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11143200000044

第44章 (博学)

“原文”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一撮土:指人们立足的只是一撮土地。撮(cuō):用两三个指头撮取的分量,意为很少的数量。

华岳:即西岳华(huà)山,为五岳之一,在今陕西省东部。

振:收拢。郑玄注:“振,犹收也。”此处引申为“收容”的意思。泄:漏。

一卷石之多:言山由小小石堆积累而成。一说卷(quán)通拳,石小如拳。

兴:起,开发。

勺:古代舀酒的器具,青铜制,形如有曲柄的小斗。

不测:不可测度。指水深不可测;又一说指水波一望无际,浩瀚无涯。

鼋(yuán):也称绿团鱼,背甲近圆形,暗绿色。鼍(tuó):也称扬子鳄,爬行动物,背褐色,有六横列角质鳞。蛟(jiāo):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据说能引发洪水,龙之属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须有鳞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鳖(biē):也称甲鱼,团鱼,俗称“脚鱼”。背甲橄榄色。

殖:生殖,繁殖。

《诗》云:这里引的几句诗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这首诗是祭祀周文王的乐歌。

维:语首助词。於:叹词。穆:深远。不已:不止,无穷。

盖:推测之词,“大概”之意。

於乎:与“呜呼”同。显:显明,光明。文王:指周文王。纯:纯洁无瑕。

“译文”

所以,至诚的道理是永不停止的;永不停止就可长久流传,长久流传就会有效验,有效验就会悠久无穷,悠久无穷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高妙精明。广博深厚,能够承载天下万物;高妙精明,能够覆盖天下万物;悠久无穷,可以生长天下万物。广博深厚与地相配,高妙精明与天相配,悠久无穷就像天地那样无边无际。这样,不表现却自然彰明;不行动却自然感人化物,无所作为却自然获得成功。

天地的道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自身诚一不二,而化生万物,形形色色,难以测知其中奥秘。天地的道理就在于广博,深厚,高妙,精明,悠远,长久。现在就说天吧,论小它不过是小小一片光明,论它的整体那真是无穷无尽,日月在上空运行,星辰在上空悬系,地上万物都被它覆盖着。现在拿地来说吧,论小它不过是一小撮土积累,论大它的整体广博深厚,承载着华山不觉得沉重,收容河海江湖而不见有水泄漏,万物都可以承载于大地之上。现在再说山吧,论小它不过是小小石头积累而成,论大它的整体高峻宽阔,草木花卉生长在山上,飞禽走兽栖居在山中,丰富的宝藏从里面开发出来。现在还谈水,论小它不过是一小勺水汇积起来,论大水的宽广,那真是浩瀚无际,深不可测,里面生活着鼋鼍、蛟龙、鱼鳖,各种财货也都从水中繁殖出来。

《诗经》里说:“只有上天的定理深远得很,运转永不停止。”这大概是说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呜呼,这难道不光明!周文王的德性多么盛大纯洁!”这大概是说周文王之所以被尊谥为“文”就是因为他盛大纯洁的品德常行不止。

“朱熹提示”

右第二十六章。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