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143100000020

第20章 班组的质量管理(2)

(1)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开展QC小组活动,应自始至终抓好教育不放松。通过教育,增强全体组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加深对QC小组活动宗旨的理解。通过教育,使组员对开展QC小组活动的科学程序和有效方法能正确理解,并会结合活动实际灵活运用。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听课、成果交流、在活动实践中学习等,不间断地进行,以使教育成果不断巩固,教育内容不断深化,从而不断提高小组活动的水平和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2)制订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小组活动。QC小组长还应在活动中注意检查活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发现偏差后应及时与组员一起研究补纠措施,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或必要时修订原计划,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在制订QC小组活动计划时,组长要注意使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既有共同的学习研讨活动,又有分头的改进、改善活动,还可以把一些文体娱乐与交往活动穿插其间,为组员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3)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QC小组组长要按照企业制订的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经常组织全体组员开展QC小组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出勤考核,组织整理、发表活动成果报告,并注意组织活动总结,以不断改进小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4)QC小组组长在QC小组中的地位与职责,决定了要做好一个QC小组组长所应该具备的一些条件,也就是对他的一些要求:

①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

②业务知识较丰富。在QC小组活动中,QC小组组长不仅是组织者,还能当“小先生”,带动组员不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

③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QC小组长要能够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集思广益,团结全体组员一起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

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步骤

QC小组成立后,就要开展活动,活动是小组的生命力之所在。

QC小组活动的主要步骤包括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订对策等。

(1)选择课题。QC小组活动要成功,选题恰当是非常重要的,为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取得成果,选择课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①选题要有依据,注意来源。QC小组选题应以企业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为依据,解决实际问题。课题来源既可以是组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根据企业中心工作需要设立,还可以由上级招标或指令性下发课题。总之,和企业生产有关及急需的质量课题都可以列入小组活动。

②选题要具体明确,避免空洞模糊。

③选题要小而实,要适当,避免大而笼统。这样小组能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选题要先易后难,这样有利于鼓舞士气。

(2)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现状,掌握必要的材料和数据,进一步发现问题的关键和主攻方向。

注意调查的情况要真实可靠、客观。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应采用较科学的方法,避免产生差错,得出错误的结论。

(3)设定目标值。目标值能为QC小组活动指出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目标,也能为小组活动效果的检查提供依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标值应与课题一致。

②目标值应明确集中。QC小组活动每次最好只定一个目标,最多不超过两个,目标过多,效果就不明显。

③目标值应切实可行,避免因目标值过高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影响士气。

设定目标常用柱状图、折线图等。

(4)分析原因。初步找到主要质量问题后,可按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可以通过现场验证,现场测试,测量找到主要原因,不能用测量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调查分析解决。

(6)制订对策。原因找到了,就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应对照目标值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预期目的。对策要具体可实施,不应只罗列空洞口号,而使执行者无所适从,也不能检查。

(7)实施对策。

①严格按照对策计划行事。因为对策计划是经过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和对策的结果,严格按照对策计划行事,有利于活动趋向目标,有的放矢地取得好效果。

②注意记录和检查。实施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结果等项要记录在册,以便为整理结果向上报告提供依据。

(8)检查效果。检查的目的是要确认实施的效果。其方法是通过活动前后的对比分析活动的效果。如果采用排列图对比时,主要项目的频数急剧减少,排列次序后移,总频数也相应减少,说明对策措施有效。如果各项目和频数虽然都有少量变化,但排列次序未变,说明对策措施效果不明显。如果虽然主要项目后移,次要项目前移,而总频数无多大变化,则说明几个项目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有些措施可能有副作用。如果出现活动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值,也是正常和允许的,但是应进一步分析原因,再次从现状调查开始,重新设定目标。

(9)巩固措施。巩固措施是指把活动中有效的实施措施纳入有关技术和管理文件之中,其目的是防止质量问题再次出现。注意任何文件的修改都必须通过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不得随意进行。

(10)总结回顾并做出未来的计划。QC小组活动一个周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总结可以从活动程序、活动成果和遗留问题等方面进行。

①从活动程序方面,应检查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要改进。

②在方法方面,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尚有不足,需要改进等。

③在活动成果方面,除了注意有形成果之外,还要注意无形成果的总结,如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团队精神的增强等。

对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定期总结

要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总结经验。要组织人员对QC小组的成果进行评审,主要是肯定成绩,找出不足。1997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制订并颁布了《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标准(试行)》,并于2000年年初进行了修订,可参照使用。

4提高班组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班组是企业产品的直接生产单位,是产品质量的直接监控者,班组生产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优劣,而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抓好班组产品的质量,是班组长的一件大事。

影响班组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某一个班组不可能独立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而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质量指标或是为了达到某一个质量指标而进行的指标控制,这种对部分或某个质量技术指标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或整个产品质量的优劣,这就说明班组的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班组产品质量如何,也集中反映在工作质量上,即操作波动和质量检测。

生产波动一般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一般因原料质量差异、设备磨损、操作调节微小变化、工艺指标控制范围的正常变动等因素引起,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异常波动一般因操作不按规程进行、工艺监控不严、设备带病运转、温控测速不准、原料不符合质量标准等因素引起,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影响班组生产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操作波动。操作波动是指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操作因素,影响班组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工艺、材料、环境,切实有效地把这五个因素控制起来,及时消除异常波动,就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而五个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因为班组生产是靠人监控的,监控者(班组长)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最终结果。

产生操作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到勤观察勤调节。

(2)执行工艺和操作规程不严,操作失误多。

(3)技术素质低,既不会分析又不会处理。

(4)设备维护保养差,设备带病运转。

(5)上下工序协调配合差,生产不稳定。

这五点是导致操作波动的主要问题,只有把造成操作波动的问题解决好,把影响产品质量的五个原因控制起来,才能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