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从1万到100万的短线操盘实战兵法
11138000000061

第61章 酿酒板块的选股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酿酒业总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增幅提高到10%以上,增速明显加快。2006年酒类总产量4 072.54 万吨,同比增长15.11%,增速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点,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从产量上看,啤酒占绝对优势,2006年啤酒产量3 515.15万吨,增长14.7%,占行业的86.31%。其次是白酒,产量397.08万吨,增长18.2%,占行业的9.75%。葡萄酒产量49.5万吨,增长18.04%,占行业的1.22%,比重较小。从销售收入看,白酒销售收入居第一位,占行业的47.44%。其次是啤酒,占40.96%。葡萄酒销售收入占6.33%。黄酒份额较低,仅占2.69%。

1.板块评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酒类消费量变化相对平稳,保持在9.5~10千克/人之间。2000年以后人均消费量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与城镇居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居民的酒类人均消费量却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并已超过城镇居民。从消费总量上看,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均保持稳定增长。2005年我国酒类消费总量达到1 212.35万吨,增长12.38%。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占41.03%,农村居民消费占58.97%。

我国白酒产量经过迅速增长后在1996年达到 801万吨的高峰,之后逐步下调。2005年白酒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达到349万吨,增长15.03%;2006 年白酒行业延续了增长势头,产量达到397.08万吨,增长18.2%。2006年我国啤酒产量3 515.15 万吨,增长14.7%,且行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葡萄酒产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总产量达到49.5万吨,增长18.04%,实现利润13.53 亿元,增长19.62%。目前,我国黄酒生产还未形成大的规模,黄酒占我国整个饮料酒总量的5%左右。2006年黄酒业销售收入增长26.59%,增速明显加快。

我国酿酒业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2006年酿酒业销售收入集中于四川、山东、广东、江苏、河南五省。五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52.19%。这5省市作为酿酒工业的生产大省,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很大。其中,贵州省销售收入位居第九名,利润总额却居第三位,经济效益较好。四川省酿酒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居全国第一位,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而且其盈利能力较好,发展速度较快。河南省各项盈利能力指标也呈提高态势。

2007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宏观经济的发展对酒产品的推广以及销售管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经济“十一五”期间将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消费正逐步被认为是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动力。我国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逐步增加,城镇化率的提高,为消费启动提供了经济基础,预计2007~2010年居民平均年消费支出增速将会保持在10%~15%之间,由此拉动酒类消费品收入增速高达20%~25%。

未来几年里,酿酒业仍将延续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仍将鹤立鸡群,可以充分体现强势品牌渠道生产商能够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业特点。在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之下,酿酒企业之间将会进一步分化和整合。

有人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酒业影响不大,因为,我国酒水出口量不是太多,主要是一些啤酒和黄酒,葡萄酒和白酒微不足道。其实,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宏观背景下,短期内讨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酒业发展的利弊都不太有说服力。但人民币升值坚持小步快跑策略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外资拉动型和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对于酒类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必要的。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酒水出口会因人民币升值其利润率将下降,如啤酒、葡萄酒和黄酒等,持续的大幅度的人民币升值将引发这些行业的生存危机,比如,进口葡萄酒随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降价风暴对国内的葡萄酒厂商造成很大的冲击;对消费者而言,买进口葡萄酒将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减少中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频繁发生的经济摩擦,淘汰落后产品,帮助企业推向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等等。人民币的升值也将会迫使国内大型酒类企业更快地走向海外开拓市场。

目前,中国酒水企业的国际化经验还很少,对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源的利用很不够。在全球一体化和“世界趋平”的今天,中国酒水企业更应该学会通过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国际战略资源,做到以全球应对全球,整合全球资源来化解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国白酒行业目前已步入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消费的不断升级,白酒的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均有加快的趋势,而且利润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的差距在扩大,白酒行业景气度在加速提升。针对从量税的执行,白酒企业最佳的策略是推出中高档价位的产品,名优白酒企业纷纷提价,在行业群体性的调整过程中,白酒行业的平均价格也实现了大幅的上涨,根据统计,2006年白酒平均吨酒价格是2.44万元/吨,几乎是2002年平均价格1.3万元/吨的2倍。在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销售收入的增长快于销售量的增长成为定局,在提价和产品结构向中高档调整的背景下,白酒行业毛利率的提升也成必然。

2.重点公司推介

随着半年报披露的展开,白酒类上市公司业绩预增也是连绵不绝,古井贡酒发布公告称,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策略的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使得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增长,与上年同期净利润180.58万元比较,相当于业绩同比增长453.77%;无独有偶,水井坊公告2007年中期业绩预增,经公司测算,预计上半年度实现的净利润约为6 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约70%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区域性白酒龙头公司未来表现值得关注,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

国内酿酒行业在效益获得显著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依然保持了较好的态势。其中白酒、啤酒、黄酒和葡萄酒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分别达到了88.8%、87.5%、90.9%和88.2%。不过,有关方面指出,我国酿酒工业科学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其中啤酒产量虽然连续3年实现了世界第一,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盈利水平较低,出口量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白酒行业尽管走出了低谷,但大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还没有解决;葡萄酒行业则面临着进口品牌的强烈冲击。

此外,记者在此次会议上还了解到,由于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发布了一份《西太平洋地区减少酒精危害计划的报告》,建议各国政府采取税收、立法等方式降低饮酒危害,酿酒工业协会提醒企业必须正确应对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的基本方向。酿酒协会还承诺,将对生产标准高于国标的企业予以相应的奖励。

(1)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和消费升级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整体较好的行业高景气度在上半年得到维持。

(2)酿酒行业继续保持了明显的景气度,各子行业全面开花,白酒葡萄酒的高增长得到了延续,黄酒和啤酒的利润增速明显加快。乳制品行业增长稳健,经济效益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3)白糖的价格开始逐波走出底部,但不可过于乐观,制糖业的整体利润情况不容乐观。

(4)龙头地位稳固、增长预期明确的优质公司仍是分享我国“大国崛起”和消费升级成果的最佳载体。

(5)对“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燕京啤酒”、“张裕A”等股份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