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 坏成绩
11141300000026

第26章 孩子嫉妒心强的坏习惯

嫉妒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它会破坏人际关系,伤害同学间的友好感情,甚至会由于攻击情绪的发泄而造成悲剧。父母应努力帮助孩子摆脱嫉妒的纠缠,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表现。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闹着立即要求妈妈抱自己。虽说嫉妒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会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孩子嫉妒心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不仅影响进步,而且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卢刚事件,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卢刚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他于1986年赴美留学,据说他的博士资格考试成绩创下了爱荷华大学的纪录。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其行为却让人备感震惊。

那是1991年11月1日下午,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物理大楼三层的一间教室内,几个教授和研究生正在进行有关天体物理的讨论。3点30分左右,一直参加讨论的中国留学生卢刚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首先对准自己的导师葛尔兹开了一枪,葛尔兹教授应声倒下。接着卢刚又不慌不忙地对准旁边的史密斯教授开了一枪,史密斯教授也倒在血泊里。之后卢刚把枪对准了自己的同学山林华,只听到的一声枪响。当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被吓得目瞪口呆、惊惶失措的时候,卢刚匆匆离开了教室,跑到系办公室,一枪击毙了系主任。然后又走进行政大楼,向副校长开了一枪。最后的一枪,他是对准自己开的。

卢刚的这次行动,显然是他精心策划的。然而他作案的动机,竟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他认为葛尔兹教授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有意刁难他,致使他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原因是,晚来一年的山林华不仅受到教授的青睐,而且还比他早拿到博士学位。最让他嫉妒并难以容忍的是,山林华还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竞争优秀论文荣誉奖的提名。

面对这样惨痛的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希腊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有。孩子的嫉妒心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反应。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极多,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嫉妒会达到折磨人的程度。”当然,嫉妒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实际上,嫉妒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十分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分析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

儿童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孩子内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嫉妒等,再加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渐渐缺乏自信,心胸狭窄。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家长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作为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就会使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而没说他好时,他就难以接受。例如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而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3.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还能使孩子的理智思考得到较好的发展。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从家长的处世哲学中,体会到“强中更有强中手”,“人人不如己,处处占上风,事事要拔尖”的人是没有的。如果家长设法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情感就会不断丰富,心理就会日趋成熟。这时,即使孩子对某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也会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控制。

4.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

有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有自身的性格弱点。如,与人交往时,喜欢做核心;当不能成为社交中心时,就会发脾气;不会感谢人,易受外界影响等。对有性格弱点的孩子,家长要悉心引导。在孩子面前,对获得成功的人多加赞美,并热情鼓励孩子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积极支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别人、战胜自己,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当的发泄。对遭到不幸的人给予同情,不可纵容孩子幸灾乐祸,以助长孩子的嫉妒心理。对孩子的挫折,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认真的理性分析,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支持孩子再做努力,绝不可让孩子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要使孩子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人的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自己的失败具有再造成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