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培育孩子最成功
11149000000037

第37章 孩子要有自己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它对我们的一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我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指引着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始终不移地向着这个方向前进,我相信,我们将达到成功的彼岸。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重视理想的作用,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确立远大的意志方向。理想是指路灯,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就没有了确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的方向,可想而知,我们的前途将会是怎样呢?

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作为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奋斗。因此,理想便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在发挥过程中对社会就越有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发展得更快。

理想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想呢?

1.健康的心理有助于理想的实现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树立良好的理想及努力实现理想。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更严重地影响他们的一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是产生良好的理想及实现理想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个理想是孩子自身的兴趣,并且家庭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无条件关爱足够时,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会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发展上面,遇到问题在家长的鼓励下去克服,他们的心理能量不断地累积,实现理想相对容易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各种各样的理想不用太当真,无论是太平凡还是太怪异,是他们当时的一种体验和感受,只要给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空间,随着成长和正确的引导,孩子会找到最合适的方向。

2.理想要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

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实现的理想是孩子本身的愿望才能健康发展。如孩子希望读音乐,家长要他学外语,即使孩子很听话,他内心也是抵触的。因此要顾及孩子的兴趣方向。他的心理能量一部分放在抵抗家长的方面,一部分放在自己本身的爱好上面,这样实现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

3.充分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给以正确引导

理想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如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理想是当作家的时候,家长可以问:“你想当作家的想法是怎样来的呢?”在亲子沟通中灌输他一些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如当作家需要哪方面的努力,要打好文学基础及吸收丰富知识,当作家需要克服你性格中哪些不合适的习惯,有哪些文学家的名著可以去浏览等。孩子也会在家长的引导下完善和调整理想,从而使其更适合自己。

孩子产生理想与实现理想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家长要用发展的思维和灵活的方式去陪伴他们的成长。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孩子取得成功的主要精神支柱,也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困难,努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动力。在家庭教育中,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大,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要牢记:信任孩子是第一要素。也许你的孩子没有达到学校或者是老师认可的水平。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他能行。家庭不是学校,不是以分数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当孩子考得不理想时,不完全是孩子的错误,你首先要做的是帮他分析,帮助他找到学习不好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更不能因此就断定他“不成气候”。

“自卑”和“自信”就是人内心的呼声,每个人都有。在自信的呼声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在自卑的呼声中长大的孩子,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一辈子唯唯诺诺,没有魄力去做任何事,一遇到风险与挫折便会退缩,终将是一事无成;而最能影响孩子们呼声的这种力量则是源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能照顾孩子一生一世,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会永远信任他、支持他,让孩子以“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态度来面对未来。

孩子之所以对学习没有了兴趣,首先是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国外有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人。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彼此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没有什么作为。原因很简单,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的人。可见,“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他们没有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没有自信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有些时候人并不是被困难的事物所击倒,而是被自己的恐惧所吓倒的。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

第三章 给孩子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