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11143200000046

第46章 (明道)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说夏礼:说,解说,另一说为“悦”,喜爱。夏礼,夏代的礼法。

杞(qǐ):古国名,在今河南杞县。相传杞开国君主是夏禹后裔东楼公。

殷礼:殷代礼法。商朝从国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到纣亡国,一般称为殷代。整个商朝,也称商殷或殷商。

宋:古国名。商汤的后代,古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商纣的庶兄微子启。

周礼:周朝的礼制,是儒家赞成恢复的理想的社会制度。

吾从周:我要遵从周礼。吾,孔子。孔子说的这一小段话散见于《论语》。《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愚蠢的人却又爱只凭主观意图行事;卑贱的人却又好独断专行;生活在当今时代,却偏要去恢复古代的制度,像这样的人,灾祸一定要降临在他的身上。”

不是天子,不敢议论礼制,不敢制定法度,不敢考核文字,现今天下统一,车辙的距离相同,书写的文字相同,实行的伦理道德也相同。虽然有天子的地位,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德性,是不敢轻易制礼作乐的;虽然有天子的德性,但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不敢轻易去制礼作乐。

孔子说:“我解说夏代的礼法,但由于它的后代已经衰亡,现在只有一个杞国存在,所以不足以验证。我学习殷代的礼法,现只还有它的后代宋国保持着。我学习周代的礼法,现今正实行着它,因此,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朱熹提示”

右第二十八章。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