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11149900000031

第31章 沙漠中的旅客(2)

只有巨雕看到了这幅奇特的景象:两个流浪者并排跪在狭窄的披肩上,一个是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一个是魁伟、坚强的冒险家。他们一起抬起脸,抬头仰望着无云的天空,虔诚地面对神灵祈祷着。一个声音清脆细嫩,一个声音低沉沙哑,他们乞求上帝的怜悯和饶恕。祈祷结束后,他们又重新坐到大石下的阴影中,孩子靠在男人宽阔的胸膛里慢慢睡着了。他开始瞧着她睡,但过了一会儿,他也抵不住疲倦的侵袭——他已经有三天三夜没合眼休息过了——眼皮慢慢下垂,终于闭上了眼,他的头也渐渐耷拉在胸前。他的发白的胡须和小孩金黄的头发混在一起,两人都沉沉入睡了。

如果这个男人再坚持半个小时,他就能看到这一幕了:一片烟尘在这片盐硷地的尽头扬了起来,开始的时候,很难将烟尘与远处的雾气分清楚。后来烟尘越飞越高,并且不断地扩散。

在天空中形成一团浓云,显然,这是大队的马群扬起来的。如果这里是肥沃的草原,人们会以为这是大队牛群正奔跑而来。但在这片不毛之地,显然是没有牛群的。滚滚烟尘越来越逼近这两个可怜的人睡觉的这块峭壁了。漫漫烟尘中,出现了帆布为顶的车和武装骑士的身影,原来这是往西去的大篷车队。这支篷车队真是浩浩荡荡啊!前队已到山脚下,后队还在地平线看不见的那边。就在这无边的荒原上,双轮车、四轮车络绎不绝,有的男人骑在马上,有的男人在马下步行着。断断续续的行列里,无数妇女肩背沉重的包袱蹒跚着前进,大多数孩子踮着小脚跪在车旁,还有些小孩子坐在车上,在白色的车篷里向外张望。显然,这不是一般的移民队伍,而像是一支游牧民族,因为环境所迫,不得不迁移,另寻乐土。在这寂静的荒原上,人喊马嘶和车子的隆隆声响震天宇,但那两个沉睡的可怜人却并没有因此惊醒。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二十多个表情严肃、果敢坚毅的骑马人。他们身穿朴素的手织布做的衣服,带着来复枪。他们在山脚下,停下来简短地商议了一小会儿。

一个嘴唇紧绷、胡子刮得很净、头发斑白的人说:“右边有井,弟兄们,往右边走。”

另一个说:“让我们沿布兰卡山的右侧前进,这样可以到达利欧·葛兰得。”

第三个人大声喊道:“别担心没水,能够把水从岩石中引出来的神是不会舍弃他的信民的。”

“阿门!阿门!”几个人异口同声地祈祷。

就在他们要重新赶路的时候,一个眼力最好的小伙子突然指着他们头上面那片高耸的峭壁大叫了一声。原来他看见有件很小的粉红色的东西在上面飘荡着,这粉红色的东西在灰色岩石的衬托下,更加鲜艳显眼。骑手们看到这个东西后,一齐把马勒住,举起了枪。同时,更多的骑手从后面飞快地打马过来增援。他们大声叫道:“有红人了!”

“这里不可能有红人,”一位年长的看来是领袖的人说,“我们早已越过波尼红人区了,在翻越前面那座大山之前,不会再碰到任何部落。”

其中有个人说:“我上去察看一下吧,斯坦节逊兄弟?”

“我也去,我也去。”又有十几个人自告奋勇地说道。

“好吧,把马留在这里,我们在下面接应你们。”那位长者说。

年轻人得到指示后,立刻翻身下马,把马拴好后,就沿着陡峭的山坡,攀向那个引起他们注意的目标。

他们悄无声息地迅速前进,一个个动作敏捷,显然是训练有素。山下的人们只见他们在山石间如履平地,很快就到山巅了。跟在他后面的人向前一看,都被眼前的这番情景给惊呆了。

在这峭壁上的一小块平地里,耸立着一块单独的大石头。石头旁,躺着个高大的男子。只见他须发长长、面容枯槁憔悴。从他那安详的神色和均匀的呼吸可以看出,他睡得很沉。在他旁边还睡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又圆又白嫩的小手臂搂着大人又黑又瘦的脖子。她金发散披的小脑袋在穿着棉绒上衣的男人的胸前倚着,红红的小嘴微微张开,露着两排整齐雪白的牙齿,满含稚气的脸上挂着顽皮的微笑;白白胖胖的小腿穿着白色短袜,干净的鞋子,鞋子的扣子闪闪发光。这些和那个手足长大而干瘦的伙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两个人上方的岩石上,立着三只虎视眈眈的巨雕,它们一见来了这么多人,便失望地啼着,无可奈何地飞走了。

巨雕的啼声把两个熟睡的人惊醒了,他们惶惑地瞧着面前的人们。男人摇晃着站起身,往山下望去。他看见在他睡前还是一片寂静的荒原上,现在却有了无数的人马。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他举起枯瘦的手搭在眉头上仔细观望。他喃喃地说道:“我该不是神经错乱了吧。”小女孩偎在他身旁,紧紧地抓住大人的衣襟,她惊得说不出话来,四下呆望着。

来救他们的人很快就让这两个濒临死境的人相信这一切并非出于他们的幻觉。其中一个人把小女孩抱了起来,让她骑在自己肩上,那个瘦弱不堪的同伴被另外两人搀扶着,他们一同走向车队。

“我叫约翰·费瑞厄。”男人自报家门,“我们一行二十一人就剩我和这个小家伙,他们因为没吃没喝,都死了。”

有人问道:“这孩子是你的吗?”

这个男人大胆地认了下来,他说:“我想,这孩子是我的了,她应该是我的了,我救了她,谁也不能把她从我身边带走,从今天起,她就是露茜·费瑞厄了。请问,你们是谁呀?”他好奇地瞧了瞧救他的这些高大健壮、皮肤黝黑的恩人,接着说:“你们好像有很多人。”

“差不多有一万,我们都是遭受迫害的上帝的儿女,天使梅罗娜的子民。”

男人说:“这位天使的情况我没听说过,可我有幸遇到了你们——她的忠诚、善良的子民。”

另外一个人严肃地说道:“谈神的事不准随便说笑。我们信奉摩门经文,这些经文是用埃及文写在金叶上的,在派尔迈拉交给了神圣的约瑟·史密斯。我们来自伊利诺州的瑙伏城。在那里,我们有自己的教堂。为了逃避那个专横的史密斯和那些对神不敬的人们,我们即使是流落荒漠也心甘情愿。”

一听到瑙伏城,费瑞厄很快地想起了一些东西,他说:“我知道了,你们是摩门教徒。”

“对,我们是摩门教徒。”

“那么,你们现在要到哪里去呢?”

“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上帝通过我们的先知指引我们。我们现在带你去见先知,看他怎么安置你。”

他们说着,已到了山脚下,立刻有一大群人们一拥而上,把他们围在中间,围上来的有温柔善良的妇女,有嬉笑健康的孩子,还有目光诚恳的男人。大家都对这一小一弱的两个陌生人感到同情地叹息起来。但,护送的人们并没有停住脚步,他们排开围观的人群向前走着,一大群摩门教徒跟在后边。他们一直来到一辆高大华丽的马车前。这辆马车和别的马车大不相同,别的马车一般套有两匹马,最多的也不过四匹,但它套有六匹马。在马车夫的旁边,坐着一个不过三十来岁的人,从他那硕大的头颅和坚毅的神情来看,他是他们的领袖。当人群来到他车前时,他把正在读着的一本棕色封面的书搁在一边,仔细地听取人们的汇报。听完后,他看着这两个可怜的落难者。

他严肃认真地说:“你们只有信仰我们的教义,才能跟我们一块走。我绝不允许非本教人士混入我们的队伍。与其让你们两个异教徒日后为祸我们,那还不如让你们暴尸荒野。你愿意接受跟我们走的这个条件吗?”

“只要能跟你们一起走,我什么条件都愿意。”费瑞厄说得那么坚定,把那些稳重的长老们都逗得笑了起来,但那位首领仍然十分的庄严、肃穆。

他说:“斯坦节逊兄弟,你把他收留了吧,给他和这个孩子东西吃,还要负责给他讲授我们的教义,我们已经耽搁很久了,起身吧,向郇山前进!”

“前进,向郇山前进!”摩门教徒们一齐喊了起来,命令波浪般一个接一个传了下去,渐渐消逝在远处。随后马鞭挥起,车声隆隆,整个移民队伍又行动起来,蜿蜒前进了。斯坦节逊长老把两个落难者带到自己的车里,车里头早已给他们预备好了吃食。

他说:“你们就住这里吧,不久你们就会恢复好的。你们要记住,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们教的教徒了。卜瑞格姆·扬是这样指示的,他的话也就是约瑟·史密斯的话,也就是上帝的旨意。”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