧无悔,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所以无忧;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作无谓的思维与计较得失,所以无悔。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喜忧而不为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所束缚(当然,活在当下也并不意味对未来不思考、不计划,如果根据自己的行生作分析整理,并对未来作出预测及计划,这正是活在当下)。当你活在当下,就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巨大的张力,使你全身心投入,丰富和满足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从哪个层面去看,都是一种进步。
诚然,人总有一死,这是铁的定律,无法改变。佛家“不强求,不妄取,贵在随缘;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不欣羡别人,不哀怜自己;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把握现在,播撒良种,只问耕耘,不问结果;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我们虽然不能做到,但人生只有一次,失去永不再来,对于爱你的人,父母、爱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及所有相识的人,我们“当下”就应当好好的珍惜,要时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世间的人和事,多一份爱心,多一点宽容,多一些理解,不要把可以去做但没有去做的事遗憾在心头。
往事如烟,已随风而去,未来像云又像雾,飘忽不定。对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要看的开,放的下,一切随缘,一切随意,安然面对,泰然处之,用心生活。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面对失去,而是没有好好把握当下。感谢上苍让我存在,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所拥有的一切。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笑容依然灿烂,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
人的一生可浓缩为“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与今天有扇后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扇前门,这“三天”中,今天最重要,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明天的事等它来了再说,最要紧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有人说,要过好今天,第一件事是“学会关门”,把通往昨天的后门和通往明天的前门都紧紧关住。这样,人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你的生活中,也就会平添许多快乐与满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永远都不会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了。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唯一用来可以超越对手,超越自己的唯一一天。同样,生命的意义也只能从当下去寻找,过去的事均已过去而不存在,不论是多么美好且令人怀念,或是多么丑陋且令人追悔,都没有必要沉湎于过去的情绪中,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愿我们都能真实的活在现实,活在当下,珍惜我们活者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