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76

第76章 孩子不善于联想的坏习惯

在我们的世界里,联想思维无处不在,学习、生活、工作……一切都离不开联想。没有联想,就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联想,就没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以说,假如缺乏了联想,我们的世界将失去活力,变得昏暗无彩。

在一次万人注目的广告词大赛中,该年度最佳的广告词诞生了,那就是联想集团的一句广告:“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为什么这个词句简短的广告能获此殊荣呢?它靠的不是里面有什么大腕明星,不是精彩的画面,也不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背景,它的成功仅仅在于这句话本身。这个广告词聪明地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宣传了自己的品牌,一方面叙述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这也是它成功的奥秘。

是啊,没有了联想,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不堪设想!

潜艇是现代海军的重要武器,但是,你知道吗?它曾经是个十分笨重的家伙。1893年,美国人莱克发明并研制出了最初的潜艇,那是一个大铁柜子,靠压载重物来使它沉入海底,底部装有庞大的轮子。由于海底不像陆地那样平坦,这个笨重的家伙经常来个底朝天。为了改进它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莱克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但仍无进展。一天,当朋友们一起喝酒时,莱克又一个人闷闷地在思考问题。突然,他看见一个酒瓶漂在水面上,很是平稳自在地游荡。原来是一个朋友喝完酒之后,开了个玩笑,把空酒瓶扔到了水中。这时,莱克突然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酒瓶能在水中自由漂浮,潜艇也可以!于是,莱克仿照其中的原理,开始对潜艇进行新的改造。他用水代替压载重物,用螺旋桨代替轮子,现代潜艇就这样诞生了。

莱克的成功就是联想的结果,他从酒瓶的漂浮原理联想到潜艇,使潜艇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

联想是根据事物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推测出在其他方面的相似性;或者根据已知的事物,推测出未知的事物,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我们学习的内容。联想思维把很多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通过各种丰富的联想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思考天地,把自己的视野放得更开、更远。

例如,我们拿起一块砖,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有人会说,砖块的前身是泥巴,经过烈火煅烧,变得十分坚硬,这可以联想到当今的青年要想成才,必须经过磨练。有人会说,砖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可以联想到社会上那些有原则、不假公济私的执法人员。还有人说,砖可以奠基、铺路、砌墙,任人把它放在什么地方,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可以联想到社会上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

经过这样一番联想,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变得津津有味,甚至耐人寻味了。

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几年高考中对联想的考察:1990年高考的小作文要求分别描写两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1991年高考的小作文要求仿照例文作“圆”的联想;1992年高考小作文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联想“谁来清理这个地方”的情景;等等。所以我们不得不开始注意联想了。

例如,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妈妈真……》,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动脑筋想想如何补充,可以把正反面的形容人性格的词都列举出来,如唠叨、勤劳、善良、“傻”……通过联想找出描写妈妈的最好角度,然后再选取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组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很新颖,富有生活气息,不再索然无味。

联想是生活的感觉所唤起的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思想飞跃,它能帮助我们打开记忆的仓库,突破题材等问题的局限,向横向扩展,往纵处延伸,使狭小单薄变得丰满充盈,使没有关连变为紧凑黏合,从而使文章有血有肉,主题深刻,达到出奇制胜、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借助实物,训练想像能力

例如看到一颗钉子,可以想到“钉子”坚毅有钻劲;可以想到“钉子”出身平凡,但一经烈火的炼造,就能成材;可以想到“钉子”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当然,也可以从反面去联想。

2.掌握一定的联想技巧

比如让孩子进行“急骤联想”的训练,具体方法很多,如进行“四环三键”联想:让孩子看到一个词(如“圆”),要求他毫不迟疑地想出三个词(如瓜、脑袋、地球仪),并说出联想的类别,以此来训练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进行联想思维的兴趣和热情。

3.在作文中训练联想思维

作文是训练联想思维的一块宝地。通过给孩子出一些富有联想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联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千万不要说孩子的作文怎样不符合应试的要求,那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社会需要的。

4.多给孩子一些动手的机会

当孩子有机会自己动手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放飞自己的联想。例如让孩子办墙报、手抄报等,给学生开辟训练园地,指导他们充分锻炼自己的联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