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我们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力量并非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力量是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
“概念阐释”
学习能力是指孩子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包括大脑的生理能力,人的行为能力(注意力集中、学习专心、学习兴趣、懒惰),学习的接受能力(视觉信道、听觉信道、运动信道)的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一定要认识和理解影响人类学习的基本因素,并从中汲取相关信息知识,加以改造利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培养出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高度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型人才。
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有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生理方面:现代医学科学、教育科学认为孩子的学习好坏与智商无关。全世界的研究机构都认为人类大脑在人的一生中的利用率只有3%,从理论上讲由于人类大脑没有充分被开发,人的智力即智商的开发是无限的,若将“低智商”儿的大脑开发量提高一倍,智商绝不会落后于所谓的“高智商”儿童,所以可以说人类个体之间几乎没有智商的差别,只有智力的优势区域和智力发展优势方向不同;况且,人类从3岁至60岁的智商变化不会超过10%,智力能力相差巨大。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学习好坏与智商无关。
第二,行为能力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孩子看儿童动画片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上课时注意力却不集中。这就如同孩子拿到饮料时会喝掉,拿到药时不喝一样,不能因为孩子不喝药,就认为孩子不会喝药。这实际上不是会不会喝的问题,而是由于喝的对象——饮料与药不同所致。就是说这种孩子在看动画片时注意力能集中,在上课时也完全有能力集中注意力。
2.学习不专心
这种孩子在玩电子游戏时非常专心,同样说明孩子具有专心学习的能力。
3.学习没兴趣
兴趣是与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单独谈兴趣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一个儿童有兴趣看能看懂的动画片,对看不懂的动画片是没兴趣的,如对医学生理、煤矿教育安全等方面的动画片就不感兴趣,因为他看不懂;同样,孩子虽然喜欢玩电子游戏,但是对于玩他弄不懂的游戏是没兴趣的。兴趣一定是建立在孩子有能力接受的情况下的。有能力不一定有兴趣,有兴趣必须有能力。
4.懒惰
中国的孩子处于世界最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一是学校老师给学生的压力,二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给学生的压力,三是同学之间产生的优差压力,四是来自社会的压力,这样沉重的压力孩子如何能去偷懒,谁愿偷懒?
5.人类的行为能力一旦建立就将终身不变。并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教育领域
人类的学习是通过三条途径来完成的,设想一下一旦失去这三条学习途径,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际上就等于零。学习三通道的思想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已被确认,这三条信道是视觉学习信道、听觉学习信道、运动学习信道。由于人类的大脑和行为能力一旦建立就不再变化,而我们发现人类的学习能力在儿童年代是一年一个样,年年不一样,3岁与5岁不一样,5岁与8岁不一样,8岁与此同14岁不一样,而决定这种变化的就是学习的三大通道,即分别通过耳、眼及运动把感知的世界传入大脑的通道。当孩子的三大学习通道没有与年龄同步成长时就会出现学习困难,当把孩子的学习三通道提升到与孩子年龄相同步时,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变优。
总之,了解了以上因素,再因势利导,使孩子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实践论证,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塑造一个能力超强的时代新人。
“哲理小品”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后来,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成功的本领需要磨练,才可以凭空翱翔。
“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学生时代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时代,读书对于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这样来算一笔账,一个孩子6-7岁上小学,大学毕业正常的24-25岁,以中国的平均寿命72岁为界限,上学期间如果能忍受17年寒窗的艰苦,那么72——23=49,孩子大学毕业后就能享受50年的福,如果上学期间不努力学习,玩玩闹闹,高中毕业后(19-20岁)就上班的话,表面看上学时很潇洒,很轻松,但以后的72——19=53年就用吃不完的苦,让孩子忍受17-18年的苦,然后享受50年的福好呢?还是享13年的福,再受53年苦好呢?虽然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但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份人人羡慕的理想职业呢?又有哪个人不希望自己过高级白领一般的生活,但这些需要学生时代的付出,只有在学生时代自觉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后天的成功奠定基础。所以对于踏入校园孩子来说,如何培养优秀的学习能力,是每位家长关心的,都想了解和掌握的。要抓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十法:
一,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把一天学到的东西跟全家人分享一下;
二,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三,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四,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五,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六,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七,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八,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九,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十,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七法:
一,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二,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三,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可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鼓励表扬。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六,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该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七,目标倾斜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在努力工作或学习时,“痛苦”作业的前方应同时安排有快乐的报酬。也就是说,不管多么痛苦的作业,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东西,就不会感觉特别痛苦。这就是“目标倾斜法”。家长可以为孩子设计两种“目标倾斜法”,使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1.“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法”。先了解孩子想要看的电视节目,收看前的一段时间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比平时多学,效果也好。
2.“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法”。孩子正在看喜欢的画本或电视节目,如果打断他,孩子会不高兴甚至反感和反抗,即使学习也心不在焉或者赌气翻书、胡乱作业,学习效果不会好。与其如此,家长不如把时间调整一下,等孩子把画书或电视看完,再嘱咐他们去学习。家长必须明白,时间是为提高效率而定,必要时可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