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培育孩子最成功
11149000000062

第62章 让孩子自主成长

1.撤去外力,让孩子的理性选择能力生长。

“快做练习”、“快看课本”、“不要上网”、“不要看电视”,这些熟悉的命令式语言来自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无论是学习、生活、游戏还是兴趣爱好,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大都被教师和家长的命令、指挥、安排所控制。强大的外力控制充塞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空间。学生不能有思考,不能有分辨,不能有选择。

教师与家长出发点是让学生快点做对,别出差错,少走弯路。可是,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错,哪有对?没有经历,哪有感悟?

想让孩子得到发展与提高,就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宝贵的感悟与经验。这些经验与孩子的心灵共同成长,不会像知识那样被遗忘,不会像物品那样被丢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与生命同在的素质。

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的选择机会、解决问题的机会,往往被好心的教师、好心的家长剥夺了,他们还会有理性选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必须撤去对孩子的外力控制,让孩子回归自然的成长状态,像小树一样,像大自然的一切生灵一样自由生长。被激发起来的内驱力才是孩子一生旅途中无比强大的动力。

我们的每一位教育者都牢牢地记着:撤去外力,让孩子的理性选择能力生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牢牢地记着:我自己选择,我才会负责!

2.撤销告诉,让孩子的主动思维能力生长。

一直以来,为了让孩子快速掌握知识、学会考试,家长推崇教师要精细地备课,清晰地讲解,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所有错误考虑周到,提前警示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减缓学习的坡度,使孩子的学习过程在老师的提示、告诉中被简化掉了。而且,孩子并未因为学得“容易”而好学,反而厌学情绪蔓延,教师在孩子的厌学情绪中感受着挫败。这是教育的悲哀。孩子学会了所谓的书本知识,却是以一辈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为代价的。孩子是考了所谓的高分,却牺牲了动脑的乐趣。

因此,要撤销提示、告诉,让孩子的主动思维能力生长。

也许家长们会怀疑:不告诉、不提示,孩子能会吗?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这样的主观臆断来教学的,结果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依赖我们。我们把他们变成了不提示、不告诉就不会想也不会做的“机器人”。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个孩子知道:我自己思考,我才会聪明。

3.撤除帮忙,让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生长。

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加衣,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为什么就有很多孩子连这样的本能都在逐渐地减弱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家长帮的忙太多了。还没有觉得饿,饭到了嘴边;还没觉得渴,水送到了眼前;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标准答案就公布了。孩子没有机会动手,没有机会体验,没有机会创造。孩子的本能被长期闲置。因此孩子不会主动喝水、不愿吃饭、不会根据气温增减衣服。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这些大人把孩子的本能“帮”没了。我们却还要埋怨:现在的孩子能耐不大,脾气不小。

为此,家长们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第三句话:撤除帮忙,让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生长!

老师和家长有指导孩子自己做事的义务,没有帮孩子做事的权利。孩子自己的事情,再困难也要自己搞定!知识是学来的,本事是练来的。每个孩子都知道:我自己动手,我才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