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11136600000108

第108章 塑料用处越来越广

自从1933年,英国帝国公司制成聚乙烯以来,塑料发展的速度相当惊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在年产量在1万吨之多,在体积方面已超过钢铁。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面仅举几例:

一、蓑笠变蝉衣。古人是用蓑衣和斗笠来挡雨的,可是现在,使用塑料雨衣的人相当普遍。有的塑料雨衣,薄如蝉衣,一件还不到一两重,叠起来就像一块手帕,多方便!

二、优木可代替。在纺织厂里,每分钟转速达几千次的纬纱管,过去都是用优质木材制造的,因为经不起高速摩擦和撞击,一只管子几天就报废了。我国每年要消耗纬纱管两亿多只,至少要消耗12万立方米上等木材。如今,可用聚乙烯和聚碳酸酯的“合金”塑料来代替。仅北京京棉一厂,每年就节省优质木材780立方米,节电15000多度。如全国各纺织厂都采用,则每年可节省木材60000多立方米、节铜360多吨、节电118万度,节约资金1亿多元。

三、重车变“轻骑”。50年代以前的小汽车讲究派头,做得又大又重。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最先预见到降低汽车油耗的重要性,他们在60年代就注意缩小汽车的尺寸,尽量采用塑料代替金属部件。现在,日本的新型汽车平均每辆使用塑料180公斤,从而减轻车重30%~40%,同量的汽油可多跑1/4的路程,因而成为汽车出口大国。就连汽车发源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四、银鹰展新翅。现在飞机的燃料费约占航空总成本的60%以上。1982年美国波音公司同日本、意大利共同研制的波音767型、757型等大型客机(350多个座位),还有美国波音公司1988年2月1日首航成功的环球客机(绕地球一圈仅需34个小时),各种塑料用量占全机的40%~50%,节油25%,被誉为“新世纪的银鹰”。

五、替人查站岗。在日本的有些公路上,不定时地放有塑料警察。它们形态逼真,有的站在路旁,有的半显半隐地呆在树下,汽车司机一看见它们只好放慢车速。事后虽然知道是“上当”了,但因它们真假难分,只好如此,以免开快车被罚。

六、节能一大笔。1980年,美国塑料协会曾对10种用塑料代替部分金属制造的产品,如电扇、电冰箱、汽车等,进行节能测算。结果表明:用250万吨塑料代替金属、木材、玻璃、纸板等,累计节能577兆BTV(热量单位),相当于纽约州和新泽西洲一年的全部供电量。这些能量可供波音747型飞机绕地球飞行20000次,或可供600万辆汽车平均每辆行驶27000公里。这些能量相当于1亿桶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