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创造进化论
11140500000032

第32章 规律和类属

然而,第一种规律采取了如此明确的形式只是个例外。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第一种规律呈现出来的特征和第二种规律的特征混淆起来。例如,我们要是能看到生命进化的整体性,那么,其运动的自发性、其进程的不可预测性,就一定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然而,我们的日常经验中遇到的却是某种确定的生物,是生命的某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们几乎就是对已知形式和事实的重复。

我们在亲代和后代之间处处都能发现的结构相似性,使我们能够把任意数量的生命个体分到同一个组里。但在我们看来,这种结构相似性的确就是这个类属中唯一的类型。我们认为,无机类属都好像以有机类属为模本。因此,生命的规律,诸如它在经验中为我们提供的片段之类,就呈现出和物理规律相同的特点,也发挥着和物理规律相同的功能——两者都使经验重复自身,两者都赋予我们的头脑以概括能力。实际上,两种特征其起源截然不同,其意义甚至相互对立。对于后者来说,其特征的类型,其观念的范围,就像其基础一样,是一种几何必然性,借助于这种必然性,同样的成分就产生出同一种合成物。而前者的情况与此相反,其特征涉及某些事物的相互交织,尽管那些极其复杂的根本

原因可能完全不同,这些事物还是设法去获取同样的全部结果。

在本书第一章,我们说明了在独立的进化路线上可以看到一些相同的结构,那时我们就在强调上述最后一点。不过,我们无须回顾第一章也可以这样假设,后代只是再生产其祖先的种类是一回事,而重复产生相同合成物的力量的相同构成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生物生成的过程中,无数极其微小的元素和原因都在共同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元素或原因的缺乏或偏离就会使前功尽弃。想到这些,我们头脑的第一个冲动,就是把这支由众多小工人组成的队伍看做是在一个熟练工头的监督之下,这个工头就是“生命原则”,它一直不停地修复故障,纠正那些因为疏忽或分心造成的错误,使一切正常运转。这就是我们对物理规律和生命规律之间差别的表达方式,前者使相同的原因组合产生相同的结果组合,而后者甚至在原因有某些变化时,也能确保结果的稳定性。不过,这只是个比喻而已。反思一下,我们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工头,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人。关于有机体解体这一事实,物理—化学发现的原因和要素,无疑就是真正的原因和要素,也正因如此,这些原因和要素的数量有限。然而,当我们分析严格意义上的生命现象时,或者说,分析我们看到的生命创造时,这种分析的视野就变得无比广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这种分析中看到的无数原因和要素,实际上只是头脑的观点,因为头脑一直致力于制造出越来越逼真的仿制品来模仿自然的造化,并且这种模仿的操作是个不可分割的完整行动。因此,同一

物种个体之间的相似性所具有的截然不同的意义和起源,便是由相同原因的相同构成产生的复杂结果。然而,无论哪种情况,两者之间都存在着相似性,也因此存在着可能的概括化。我们在现实中感兴趣的就是这些,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也必须是对同样事物和同样情形的期待。从我们行动的角度来看,这个共同特征是天然形成的,因此应当把两种规律放在一起,尽管这两种规律之间存在着纯粹的内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只能引起思辨的兴趣。

由此就产生了一种自然普遍规律的观念,它处处都一样,既盘旋于物质之上,又盘旋于生命之上。因此我们习惯于用同样的词语、同样的方式,来表达无机物质领域中规律的存在,同时也表达生命领域类属的存在。

现在,我们会发现,这种混淆就是知识问题造成的大多数困难的起因,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遇到了这些困难。规律的普遍性和类属的普遍性,都被用同一个词语表达出来,都被归入同一个观念。因此,几何规律和生命规律就被混淆在一起。根据不同情况,或者用类属的普遍性去解释规律的普遍性,或者用规律的普遍性去解释类属的普遍性。第一种观点是古代思想的特征,而第二种观点则属于现代哲学。但无论是在古代哲学中,还是在现代哲学中,“普遍性”的含义都很含混不清,这个概念的名称和内涵中都包含着互不相容的对象和元素。两种哲学都把这两种规律聚集到同一个概念下,只是在便于我们作用于物体行动的那些方面,它们才有相似之处。我们借助于相当外在的相似性,把两

种规律放在一起,这种相似性无疑证明了用实践性的词语去标示它们是正确的。但是,这种相似性没有给我们任何权力,让我们在思辨领域用同一个定义把它们混淆起来。

古人的确没有追问过为何大自然会服从规律,但他们追问过大自然何以会按照类属的方式呈现规律。如果类属的概念表示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即遗传,那它就更具体地和生命领域中的客观现实相关了。确实,个体对象只能存在于类属之中,因此,如果说有机体是通过其本身的器官化从物质的总体材质中被切割出来的,这自然就意味着,把无机物质切割成一个个明确实体的,其实是我们的知觉。知觉这种活动,受到了对行动的兴趣以及我们身体指出的最初反应的指引,也就是说,就像我们在别的书中表明的那样,a它受到了正试图获得存在的那种潜在类属的指引。

因此,在这里,依靠一种仅仅与我们对事物的未来行动相关的、半人工的操作,类属与个体才彼此确定。然而,古人却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类属放在了同一个等级上,并且赋予所有类属同样的绝对存在。如此一来,现实就成了类属的系统,而规律本身的普遍性必定要带来的,正是类属的普遍性(实际上也就是表达生命规律的普遍性)。从这个方面来比较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和伽利略对这个理论所做的解释会非常有意思。亚里士多德只把“高”、“低”以及“自身的合适位置”和“占据的位置”、“自然a 见《材料与记忆》,第3章和第4章。

运动”,以及“被迫运动”区别开来,a在他看来,使石头落下的物理规律,表现了石头重新获得了所有石头的“自然位置”,也就是地球。他认为,只要石头不在正常的位置上,那它就不是真正的石头;石头落回到正常位置的运动,是完成自我,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生物,这样它才能充分实现石头的类属本质。如果这个物理规律的概念是准确的,那么,这个规律就不再只是由头脑建立的单纯联系了;物质被进一步分割为实体,也不再关系到我们的知觉机能了;所有实体都会像生命体一样拥有个体性,而物理宇宙的种种规律都会表达出真正的类属之间的真实亲缘关系。

我们知道何种物理学由此产生,知道古人由于笃信一种独一无二的终极科学,自以为把握了唯一绝对的整体真实,但实际上却局限在只能用生命的术语对物理规律进行多少有些笨拙的阐释。

然而,同样的混淆也存在于今人当中,只不过区别在于,这两种术语的关系被颠倒过来——规律不再被简化为类属,但类属却被简化为规律。只有科学依然被看做绝无仅有的,它完全变成了相对的科学,而不是像古人希望的那样,是唯一绝对的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类属问题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下降了。我们的知识理论几乎完全转向规律问题,类属则用于尽其所能补充规律的不足。原因在于现代哲学背离了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伟大发现。

开普勒和伽利略的那些规律对于现代哲学来说依然是全部知识的a 尤其参见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以及《论雕刻》。

理想且独有的类型。现在,规律是物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或者是事实之间的一种关系。或者更准确地说,数学形式的规律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某个数量是合理选定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

因此,选择变量,把自然分配到对象和事实中,就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事情。然而,即便我们承认这种选择如果不是前定的,就是由经验暗示出来的,规律也仍然是一种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比较。这种关系只针对一种智力表现其客观真实性,也就是同时用几个术语表现自我的智力。这种智力可能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因此,一种建立在规律上的科学就有可能是一种客观的科学,这种科学事先就包含在经验当中,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让它倾吐出来。不过,另一个事实是,这里必须进行某种比较,如果这个比较不是由哪个特定的人进行的,那么这个比较就是非人格化的。由规律构成的经验(这种规律是由与其他术语相关的术语构成的),就是由比较构成的经验,这种经验必须穿过一层智力性的大气层,才能被我们感知到。所以说,一种完全和人类理解力相关的科学理念和经验理念,就被隐含在一种科学的整体概念中,而这种整体概念由规律组成。康德只对这种概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种概念却是把规律普遍性和类属普遍性任意混淆的结果。尽管要把术语按照彼此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需要智力的参与,但我们还是可以设想在某些情况下,术语本身可以独立存在。如果经验除了把各种术语联系起来之外,还向我们呈现能够独立存在的术语,如果生命的类属是某种与规律系

统格格不入的东西,那么,我们至少一半的知识就会建立在“物自体”(现实本身)之上了。这种知识也许极其难懂,因为它不再构建自己的对象,相反,它不得不屈从于自己的对象。但是,无论这种知识朝其对象前进得多么缓慢,它都是在向绝对本身挪步。我们可以更深入一些,如果我们能够证明,我们的另一半知识建立在逆反规律的现实之上,而这种现实总是被我们用数学规律来表达,也就是说,总是用隐含比较的关系来表达这种现实;但是,这种现实之所以能被如此表达,仅仅因为它是由空间性,因而也就是由几何学来衡量的。如果我们证明这些,那么,我们的另一半知识就不再像某些哲学家说的那样完全是相对的了。尽管这样是可能的,在今人相对主义的背后,还依然存在着两种规律的混淆,就像这种混淆存在于古人的独断论背后一样。

我们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种混淆的根源,它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生命的”规律,其本质是创造,但它更多显示给我们的,不是它的本质,而是它的非本质现象,也就是物理规律和几何学规律模仿的东西。类似地,物理规律和几何规律呈现给我们的是那些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种种重复,而这种种重复都和我们息息相关。毫无疑问,作为整体的生命就是进化,这就意味着生命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变形过程。不过,生命只有借助于生物才能前进,生物是生命的载体。难以计数的生命体几乎彼此相像,为了使它们正在创造的崭新生命得以发展成熟,它们不得不在空间和时间中彼此重复。这就好像一本书经过数千次重印成为数千个拷贝,

以便向一个新版本迈进。不过,这两种情况有所不同,陆续印出的书全都相同,同一个版本的同一拷贝也完全相同,然而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却绝不会完全相同,它们要么处于不同的空间点,要么处于不同的时间点。遗传不仅传递生命特征,它还能传递那些能够改变特征的冲动,而这种冲动就是生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重复是概括化的基础。在物理规律中,重复是本质,而在生命规律中,重复只是一种意外。物理规律是“自发的”规律,而生命的规律(我不想说它是自愿的)则几乎是“有意志的”的规律。

因此,一旦我们能明确区分“有意志的”规律和“自发的”

规律,“无序”的概念中包含的模糊性就消失了。并且,随着这种模糊性的消失,知识问题面临的一个重大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