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付出,那么自然不会有人辜负这份好意。世界上最大的受惠者即是施恩者,如果你也有这种胸襟,那么就会功到自然成。
你没有博爱,或者你有眼光;你没有资本,或者你有头脑;你没有财富,或者你有洒脱;你没有美貌,或者你有气质。只要心中还有个信仰,你就是个让人羡慕的个体,一切努力还都不算晚,不算多。
时间啊时间
有一种东西,它舍身忘我地教你成长、做事,它不遗余力地给你所赚取的生活,同时,它也毫不怜悯地收回你使用到期的一切,它的名字叫做时间。
一位天文家说:先知,关于时间,你是怎样看的呢?
他于是答道:
你们要测量无法也无从测量的时间。
你们想依照时辰和季节调整你们的行为,甚至引导你们的精神。
你们想挖掘一条时间的溪流,然后坐在岸边目送淙淙流水。
然而,你内心那不受限制的灵魂,却意识到了生命的无限。
并且明白昨日不过是今日的回忆,明日不过是今日的梦想。
在你们心中歌唱和冥思的,仍然居于最初繁星满布于星空的那一瞬间。
你们之中有谁会感觉不到爱的力量无边?
有谁会感觉不到爱虽然无边,却萦绕在他周围,无法在相异之爱的思绪中流转,也无法在爱的行为中挪移?
时间难道不正如爱,不可分割而又无边无际吗?
但你们若认为必须用季节来衡量时间,那就让每一个季节都蕴涵其他的季节。
让今天用回忆拥抱过去,用热望拥抱未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在飞速地流逝,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正是从这种时光的不可抗拒的流逝中,我们领悟到了生命的宝贵和人生的意义所在,你从而懂得了必须珍惜时间,珍惜现在可以把握的今天,过好自己的人生。事实上,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在对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寻欢作乐、无所作为、游戏人生是选择;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也是选择。不同的选择把人们导向不同的生活之路,使人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价值。
众所周知“一寸光阴一寸金”,但真正理解它,明白它的内涵的人不多。时间是最特殊,最易消耗,最不受重视,最没有等待性的资源。它时时刻刻都从我们身边流过。
但是,一种人总是沉浸在昨天的胜利之中,一种人总是陶醉在明天的幻想之中,惟有那一少部分人才会注重今天。无限的“昨天”都以“今天”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今天”为源泉。美好的明天都需要今天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辛勤的汗水。再宏大的理想,也要去奋斗才能实现,否则它只能是梦想。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属于他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当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他的时间也就此结束。古往今来,珍惜时间的事例不计其数。巴尔扎克深知时间的宝贵,独自埋头于阁楼,奋笔疾书,写出巨著。齐白石青年时期,抓紧放牛打柴的时间,用心琢磨绘画艺术,最后成为著名画家。作家姚雪垠的座右铭是:下苦功,抓今天。他的苦功都在抓每一个“今天”中落实了,从而完成了《李自成》这部杰出的著作。导师马克思又是如何看待时间的呢?——他从来不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没有节制的娱乐、消遣上。工作之余,他甚至把翻一翻字典作为休息,正是这样,他终于写出了巨著《资本论》。
历史上懂得如何珍惜时间而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由于拖延、浪费时间而遭致失败的例子也很多。拿破仑就曾在一次战役中,放了士兵一天假,而延误了战机,导致战役的失败。
树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鸟儿飞走了,有再飞回来的时候;而生命消失了,却没有再复活的时候。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永不停止;它一步一程,永不回头。对每个人又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是勤劳者而多给,也不会因为你是懒惰者而少给。所以你就更应该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生命的构成。珍惜时间才能得到财富,爱惜时间的人,时间就属于他,放弃时间的人,时间就放弃他。
就这样人见人爱
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追求和重视,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它促使人不停地奋斗,在别人的赞赏中得到自重感。但是,我们想的都是有关荣耀的报偿,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赢得这份荣耀。
别人没有理由去喜欢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就必须让你自己成为一个让人喜欢和尊重的人。你自己具备别人身上难以找到的优秀品质,形成自己独有的惹人喜爱的个性。
正如孔子说的:“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有没有爱我们,而是我们值不值得被爱。”要想赢得别人的友谊或感情,必须先不去担心别人是否喜欢我们,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增进能让别人喜欢你的优良特点。
玛丽·安德森曾经很感人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时事业失败,整个人意志消沉,差点儿就要告别舞台。后来,她才慢慢恢复勇气和信心,准备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下去。有一天,她兴高采烈地向母亲说道:“我要再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创造完美!”
母亲对她说:“那是个迷人的目标,但是,要知道,人在成就伟大的事业之前,必须先学会谦卑。”玛丽听了深有感触,因此决心在音乐造诣上追求十全十美,而且是“想要”完美。“谦卑先于伟大。”这是母亲给她的忠告。
赢得别人注意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去担心结果如何,不要太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我们。只要我们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去实践那些将会激发爱和友情的事。我们不妨细心体会一下威廉·奥斯勒爵士所说的话:“不用为朦朦胧胧的未来担忧,只要实实在在地为现在努力即可。”
著名作家荷马·柯罗卫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人,只要碰到他的人,无论是清洁工、百万富翁、妇孺老幼——都会在与他相处一刻钟之内,对他产生好感。他既不年轻,又不潇洒,更不是富豪,他有什么吸引力呢?很简单,因为他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并且能让别人感觉到他真的喜欢、关心他们。
儿童会爬到他的膝头,朋友家的佣人会特别用心为他准备餐点,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马·柯罗卫会到这里来!”那么当天的宴会一定没有人缺席。除了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马·柯罗卫的家人也都十分敬爱他。他的妻子、儿女,也全都对他赞誉有加。
荷马·柯罗卫从不担心交不到朋友——因为他已经是每一个人的朋友。他不注重别人是否喜欢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去爱别人。这就像格鲁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要喜欢你。’”有经验的推销员一定都懂得,如果你一直担心产品是否卖得出去,就一定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反而无法正确介绍产品。成功人士认为,好的销售员不会去关心买卖是否能成交,而是一心一意去服务顾客。
打高尔夫球的人,目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柯维在教导学生如何与人沟通的时候,常常告诉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传达的信息上面。如果一个人遇事过于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
有一次,他准备发表一次演讲,当时的听众据说相当难缠。他难免流露出紧张的情绪。“假如听众不同意我讲的话,怎么办?”他忧心忡忡地问一位朋友,“假如他们不喜欢我,该怎么办?”“是啊,”朋友回答道,“他们为何要喜欢你呢?你要为他们干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吗?”
“我承认在我看来,我讲演的内容很重要。”柯维回答说。
“接着说,”朋友说,“我倒觉得听众喜不喜欢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想讲的内容讲出来。至于他们喜欢或讨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你的任务。”
朋友的这番话改变了他对演讲的整个看法。他体会到自己只不过想传达某些信息,而不是要刻意显露自己的学问或风采。他演讲的目的是要带给听众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便对他们的生活有帮助,而不是其他。结果他的演讲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和赞赏。
为了要得到友谊和情爱,我们必须先认清本末先后,要想赢得爱,先要值得被爱;要想赢得朋友,先要表示友善;要想赢得别人对我们感兴趣,就得先要对他们发生兴趣。
爱的奉献
奉献是一种博大的爱,如果不想让生,如尘粒般渺小,死,如雪片般轻飘,就让爱,帮你赢得生命获得永生的机会。
这里有两个小故事,讲述了关爱的伟大力量,希望能滋润我们日渐干涸的心灵。
望着7岁的女儿够牵着她那只桀骜不驯的小羊走进“麦迪逊县幼畜拍卖所”的拍卖场时,爱丽斯的妈妈的心中充满了忧虑。
目前,爱丽斯正与癌症进行着顽强的搏斗。这是几个月来她第一次远离医院和化疗,到户外来玩。对于这次拍卖,爱丽斯充满了很高的期待,她盼望能借这次机会赚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零花钱。当她决定和小羊分开时,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可是一想到市场上小羊平均一磅只能卖到两美元,爱丽斯便希望通过这次拍卖多赚一些钱。于是,她把小羊牵上展台给人们观看,接着,拍卖开始了。毕竟家里为了给她治病已经倾其所有了。
在竞价前,拍卖人罗杰·威尔逊突发灵感讲的一段感动人心的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说:“我想我们应该让大家知道爱丽斯的情况并不太好。”他希望他的介绍能抬高投标价格,哪怕是高一点儿也好。
结果,小羊以一磅11.5美元的价格卖了出去,然而,买主把钱付清之后,决定把小羊归还给爱丽斯,以便它能再被拍卖一次。
他的这个举动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多家庭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小羊竞买下来,然后再还给爱丽斯。当地的一些商家也开始加入了这个买进归还、再买进再归还的循环。爱丽斯的妈妈只记得第一次拍卖时的情形了,在那之后的数次拍卖,她都因为人们一直不停地高喊“再卖一次!再卖一次!”而感动得泪流满面。
那天,爱丽斯的小羊总共拍卖了36次,而最后一位买主仍旧好心地将小羊还给了她。拍卖结束时,爱丽斯总共获得了1.6万多美元,用来支付她的医疗费用。而且,她仍旧拥有那只已经闻名遐迩的小羊。
小小的施舍,不会使河流干涸,并且能滋润另一个行将枯萎的生命。
1921年,路易斯·劳斯出任某监狱的典狱长,那是当时最难管理的监狱。可是20年后劳斯退休时,该监狱却成为一所提倡人道主义的机构。
当劳斯被问及该监狱改观的原因时,他说:“这都归功于我己去世的妻子凯瑟琳,她就埋葬在监狱外面。”
凯瑟琳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当劳斯成为典狱长时,每个人都警告她千万不可踏进监狱,但这些话拦不住凯瑟琳!第一次举办监狱篮球赛时,她带着三个可爱的孩子走进体育馆,与服刑人员坐在一起。
她说:“我要与丈夫一道关照这些人,我相信他们也会关照我,我不必担心什么!”
一名被定有谋杀罪的犯人瞎了双眼,凯瑟琳知道后便前去看望。
她握住他的手问:“你学过点字阅读法吗?”
“什么是点字阅读法?”他问。
于是她教他阅读。多年以后,这人每逢想起她的爱心还会流泪。
凯瑟琳在狱中遇到一个聋哑人,结果她为了与他交流,自己到聋哑学校去学习手语。
许多犯人说她是圣母玛丽亚的化身。在1921年~1937年之间,她经常造访,并且帮助那些犯人服刑的监狱。
后来,她在一桩交通意外事故中逝世。第二天,消息立刻传遍了监狱,大家都知道出事了。
接下来的一天,她的遗体被放在棺里运回家,她家距离监狱3~4里路。代典狱长早晨散步惊愕地发现,“那大群最凶悍、看来最冷酷残忍的囚犯,竟齐集在监狱大门口!”
他走近去看,他们的脸上竟带着悲哀和难过的眼泪。他知道这些人敬爱凯瑟琳,于是转身对他们说:“好了,各位,你们可以去,只要今晚记得回来报到!”然后他打开监狱大门,让一大队囚犯走出去,在没有守卫的情形之下,走3~4里去看凯瑟琳最后一面。
结果,当晚每一位囚犯都回来报到。无一例外!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得不到重视,成不了名人、伟人,实际上反省你自己,原来是做得不够好,不够深入人心,你的爱还未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以你还是平凡庸俗着。当你把付出的爱当作一项有趣的事业,专心经营的时候,成就才会比你想象的来得快得多,多得多也有价值得多。
不为工作狂
工作是必需的。假如你想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理想生活,那就请你开始工作,直到你感到疲劳为止。但是,不要让自己成为工作狂。在感到筋疲力尽之前,可以不停止工作。良好的精神状态既可以被过度的工作破坏,也可以被游手好闲破坏。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技术比较先进的时期。对那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简单的发明,都应该心存感激。无论你是在做什么工作都要求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手机、掌中宝、传真机、笔记本电脑、互联网、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喷气式飞机和装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汽车(我这里只举一些例子),你可能什么也做不了。
然而,在这些高科技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今日美国》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解了一些高新技术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说,临床医学专家奥菲尔·祖尔组织了一次主题为“速度。com:探寻新千年的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工作压力巨大的硅谷中心地带举行的。祖尔在他的听众中发现,有许多人面容憔悴、焦虑不安,却又在强打精神注意自己的举止。他说:“每当病人把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带入诊所,甚至在诊治时也要使用它们时,我就会加以警觉。”
祖尔进一步说:“我们已经被对速度的追求所困扰。最终总是要制定一堆计划,却又无法完成;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可又不能遵守。这些节省时间的发明,反倒让我们连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了,真是件怪事!”
一位工作压力极大的秘书对老板说:“这次‘突击’结束后,我也要得神经衰弱了。我自作自受,罪有应得。谁也帮不了我。”
你有与这位女士相同的感受吗?坦白地说,在生命中的这个阶段,你会忙得连得神经衰弱的时间都没有。即使得了,你也会忙得无法享受它!
毋庸置疑,速度的问题加大了人们的压力。对速度的过分追求已经使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简而言之,速度的提高扰乱了我们内心的平安。不久前,我们还在用季节计算时间的流逝,但季节很快就被月历所代替,而月历又被每日计划所替换,每日计划又被每分钟安排所取代……
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到超市购物,你会看到收银员与你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只是机械地扫描你的货品,报出货款总额,然后在收银机上与你道别,因为他们的速度和效率都受到计算机的监控。如果你试图在电话里与电话销售人员或接线员聊上几句,你绝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都是按照分钟计效的原则工作的。这种对速度和时间的过分追求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只会使人们更加缺乏耐心和宽容,举止也愈加粗鲁。
毫无疑问,工作场所是压力的主要温床。没有人能幸免于压力和绝望的困扰。生活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飞奔,在这条路上只有两种行人,一种人快速前行,另一种人死于道旁。压力这个单词正是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紧紧地勒住”,有一种令人痛苦的意思在里面。一个人,如果内心失去了平静,那生活中的一切又有什么价值呢?在混乱的生活中,内心平静的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
面对工作,该让自己停下来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否则你将会为此受很多的苦,比如疾病,比如精神失常,总之得不偿失。
重新开局
前些天,在为一家公司干了10年的你,失业了。从此,你要使自己振作起来而不致于太颓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你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婚姻也遭受了极大影响。你绝望了吗?不!失业只不过是将你放回原点,一切,都将是新生活的开始。
张健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他在一家业务公司跟着老板一干就是5年,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直做到了分公司的总经理职位。在这5年里,公司逐渐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张健也为公司付出了许多,他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然而就在他兢兢业业拼命工作的时候,张健发现老板变了,变得不思进取、独断专行,对自己渐渐地不信任,许多做法都让人难以理解,而张健自己也找不到昔日干事业的感觉。
同样,老板也看张健不顺眼,说张健的举动使公司的工作进展不顺利,有点碍手碍脚。不久,老扳把张健解雇了。
从公司出来后,张健并没有气馁,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是充满了信心。不久,张健发现有一家大型企业正在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于是将自己的简历寄给了这家企业,没过几天他就接到面试通知,然后便是和老总面谈,最终顺利得到了这一职位。工作了大约一个月时间,张健觉得自己十分欣赏该公司总经理的气魄和工作能力。同时,他也感到总经理同样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与能力。在工作之余,总经理经常约他一起去游泳、打保龄球或者参加一些商务酒会。
在工作中,张健发现公司的企业图标设计相当繁琐,虽然有美感,但却缺乏应有的视觉冲击力,便大胆地向总经理提出更换图标的建议。其实总经理也早有此意,总经理把这件事,安排给他去完成。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张健亲自求助于图标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士,从他们设计的作品中选出了比较满意的一件。当他把设计方案交给总经理的时候,总经理大加赞赏,立马升张健为公司副总,薪水增加一倍。
是的,被解雇并不是一件坏事,张健面对无情的解雇,他一样凭借着才能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得到了一位真正“伯乐”的赏识。
苦尽总会甘来,你要知道,被解雇只代表某段就业经历的结束,虽然前方会伴随迷茫,但也充满机遇和广大的空间。刘欢曾唱过一首《从头再来》,歌词给许多人带来了心灵的鼓舞。“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忍耐一下,挺一挺一切挫折都会过去。人生的重新开局,你才有可能成为赢家。“不公平。”
也要快乐起来
凡事都讲求公平,那么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要知道,它是代表绝对的理性,而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绝对的。因此,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如果能换个角度去考虑,也不是让人接受不了的事情。况且你还会可能因此而为自己聚集福气。
茶余饭后,老王戴上老花镜,跷起二郎腿,专心致志地看起报纸来……
“市××厂一青年技术员,刻苦两年,发明的专利为技术厂长巧取豪夺,青年据理力争,备受迫害……”
“唉!”老王长叹一声,“年轻人真是不懂事。厂长固然可恨,青年也是可气,年轻人早遇着我老人家就好了。”
是的,这样的事也一样发生在老王身上,效果却天差地别。
30年前,老王毕业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正值青春年华,满怀豪情壮志,他三伏九寒勤耕不辍,一年半过去了,嘴巴两边长长的胡须掀动着自豪——他终于设计出一台简易降耗的减速装置!
然而,欣喜却被不平代替,研究所所长技术平平却手腕通天,为了获取“名誉”暗渡陈仓,对他恩威并施,要以发明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自居。条件是利益共享,老王将很快被提级重用,工资加一级。
老王闷睡三天后,故作爽快地答应了所长的要求。于是,所长的名字在专利证书上烫下了金色的“永恒”,他也被暗地“擢升”为技术科长,他的才干也逐渐发挥……
几乎是同样的一种事,同样是“不公平”,老王却“坦然”接受了,并在这个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和发展。
是的,像这样“不公平”的事很令人气愤,然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泥虾”的不平事生生世世都没有停止过。不仅如此,就连现在家庭中,也一波又一波地爆发着“公平”之争。看这家几兄弟争老爹老妈的财产,恩断情绝。那家的夫妻均有外遇,理由是既然你不在乎,那么为了“公平起见”,我干吗还要在乎?面对如此多的“不公平”,我们该如何招架?
心平气和,冲动只会误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世界,不公平是常有的事,物质的绝对存在并不是说就必须有着绝对的公平。魏征忠谏,明君太宗因之生恨,范蠡帮助勾践建业,功成身退,免遭了一场杀身之祸。由此可见,公平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主观的努力,所以,我们要出局观局,平心待之。假若有能力与“不公平”搏一场而无损“不公”何妨,关键是你得有真本事,有吃掉压榨你的“大鱼”的资本。
对于亲情而说,根本没有公平可言。如果你对此也要斤斤计较,那么,就只能用“冷血动物”来形容你了。而且,你将会因此忍受“公平”后的孤独的惩罚。
单纯成就事业
单纯的人是幸福的。正像一个杯子,他可以满心欢喜地用来装满愉快的事而不给忧愁留一点地方。对于事业,也因为有了单纯所以专注,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到达登峰造极的状态。
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在偌大的谷仓内遍寻不获,便定下赏金,要农场里的小孩到谷仓帮忙,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
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但是谷仓内满坑满囤尽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批稻草,要在这当中找寻小小的一只手表,实在是大海捞针。
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一个接着一个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一起回家吃饭去了。只有一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地努力找着那只手表,希望能在天黑之前找到它,换得那笔巨额赏金。
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心里害怕极了。但是因为那不菲的赏金,仍不愿放弃,手上不停地摸索着,突然他发现在人声静下来之后,出现一个奇特的声音。
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登时停下所有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听得十分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那只名贵手表。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搜寻梦想的路上,而这道路总是不甚明亮的,梦想就是那只需要专心对待的表。成功不是会拱手相送的事,我们遇上的那些障碍,如何能够越过并直抵成功的终点,是我们必须学习与研究的重要问题。
日趋进步的社会,带来日益繁复的各类资讯,甚至连带的,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许多人认为想要成功,就得在这些复杂的障碍中理出一条清晰的大道来,方便自己行走。于是便求助于迷信或算命占星等方式,企图提早看清自己未来的方向何在。
正如故事中众人纷乱地找寻手表一般,如果不能真正了解成功的法则,再多的问卜相命,不仅是徒劳无功,同时也损失自己的金钱。其实,真正的大师应该是你自己。
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太简单了,而不信或不屑去做。
专注与单纯,是成功法则中极重要的两项态度。正如故事中贫穷小孩一般,为了获得巨额赏金改善生活,在众人放弃后,执意要找到手表,甚至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而在谷仓安静下来之后,当周遭环境不再复杂,他便轻易地找到了他所要的。
成功法则正如谷仓内的手表,早已存在你的心中,只要你真的要去找到它,并且让自己静下来,耐心而单纯地思考,你将可以听到清晰的滴答声。
如果你能循着这个声音找下去,而能不被外界纷繁诱人的果子所干扰,不被万紫千红的世界所迷惑,那你即将成为自己所追逐的那个花园里的顶级花匠,可以快乐而随意地将它打扮成你爱恋的样子了。
让眼光高明一点
做人过于功利是不好的行为,那样既有损于你的名望,又有损于你的前途。当落魄的人站到你面前时,与其落井下石,倒不如雪中送炭。有眼光的人乐于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助人即是天助。
其实,一个人是否能发达,要靠勤奋、天才和机遇。你的朋友当中,有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如果有,你应该给予帮助。如果对方境况不好你可以送些钱,让他自己买些实用的东西。他虽不曾还礼,但心中却绝对不会忘记你,也不会忘记未还的礼,这是他欠你的人情债,人情债越欠越多,他想还债的心情就越切。所以,日后他若否极泰来,他第一要还的人情债当然是你。他有清偿的能力时,即使你不去请求,他也会自动还你。
有的人能力虽然很平庸,然而因一时时运通达,也会成为不可一世的人物。人在得意的时候,一切就看得很平常,很容易,这是因为自负的缘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多,交往当然无所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来多了,反而会有趋炎附势的错觉。即使是极力结纳,多方效劳,在对方看来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只有在对方转入逆境:以前车水马龙,今则门可罗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则哀告不灵,以前无往不利,今则处处不顺,他的繁华梦醒了,对人的认识,也就比较清楚了。
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更应该乘时结纳,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失败的原因,勉励其改过向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帮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要随时采取主动。有时对方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得知此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觉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他若一朝翻身,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对朋友的投资,最忌讳的是急功近利,因为这样就成了一种买卖,说难听点就是一种贿赂。如果对方是有骨气之人,更会感到不高兴,即使勉强接受,也并不以为然。日后就算回报,也是半斤还八两,没什么好处可言。
其实,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只要一有机会,风云突变,仍可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器利才能功倍
没有金钢钻儿就别揽磁器活儿,以免在人生的岔路口上选错位置而痛苦不堪。倘若那看似不可能的是你认定的梦想,要想坚持下去,就必须找到修炼自己的正确方法,要知道器利才能功倍,否则即是徒劳。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恩格斯也指出,方法正确,可以“免得走无穷无尽的弯路,并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劳动”。可见正确的方法在一个人成才的道路上该有多么重要。
成功的好方法之一:化劣为优:
周信芳的嗓子,青年时并不带哑,后来变得带哑了。在这种情况下,练功可以起到一定的好转作用,但唱圆可能,唱润难办。于是他就把功夫放到唱得清晰有力、声情并茂上,终于成了一代名伶。
成功的好方法之二:寻根究底:
劳伦斯(1901~1958年)物理学家。美国南科他州人。193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医学和工业上的先驱。劳伦斯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凡事都爱刨根究底。
幼年的劳伦斯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总是不停地眨动思索着,或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谈话。他寻根究底的问话,常常使他的父母不知所措,无言以对。这不,他又盯住了壁炉上的一盒火柴。
“妈妈!那是什么?”他想把那盒神秘的东西拿到手。
“放下!”妈妈一把夺了下来,随手放到围裙的口袋里,“那是火柴,点火用的。”
“妈妈,火是什么?”
“火吗……就是亮的热的,你看,就像壁炉里的一样。”说完,妈妈又到厨房忙碌去了。
“火是亮的热的。那么,电灯也是亮的热的,那也是火;太阳也是亮的热的,也是火。”劳伦斯自言自语地说着,随手拿起一根木柴,在火上点着了。他想,木柴可以点着,那其他东西能不能点着呢?对!先试试我的衣服。他边想边点着了自己的衣服,看着衣服烧着了,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但无情的火并没有只让他试试就完了,而是继续哗哗啪啪地烧了起来。劳伦斯慌了,大声哭喊起来。妈妈从厨房赶来,撕下了他身上正在燃烧的衣服,熄灭了火焰,才免除了一场灾难。为此,劳伦斯的嘴角留下了一块伤疤,成为永久的纪念。这是劳伦斯两岁生日的前一周发生的事。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也会这样发展,那就是劳伦斯开始了自己向科学进发的全过程,他在不断追求中完善了自我,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无论你想做怎样的大事,都不要先望眼“大环境”,而要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还有所欠缺,就不会将它做得圆满漂亮。相反,先完善自我,你会发现原本荆棘满布的前途自动地就让出一条道路给你了。也许成功对于你我来说都还只是件理想中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愿意从天而降砸到你的脑袋上,但当它爱意浓浓地俯冲向你,因为你早已把自己做成了合适的容器,所以轻而易举的就会相拥、结合,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水到渠成,当然赏心悦目了。先“利”器,再创业,也是绝对的真理。
榜样
榜样是什么呢?是你在看《飘》时暗下决心自己也应该拥有斯佳丽的细腰,还是你津津有味地回味着邦德时觉得自己应该有的那些机智、勇气、体力、神秘的职业以及包括这一切的快意人生?
要知道再没有什么比榜样的力量更强大了。榜样可以引导我们去做那些没有榜样便无法完成的事情。因此,假如我们以放荡的人、性情暴躁的人或残忍的人作为榜样,那么它将对我们的灵魂产生强大的破坏力。然而,如果我们以相反的人作为榜样,它就会对我们的灵魂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以成功者为榜样,追随成功者的脚步,我们就可以得到成功的经验,找到脱离平凡让人生焕发光彩的途径。
1951年,鲍比·汤普森的一个本垒打堪称全年的奇迹。纽约“巨人”队和布鲁克林“道奇”队在争夺全国联赛的冠军,一切就看最后一场比赛的结果了。“道奇”队的比分处于领先优势,在第九局下半节,“巨人”队发起了奇迹般的得分战,汤普森神奇一击跑回本垒,创造了历史性的本垒打,为“巨人”队的胜利扫清了障碍。“巨人”队最终夺得了冠军!那一刻着实令人激动。
此刻,阿拉巴马州莫比尔市,有一个小伙子正通过收音机收听这场比赛。解说员实在抑制不住,近乎疯狂地对着麦克风嘶喊道:“好一击本垒打!巨人队夺得冠军!巨人赢得冠军!这是响彻世界的一击!”那位小伙子叫汉克·艾伦,他一边听着,一边暗下决心:有朝一日,我也要创造一个响彻世界的本垒打。1974年4月14日,汉克·艾伦果真创造了“本垒打”,突破了鲍比·汤普森的全垒打纪录。
如果你仅仅以为汤普森本垒打激起的兴奋之情成就了汉克·艾伦打破汤普森的全垒打纪录那是有偏见的。艾伦是位天分极高的球员,也得了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的家庭非常拮据,父亲每天要给他25美分供他吃午饭。汉克明白,正是父亲的25美分使他维持了所需的体力和精力,也知道父亲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午餐。
汉克·艾伦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决非一人之力。他的父母显然贡献不小,他的几位教练不仅教他掌握基本要领,还使他的技术突飞猛进。然而,自身的立志、进取和不懈努力才是促成艾伦实现梦想、创造非凡成绩的主要动力。
换一种角度去想,如果艾伦没有收听那次广播,他会不会打破纪录呢?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日他下定决心要打出“响彻世界”的本垒打,也抱定理想去实现自己的棒球之梦。正如莉莲·惠亭所言:“时刻准备着迎接机遇,让心情平和而自信,满怀希望和喜悦,磁石般聚集所有力量于一处。莫问机会是否自动出现,而要努力迎接机会。机遇不会降临给怀疑、拒绝和不自信之人,机遇只会赐给满怀期盼、锐意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者。”
你应该坚信,适时中肯的话语会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幸而,你可以选择在适当的地点听取中肯的话语,正所谓从善如流。如果你有意抱着寻找和结交成功人士的目的走向生活,那么你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汀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此话饱含着真理。主动置身于容易听见鼓舞、激励人心话语的场合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向他发起挑战,发起进攻,是一定会给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的。更智慧一些吧,与创造机会的人为伍!
哭的效应
泪水总是能够成功地将人打动。即使你是强硬的石块,坚不可催的精密钢,都抵御不了水流的温柔攻势。成功的路上,泪水是助人成功的秘密武器,而且大家都有,关键是看你怎样运用了。
据动物园的饲养员介绍,凶残的鳄鱼在吞噬猎物时,总要假惺惺地掉下几滴眼泪。不知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从另外一点折射出了鳄鱼的狡诈之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升官发财,竟然也用哭来达到目的。翻开历史,会哭的男人、女人不少,哭得妙的人哭出了天下,次一点的也哭出个财运亨通。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是精于哭道的高手。说得夸张些,刘备能当上蜀国皇帝,与他爱哭会哭,是分不开的。李宗吾在《厚黑学》中称刘备的特长“全在脸皮厚,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且生平善哭。写《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胜。”俗话也有“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说法。哭的确是办事时的“秘密武器”。
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看看他,没有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而是深沉地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听了林肯这一席话,参议院陷入一阵沉默里,林肯又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保养,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诚的掌声。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资本。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这是一个总统必备的素质。正是关键时刻的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使他赢得了别人包括那位傲慢的参议员的尊重,抵达了生命的辉煌。林肯在关键时刻的眼泪,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铁骨柔情,从而为他赢得了最后的成功。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对于一位情感丰富的男子汉来说,哭未必就是罪过。只要巧于用哭,善于用哭,用“哭”办成了事情,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其实哭里乾坤无限,哭的方法千奇百怪,哭的效果奇妙无穷。眼泪是流给别人看的,不要不好意思,要以哭为荣,要哭出感情,要哭出风度,要让人们为你的哭而倾倒。办事时,成功和眼泪是不可分离的,为了成功而哭不亦乐乎!抓住人性的弱点,就能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
看人说话
文科生有文科生的矜持、细腻,理科生有理科生的严谨、果断。如果你不能对症下药,无异于是将烈火投入河水,没有任何效果。要想让火烧得更猛烈,就添把干柴吧!
《鬼谷子·权篇》将“看人说话”的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与智者谈话,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谈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者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
不同的人爱听不同的谈话内容,这是容易理解的。但困难的是在面对一位陌生的谈话者,你怎么知道他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呢?这就要“看”人说话——边“看”边说,边说边“看”。这“看”,即是观察:在与对方谈话时,要善于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
1.表情泄密
狄德罗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划得很清晰,很明显”。有时对方口头表示赞同你的意见,但他的眉头却不知不觉地紧皱了起来,或者他的嘴唇突然紧闭,而且嘴角向下撇。这些表情恰恰是内心不愉快的流露。因此他说的赞同的话其实是言不由衷的,或者碍于情面,或者屈于权势,才不得不这样说的。
2.肢体语言
几乎每一种体态,每一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都在宣泄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问题在于我们要能看懂这些体态表情,要能领会它们的内在含义。假如与你谈话的人双脚并立,双臂交叉在胸前,这就表明此人对你怀有某种敌意,他在作自我防卫;而当他不仅双臂交叉,而且双拳紧握时,那就是说他不只在自卫,还要向你进攻了。又如,如果谈话者常向你摊开双手,这就表明此人是真诚坦率的,他对你毫无提防之心。
3.直接从言语中挖掘
与人交谈时不但要看他说什么,而且还要看他怎么说。这就是要从对方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腔调等等看出他的言外之意,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这是因为说话声音的种种变化不但是表现一个人的性格——急性的人说话节奏快、声音响亮,慢性子说话节奏缓慢、声音低沉——而且能够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与心境,例如,忧伤时语速慢、声音低、节奏平缓,而兴奋时与之相反,语速快、声音高、节奏强烈。
所谓“看人说话”,主要是“看”上述三种表情。从这些表情变化中,我们便可随时猜度对方的心理态势,透视对方的心理需要,然后也就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谈话的内容与方式,使之更适应对方的思维线索。这样,说话便可获得预期的良好的效果。
看人说话,将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绿灯,处处顺畅。
让玩笑活色生香
会开玩笑的人总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因为至少在大家心目中,他是个热情、开朗又有不凡智商的人。可是,如果玩笑开错了地方,那就成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看来,你还是要明白这个玩笑怎么开,火候怎样掌握。
开玩笑有四个要点:合时宜,看对象,分清场合,尊重他人。
熟人之间相处,免不了开开玩笑,这样可以融洽关系,活跃气氛,增强团结。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分寸,开玩笑也要适“度”,不要违背礼仪。如果过了度,做出了有失礼仪的事,则其效果肯定也将适得其反。
开玩笑的“度”如何掌握呢?简单些说,要因时、因人、因内容和因场合而定。
1.时间是关键
当别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时,情绪比较低沉,常常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如果这时去打趣逗笑,便不合时宜了,弄不好,人家还以为你是幸灾乐祸。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例如:工作不顺利,遭到领导批评,家庭发生矛盾等等,情绪都可能会出现低落。这时,就不适宜去开玩笑。
2.不要对所有人都开同一种玩笑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沉郁寡言,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则小心多疑,对不同个性的人,要做到因人而异。同样的玩笑,对有的人可以开,对其他的人就不能开,对男性可以开,对女性就不能开,对青年人可以开,对老年人就不一定能开。如果不注意各人的特点和承受能力,就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来是一次比较愉快的聚会,结果也可能弄得不欢而散。
3.玩笑也应身体“健康。”
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这是故意揭别人的“疮疤”,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津津乐道男女之间的私情,绘声绘色地传播庸俗、无聊甚至下流的情节,这是在寻求感官的刺激;捕风捉影,以假乱真,把小道消息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这是种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凡此种种,都是属于开格调不高、内容不太健康的玩笑,是不应提倡的。开玩笑的内容一定要清新健康、风趣幽默、情调高尚,使所开的玩笑带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开玩笑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陶冶。
4.因地制宜
当别人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时,不应去开玩笑,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影响别人的学习和工作。在一些比较严肃、紧张甚至是悲哀的场合和气氛之中,例如,参加庄重的集会或重大的活动,包括平时参加各种会议时,也都不能嬉笑打闹,以免冲淡现场的气氛。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前,也应尽量不要打趣逗笑,因为人多嘴杂,容易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误会。
生活中缺不了玩笑,可如何让玩笑开得大快人心则是一件有趣的事。搞得好了,你很可能会乐在其中,搞得不好,你很可能遭人白眼、大跌眼镜,不过只要掌握了上述几点,领会精神,应该还是大有裨益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不愿每日充实自己,又梦想一步登天,这简直是可笑之极。一个聪明人应该懂得,每天都要让自己进步一点点,哪怕只是比他人多记住一个单词,一个月下来,你的收获也是相当可观的。
洛韦杰3年前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媒体宣传总监,因为忙于应酬,在“干杯”声中一晃3年就过去了。3年后的今天,他的一名下属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经验也在数年的商海中获得了积累,销售业绩惊人,在公司最近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将洛韦杰从他自以为牢靠的位子上拉了下来,留给洛韦杰的除了美好回忆和一个有脂肪肝的身体外,惟有一声叹息。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预言:“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但当历史真的迈入21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伸,而那些不想工作、只重娱乐的人都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和抛弃了。未来学家们的美好预言被残酷的事实无情地击了个粉碎!假如你不提高自己,可能就会被别人超越。
“每天提高1%。”这是一位经理人时刻告诫自己的一句话。有眼光的职业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每天不断地进步与突破,你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一个人要获得伟大的成就,必须天天获取一些小成就,因为大成就都是小成就不断累积的结果。假如你每天都没有进步,没有成就,那么在心理上你可能永远都不会认同自己,没法获得必胜的信心。
音乐大师们每天都必须进行练习,为了保持现有水平,他们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一位古典音乐家坦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妻子知道。三天不练,听众知道。”
每天都让自己得到这1%的进步不是空谈,而是有方法可循的。那么怎样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不致落空呢?
1.早上少睡一会儿。你想寻求一种能提高个人办事能力的简便有效方法吗?那么就请你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床上班。提前的这一个小时不会使你感到困倦,相反只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不要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尽力避开浪费时间的活动,比如参加那些专业协会、社区联防队、志愿者团体等,你一定要肯定其确有价值而且自己感兴趣才行,不要去参加那种自始至终你都是一个盲目跟从者的会议,即使你在该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那样也只会浪费你和别人的时间。
3.让脑筋转得快一些。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思考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可以被传授,被学会,可以被实践和发展。
4.最佳饮食原则节省时间。在实施全套提升体能计划之前,工作中注意以下两点:不要在午饭上花费太多时间,否则会使你恹恹欲睡;应试着“少食多餐”。
5.自己只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保持最高效率,这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最佳时间长度。研究表明,全神贯注于某种活动90~120分钟后,精力便难以继续集中。这时你需要休息一会儿,以便于体内进行生化反应,恢复体能。
6.工作时不应饮酒。酒精会使你睡眼惺忪,影响思维能力。在工作午餐时,可以要一杯柠檬汽水或冰茶,而非葡萄酒或鸡尾酒。
“每天提高1%”的威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坚持到“第28天”以后,你进步的程度会让自己都感到惊讶。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抵达成功。成功与失败的距离其实相隔不远,就是在别人都静止的时候你能够向前行进,哪怕只比他多做1分钟。
压抑愤怒等于自杀
有了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发泄出来,无疑于引火自焚。
一天深夜,一个陌生女人打电话来说:“我恨透了我的丈夫。”
“你打错电话了。”对方告诉她。
她好像没有听见,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一天到晚照顾小孩,他还以为我在享福。有时候我想独自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肯;自己却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谁会相信!”
“对不起。”对方打断她的话,“我不认识你。”
“你当然不认识我。”她说,“我也不认识你,现在我说了出来,舒服多了,谢谢你。”她挂断了电话。
生活中,大概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每一个人都难免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但是,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在不良情绪产生时及时消释它,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
不良情绪产生了该怎么办呢?一些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让不良情绪流露出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人毕竟不同于机器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硬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把自己弄得表情呆板,情绪漠然,不是感情的成熟,而是情绪的退化,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控制住了自己情绪的人,实际上是将情绪转到了内心。任何不良情绪一经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发泄的渠道。当它受到外部压制,不能自由地宣泄时,就会在体内发泄,危害自己的心理和精神,造成的危害会更大,因此,偶尔发泄一下也未尝不可。
有些心理医生会帮助患者压抑情感,忽略情绪问题,借此暂时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便对负面能量产生一定的控制力,所有的情绪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了。
压抑情绪或许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是等于逐渐关闭了心门,变得越来越不敏感。虽然你不会再受到负面能量的影响,却逐渐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你变得越来越理智,越来越不关心别人。或许你可以暂时压抑情绪,但在不知不觉中,压抑的情绪终将反过来影响你的生活。
面对情绪问题时,心理医生的建议是:如果有人伤害了你,你必须回忆整个过程,不断描述其中的细节,直到这件事不再影响你为止。这样的心理治疗方式只会让感情变得麻木。你似乎学会了压抑痛苦,但是伤口仍然存在,你仍会觉得隐隐作痛。
另外有些心理医生则会分析患者的情绪问题,然后鼓励患者告诉自己,生气是不值得的,以此否定所有的负面情绪。这些做法都不十分明智。虽然通过自我对话来处理问题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人不该一味强化理性,压抑感情。因为长此下去你会发现,你已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一个会处理情绪的人完全能够定期排除负面能量,而不是依靠压抑情感来解决情绪问题。敏感的心是实现梦想的重要动力,学会排除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就不会再困扰你,你也不必麻痹自己的情感。
如果你生性敏感,当你学会如何排除负面能量后,这些累积多时的负面情绪就会逐渐消失。此外,你还必须积极策划每一天,以积蓄力量,尽情追求梦想,这是你最好的选择。
最高贵的品质
佛说:“就是我自己,最难训练和约束。”
古人云:“君子慎独。”就是告诫我们做人无论何时,都要努力克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操行。
自我克制是一种后天修练得来的品质,是一种最理性,最高尚的,因为一切美德的根本体现便是人的自我克制。如果一个人仅由本能和激情来支配,那么他极易丧失道德上的行动能力和良心的自由,他就会沦为强烈的个人欲望的奴隶。由于有道德戒律和自我克制,人才能抵制本能的冲动,也正是通过抵制本能的冲动,人类才把握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所以是自我克制能力区分了纯粹的物欲生活与道德生活,也是自我克制能力构成了所有高尚品德的主要基础。
格西班是11世纪西藏的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僧侣,他以持戒严谨并致力于利他事业而闻名于世。
有一次许多有学问的僧众及学者被邀请到西藏南部的一户富贵人家修法并接受供养。格西班坐在这长列僧众中间,座位是依长幼顺序排定的。
在当时,依习俗茶、食物和其他供养品都是按列分送到每位喇嘛面前。侍者们沿着行列,从前头最年长者开始,直到后面最年轻的一位。格西班注意到,正在分配的酸乳酪是上等的质料做成的,他内心此时怕轮到自己时已经没有了——紧接着,他就发现自己竟有如此贪欲、不合宜的念头,便对自己喊道:“贪嘴的家伙!真是贪吃!”他立刻伸手将面前桌上的木碗倒扣起来。
当侍者提着酸酪壶来到他面前请他将碗放正时,他拒绝了,解释道:“我贪婪的心已经享用过酸酪了。”
以这种方式,像格西班这类的修行人,严格地看管自己的每个念头、言语和行为,使一切言行思想都融入灵修正道。
自我约束和克制是人们避免滑向人生负面的最主要方法。中国一些专家曾对监狱中的16万名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自制,因此,未能把他们的精力用在积极有益的方面,而且由于缺乏自制,在处理各种人生问题时就偏离了正常和正义的轨道。
一个人要有力量,但不是用拳头打人,也不是以恶口骂人就有力量。最大的力量是从内心自发出来的,也就是要有自我克制的力量、有管理自己的力量。
做人应该时刻都保持自制力,对于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自我克制,特别是在你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更要如此。当一个人心潮汹涌澎湃的时候,他肯定就无法做到谨慎和理智。
而这种难以控制的力量,会诱导你走上错误的道路。并且很多时候,你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孤独出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美人是孤独的,所以她的一凝眸,一蹙眉都是诗情画意般的哀伤。名士是孤独的,竹林七贤看似绝尘的无奈,清初学者忧愁和愤慨,既让今天人叹息,又让今人怜惜。孤独是可耻的,只有勇敢地走出它的阴影,才能享受到世间通俗的美好与快乐。你我皆凡人,不是吗?
有位孤独者倚靠着一棵树晒太阳,他衣杉褴褛,神情萎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一位智者从此经过,好奇地问道:“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如此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
“唉!”孤独者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躯壳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晒晒我的躯壳,就是我做的所有事了。”
“你没有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孤独者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复去,何必劳心费神动躯体?”
“噢,”智者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忙帮你找根绳子。”
“找绳子?干吗?”孤独者好奇地问。
“帮你自缢!”
“自缢?你叫我死?”孤独者惊诧了。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老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缢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逻辑么?”
孤独者无言以对。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桃李灼灼,不因秋节将至而不开花;江水奔腾,不以一去不返而拒东流。更何况是人呢?”智者说完,拂袖而去。
孤独原本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是极度的孤独或长期的孤独,使自己与别人隔绝,这就是失败个性的特征了。
这类孤独个性的形成,是由于与生活隔绝、与真实生活远离而造成的。一个人如果远离真实的生活,就会将自己与生活的基本接触完全隔开。那些孤独的人时常生活在恶性循环之中,因为他感到自己的独立,所以与别人的接触并不能使他获得快乐,甚至会使自己更加孤独。
当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翻一翻你的通讯录,也许你可以给某位久未见面的朋友写封信,或者给哪位朋友打一个电话,约他去看一场周末上映的电影;或者是请几位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菜,这都别有一番情趣。
要随时跟朋友们保持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才想起他们。要知道,别人也都跟你一样,能够体会到友谊的温暖。或者为别人做点什么。跟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候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10倍。这是因为你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像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一样,你无法跟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你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气氛里面,你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而他们之中那种热烈的气氛更是衬托出你的被冷落。
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惟有“忘我”。想一想你能够为人家做点什么,这很有好处。记住: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另外,适度地离开熙熙攘攘的尘嚣世界,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也是排遣孤独的良好方式。只不过忙碌于名利和生计的人们,早已没有恬适的心情去品味自然的美妙之处。
虽然,你还可以选择更多的方式去驱除内心的苦闷和阴影。一些有过痛苦经验的人都说,当他们遭到厄运的袭击,而又不能够对人倾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江边去,被清爽的江风吹着,心情就会惭渐地开朗。有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子说,她常常跑到最热闹的街道上去,她觉得只要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流,就会忘掉自己的寂寞。
最后,你可以通过确立人生目标的方式来起到驱赶孤独感的目的。也许因为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过惯了群居生活,所以现代社会才有了“孤独”这样一种世纪病。人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被别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时候孤立无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总之是一种内心的恐慌。似乎人类的心灵越来越脆弱了。
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莫过于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孤独的。
快乐是万能方
快乐是一首自由的歌,但它不是自由。它是你们的欲望绽放的花朵,但不是它们的果实。它是深谷对高峰的呼唤,然而它既不深沉也不高耸。它是囚禁在笼中展翅的鸟儿,而不是环抱的空间。哦,的确,快乐是首自由的歌。我愿你们全心全意地歌唱它,不愿你们在歌唱时迷失自己的心。
许多人在心底压抑着对快乐的追求,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做是“自私”或“错误”的。无私的确能带来快乐,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而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充实自己。人类最快乐的东西就是想到有人需要自己,想到自己很重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得到更多的快乐。但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快乐不是一种报酬和奖品。它应该像纪伯伦诗歌中所说的,是一种自由,一个寻找过程的自由,无论你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快乐不在未来而在现在。很多人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企图按照一个难以实现的计划而生活。他们现在不是在享受,而是在等待将来发生的事情。他们以为等到自己找到好工作之后,买下房子以后,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完成某个任务或取得某种胜利以后,就会快乐起来。这种人恐怕始终都无法快乐起来。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态度,如果不在现在就开始尝试与享受,将来也永远体会不到。快乐不是在解决某种问题后能产生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还会出现。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问题。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快乐吧,不要“有条件”地快乐。
快乐来自什么地方呢?快乐其实就来自我们的心灵与身体。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立即得到改进;有人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力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贤明的老索罗门王有一句格言:“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
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惟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惟一药方。“疾病(disease)”一词意味着一种不快乐的状态——dis(不),ease(安乐)。最近有一项调查表明,大体上说,乐观开朗的企业家“注意事物光明的一面”,他们比悲观主义的企业家更能有所成就。
我们常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工作得好,你就会走向事业的成功,拥有宝贵的健康,生活也会更加美满。”
也许你还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个王子,一天吃饭时,喉咙里卡了一根鱼刺,医生们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农民走过来,一个劲儿地扮鬼脸,逗得王子止不住地笑,终于吐出了鱼刺。
快乐就是保持生命健康的惟一药物,它的价值是千百万,但却不要花费一分钱。
心甘情愿的生活
只有为你所热爱的倾情付出,你才可以得到其中的酣畅滋味,哪怕此时的你正在做着一种“没有出息”的工作。生活,就要心甘情愿,方能理解个中真我。
当你还是学生时你一定发过感叹:“背啊!记啊!算啊!考啊!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生活怎么能被这么多无聊的东西白白耗费掉了呢!”几年后,你步入了社会,“我终于自由了,放松了!”你兴奋地表露情感。但是很快你便不能适应单位夜班与睡眠、休闲娱乐的矛盾,甚至叹息道:“收入不高,又终日紧张,上班都得小跑,天天看老板的脸色……”于是你开始辞职、跳槽、下海、失败、成功,周而复始……
你努力追寻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够享受生活——不过,你肯定还会继续发出悲愤的感叹。
生活的滋味便是如此,看你怎么想,如何看待。你不是画家,但撷取美的片刻是你的心愿;生活本身即是书,即是画。每一天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因你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你只是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衣食住行罢了。你羡慕别人光鲜的生活,是否知道他们也正在寻找你这种平淡的幸福呢!
你我都是普通人,平凡之中,应该努力学会享受平淡。一簇插花是艺术的,但不可使每一朵都太绚丽——那样看上去会很刺眼。一簇中只需几朵可人,大多数比较普通,才能展现协调的色调——清雅淡素,生活就应如此平实。仔细想想,在你辛苦地工作与奔波之后,总会有一定的成绩为你带来欣慰——这不正是生活中那可人的几朵鲜花吗?只要保持住这样一种心境,平凡与朴实就会不断浇开美丽的鲜花,为你装点清雅的生活氛围,这样的欣喜,其实已是足够。
一个农夫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对他说:“清早日出时,你从这里往前跑,跑一段就插一根旗杆作为标记。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听了之后,就不要命地跑啊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时他终于回来了,但此时他已经精疲力竭,摔了个跟头倒地就死了,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将他埋了起来。牧师在给这个农夫做祈祷时,看着面前这座小小的坟头叹道:“一个人要多少土地才够呢!就这么大。”
有一位西方人类学家说:人类最不能满足的是欲望。贪婪是每一个人的共性,贪婪时刻给我们带来烦恼。所谓知足常乐,并非是叫我们安于现状,而是要求我们正确权衡与处理自己的需求,不要让过分的需求扰乱我们的心情,影响人生的快乐。
是的,当你过分追求某些事物的时候,就连最完美的事物都成了你眼中的疵品。只有满足的心,才会交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而且,只要你愿意,就算是带苦味儿的生活,尝起来都也是甜滋滋的呢!
低调的优雅
做第一,高处不胜寒,何不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如一场比赛,谁都渴望能赢,但并非都得到第一才有意义。每个人可各有主张。刘德华说得就很通俗:“我就是喜欢做第二。做第二很好,前面永远有个目标追,做第一,高处不胜寒,无敌也很寂寞。”
刘邦的军师张良,帮助刘邦取得天下,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知道高处不胜寒的真谛,讲了一番很能说明他的心境的话:“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张良不理朝中事务,痛痛快快地出走,专心于修行养生。
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张良的这种心态,成就的功名似乎成了他们的累赘,导致了他们的不快乐。当初他们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并不顾一切地向这个目标奋力推进,根本无视周围的其他事物。当他们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却发现他们的背后空无一人,高高的山上只有自己。空虚、失落、孤独使他们忘掉享受成功的乐趣,因为没有羡慕的享受似乎味同白开水。有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拼死拼活地要做那个人上人呢?你站得越高就越加寒冷,并且跌得也就越重。
历史上曾有一个野心、权力欲极大的人,名叫亚历山大。他征服了波斯,征服了埃及,侵占了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国家,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他的士兵们告诉他,他没有征服的地域就只剩下茫茫的大海了。
于是亚历山大说:“那么真是的,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是我的。东、南、西、北再没有可征服的地方了。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多么小的王国!”
这位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国王坐下哭了起来,因为再没有他可征服的世界了。对于亚历山大而言,到达了权力的顶峰,却因为丧失追求梦想的权力而痛苦。这“最高处”的滋味看来并不好受。
一个人不可能处处胜于人,有得必有失。命运往往是无常的,你要坚信这一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扬长避短才明智,拿自己最不擅长的柔弱之处去硬碰别人修炼得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人会有各种潜能,但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你只能在一个地方用足你的力气,在你没有用力气的地方,在你无暇顾及的地方,你必然不如那些在这地方用足力气的人。你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因此,你能超越别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只有对这一点看明白了,你才有从容的心态,也才能以从容优雅的低调姿态进入第一的行列。校门外,一切打乱重排好汉不提当年勇,不管你的人生经历过多少辉煌,过去了,一切都将回到原点,重新寻找命运的宿主。就像手中的牌,一局结束,就会打乱重洗。
巧克力之父弗斯·贝里一生几乎没进学校读过书,可是凭着聪明的头脑,他经营的乔治王巧克力公司,资产达98亿美元,在同行业名列世界第一。
2003年,乔治王公司获准登陆中国。消息一经发布,该公司在美国的总部信箱,就收到来自中国的400多份自荐信,它们大多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发去的,他们要求进入中国分公司工作。
弗斯·贝里获知此事,非常高兴,可是在他阅读了这些信件后,却犹豫起来,因为在这400多份自荐信中,有300多人的学习成绩每科都在90分以上,并且有80%以上的学生曾担任过学生会干部,从老师给他们写的评语看,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也都似乎尽善尽美的。
弗斯·贝里读完自荐信,没有对自荐者的诚信产生怀疑,他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中国学生无论在哪个国家读书,成绩好都是出了名的。不过,他觉得仅凭这些还不能确定谁有资格进入他的公司。他想,要在这些好学生中选一位适合自己公司的人,还必须测试点其他的东西,于是一份别具一格的问卷,被以回执的形式发回自荐者的信箱。
回执是这样写的: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回答下面四位著名人士到底在说些什么?
1.1954年4月2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邀请爱因斯坦回母校演讲,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说了这么几句话:我学习成绩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2.1984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在接受学生的提问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学校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3.1999年3月21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会,在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的毕业证书时,盖茨向那位记者笑了下,没有回答。
4.2001年5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返回母校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由于当年他成绩平平,在被问到现在接受这项荣誉作何感想时,他说,对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我说“干得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毕业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接到回执的400多名同学,均发回自己的答案。2003年3月10日,乔治王巧克力公司中国分公司在北京开业,有一位学生被通知参加开业庆典。他是这么回答的:“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排。”要知道,学校是一种教育,很唯美,很理性,然而社会是复杂和变幻莫测的,它给予每个人的分数都不以答案的标准与否来确定。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着走上社会后的工作和创业能力强。在校门外,主要看的不是学分,而是能力。有时,在校园里学到的东西,要校门外根本就用不上,所以,在校门外,必须要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排,这时候,你是分数上的巨人、能力上的矮子还是相反,就彰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