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81

第81章 孩子“孤立式”复习的坏习惯

交流互动与自我提高是相互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把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2001年辽宁省的高考状元刘柱曾经是个很一般的学生,考入高中时,他的中考成绩平平,按老师的行话说他属“二类苗”。他的父母都是小学文化水平,自从他上中学以来就再也无法辅导他了。由于家庭条件很一般,他也没有过多地买什么学习资料。但是他是如何成为高考状元的呢?他曾经表示,自己好成绩的背后有绝招!

在刘柱家客厅的沙发上面,贴有两张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每天放学归来,他都要跪在沙发上,看看这两张地图。只见他手指着一座城市,嘴里就开始嘀咕这座城市的经纬度、气候、物产、环境、交通及城市定位等等,然后联系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当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就这样,小小的地图,竟然串起了地理、历史、政治等诸门学科。

除此以外,他还善于用列图表的方式,将数、理、化、生物等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正是这种学习方法,使他在高考改革的情况下超常发挥。高考的“大综合”将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糅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往科科独立的特点,而是相互联系,一道题能从这一学科猛然跳到另一学科。这与刘柱平日积累的经验正好相符,所以,大综合的150分,他考了139分。

由此可见,除了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高考成功的关键就是还要养成善于用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学习习惯。应该尽量拓宽学习视野,学会融会贯通。学习时,不要孤立地看待每一部分的内容,把知识学死,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特别是近些年的综合题,其要求学生拥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这些综合类的题目经常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如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涉及到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不仅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求联系,就是在学习环境中,也要求学生们能学会交流、沟通。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与他人合作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获得认识的深浅和高低,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以便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古人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说不管是想在战争中取胜,或者是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都应该重视“人和”这个重要因素。所谓“人和”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学生的学习更需要交流与共享。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还要与老师和同学相互沟通思想,交流学习经验。

2002年湖南理科第二名的获得者张光磊对此不无感慨,他曾表示,和同学讨论使他获益匪浅。在讨论大家都不是太清楚的问题时,可以带动起一大片的记忆,理清思路,形成知识的网络。同时他认为,尽量不和别人进行比较,而是应当和自己比较,想想如何在保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在邻近高考的最后那段时间里,和同学的友谊更显得重要。如果只是自己闷在那里苦学,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有了朋友之间的交流,可以释放压力。张光磊至今还引以为豪、颇为得意的是临近考试的一天,他和全班同学决定一起在晚自习后去看大海,以调节情绪。在同学们中间他懂得了很多很多道理,不仅让自己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也拥有了人生中很难得的友谊。

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学习高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和同学、同事、朋友以及亲人等相伴度过一生。一个哲学家说:“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还是各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就都会拥有两种思想。”

可是,在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总爱一个人偷偷地学习。在集体中,总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自己不学习,一看见别的同学学习就冷嘲热讽,挖苦打击。其实他们自己偷偷地在家里学习,期待着同学们对他的“聪明”头脑刮目相看;一个人买很多的参考书,但是决不允许别人借阅。这样的同学就把自己孤立了起来,不能与同学们交流思想,沟通心得,永远不能襟怀坦荡地做人,只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压力和痛苦。

同时,也应该多多与老师交流。老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同学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其实,这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中约有20%心理发育不全或心理不健康;18%~35%存在学习困难、厌学、恐学、逃学和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12%的学生患有精神疾患,5.9%的学生患有各种神经官能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以上令人震惊的事例和统计数字清晰地告诉广大家长,父母与子女应常常沟通思想,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安抚,在温馨的家庭中留有一块情感宣泄和情绪释放的净土,使孩子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得到父母的抚慰与体谅,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最终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成长的目的。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

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积极主动向他人的长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让自己又多了一种优秀的品质,成为一个心怀宽阔的人,使他的个性日益完善。

2.培养孩子流畅的表达能力

包括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例如多向老师提问题,向同学总结自己一天的学习心得,或者向家长汇报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以便培养创新的个性。

3.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鼓励孩子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课后立即向老师发问、向同学咨询,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

4.教育孩子拓宽学习视野,学会融会贯通

注意各个不同的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如历史和语文、政治的整体性联系,数学与代数的母子性联系等,以便掌握得更加牢固。

5.引导孩子系统地学习

对所学的东西要一点一滴地串起来,帮助孩子找到规律。例如指导孩子:根据课本的前言以及目录,寻找这本书的系统脉络,将零碎的小知识串成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