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问题妈妈成长方案
11135100000008

第8章 妈妈用自己完美的理想逼疯了女儿

对孩子严格要求没有错,但是过分要求将使孩子无法承受。完美几乎人人都做不到,试问,作为母亲的自己,你又能做到几分完美?试着放手,还孩子自由,给孩子快乐。

与16岁的高一女生蕾蕾认识还是在两年前,那次是参加电视台的一次谈话节目。

讨论关于男生女生的话题,自然来了几个活泼、伶俐的男生女生。不同的是,那次编导的安排是一个孩子带一个家长,因为几个男生女生中,只有蕾蕾的母亲是临时找了一位工作人员代替的,所以我对她印象特别深。

这个看上去活泼、好动的女孩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问到她母亲为什么没有陪她一起来录节目,她嘴巴噘得老高:“我妈最烦我出风头了,还陪我来录节目?我来都是做了一番斗争的,我妈特别不支持我干出头露面的事儿,可我偏偏爱出风头,爱显示自己,我俩没办法调和。”

那时的蕾蕾还是个初中生,满脸的阳光灿烂,的确挺招人喜欢的。可谁也想不到,两年以后,我跟蕾蕾却在青年宫的心理咨询中心又见面了。

这时她已经是高一的女生了。

说实话要不是她写在登记表上的名字和依然伶牙俐齿的口才,说什么我也无法把眼前的蕾蕾同两年前那个小女孩对应起来。

倒是陪在她身边的母亲挺符合我原来的想象。

她40几岁的样子,衣着不是很时尚,却特别整洁,脸上严肃得一点笑容都没有,看女儿的眼神像是一个挑剔皮货的贵妇。

蕾蕾的父亲也来了,是个个头不太高一脸老实相儿的中年男人。

蕾蕾也许并没有认出我来,或者说她真的已出现了精神障碍,我发现她的眼神是游离的,飘忽不定的有些把握不住的样子,笑起来也很神经质。

同她母亲一交谈我才知道,这孩子曾经因为精神问题休学两个月,最近刚刚回到学校,又因为老师按成绩排座位搞得很不愉快,精神状态又有些不正常。眼看就要升高中二年级了,蕾蕾妈妈有些紧张,担心蕾蕾会出大问题,在老师的建议下,她们来到心理咨询中心,想通过心理咨询缓解一下蕾蕾过分紧张的心态。

“我就是让我妈妈给逼的。”

还没等蕾蕾妈妈跟我说上几句话,一直表情古怪的蕾蕾便在旁边抢着说。

“你这孩子就是改不了这脾气,我管你还不是为了你好,你一个女孩咋咋呼呼的,我就是要给你煞煞这股劲儿。”

“我没觉得我有什么不好,本来我还特有自信,可是现在让你给管的,我碰上什么事都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我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受你的影响。”

看着母女俩争起来没完没了,一直在旁边站着没说话的蕾蕾父亲开了口:“唉,我说你俩先别争了,到这里来不是来咨询的吗?怎么你俩又打起来了?”

“这没你什么事,你先出去等着吧!”

蕾蕾妈妈冲着丈夫就是一个白眼,弄得蕾蕾爸爸特别尴尬。

蕾蕾在一边冷笑一声:“瞧见了吧,阿姨,我妈这人就是这样容不得别人说话,对我爸更是一百个看不起,我爸是做司机的,她就总说我爸笨,干了一辈子司机也不嫌烦。”

“蕾蕾,你有完没完,我先说还是你先说?”蕾蕾的话显然有些激怒了妈妈。

“当然是我先说。”蕾蕾白了她妈妈一眼。

“不是说给我做心理咨询吗?不是说我有精神障碍吗?”

蕾蕾说着眼里那种飘忽不定的东西开始散去,我发现她的眼神在一点点清澈起来。

阿姨,我跟您说实话,我妈在这儿我也敢这样说,我实在是太讨厌我妈了。我觉得她就像一个老巫婆,时时刻刻在窥探我、监视我。

在我妈看来,我身上没有一点优点,爱说爱笑是不文静,对人热心是爱出风头,伶牙俐齿是咋咋呼呼,反正,在我妈嘴里我就是个人见人厌的坏女孩。

小时候我不太懂事,也没那么强的自尊心,我妈骂我,我还傻呵呵地听着,可现在,我都这么大了,她还是不断的挑剔我,说我这不行,那不好的,我这心里真是受不了。

我要是真那么差也就罢了,可我们街坊邻居,还有同学都说我挺棒的,不是不懂事的女孩。

我妈要是光在家里说我,我也就不怪她了,可她跟我们班主任特铁,几乎每隔几天就要通电话。

我们班主任也是跟我妈一样年龄的中年妇女,本来她对我看法还可以,可是我妈偏偏要告诉她我在家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搞得我们班主任见了我就说:‘蕾蕾,我真不知道你在家里怎么是那个样子,蕾蕾,你可别小小年纪就是个两面派啊。’

我们班主任的话让我特别生气,可我又没有办法去反驳她,第一因为她是我的老师,二是因为她跟我妈整天通气儿。

我在学校里有点什么事儿,不出一个小时我妈就知道了,回到家里我妈就有好多话在等着了。

我妈这人还特别怪,我在家里表现不好,她要批评,什么你要珍惜呀,要好好抓紧时间学习呀,什么眼看就考大学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混了。

我在学校里要是考得不错,又很热心帮助集体做点事儿,她也是一肚子的不满意,什么一次考好并不等于一直会考好,越考好越要好好用功,否则一骄傲退步得会更快。

对于我的热心肠我妈简直是深恶痛绝,她总是说我爱帮助别人是因为想出风头,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照她的想法,我就应该谁也不管不问,一心只顾自己,凡事只替自己考虑就行了,可我偏偏不是这种性格。

就为了这样的事,我跟我妈不知吵了多少回,每一次我都很伤心,我觉得我妈对我要求太高了,她想管的也太多了。

我承认我不是个最优秀的女孩,但我也绝对不是我妈说的那种不值得一提的女孩。我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这次突然病了,休学两个月才下来的,而且,我现在不喜欢学习,也是因为我们班主任的好多做法让我特别反感。

自从升入高中一年级,我们班主任便开始按成绩划分座位,每次考试以后,都有一些同学要坐到最后一排去,我原来还在前几排,后来病了以后,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我现在也到了最后一排。

这个打击对我来说是挺大的,我们班选班长,全体同学都投了我的票,我们班主任却当众宣布,什么时候蕾蕾同学坐到第一排的时候才有资格当班长。

这件事让我在家哭了好几天,我妈却告诉我,她早已经给我们班主任打了电话,明确说就算是全体同学都选蕾蕾当班长,就算是她学习成绩上来了,她也不同意我当班长,她不希望我因为这些事而影响学习。

我真的很不理解我妈妈,我觉得她这样做对我来说一点儿都不尊重,好像我是她的一件什么东西,任她随意去处置。

可我也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兴趣,凭什么我就一定得按着她的想法去生活,去选择?

跟我妈无法沟通的结果是造成了我心理上的压抑,我由自信变得自卑,又由自卑变得过度敏感。

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无意的话,甚至连班里同学们的笑声都会让我特别紧张,我觉得他们都在嘲笑我,都看不起我,好像我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看笑话。

就这样,我说什么也不肯再到学校去,起初我妈还以为我装病,每天早晨她像押犯人似的押着我去学校,晚上再把我接回来。

可后来我得了严重的哮喘,心脏也出了问题,甚至还出现了幻视幻听的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妈才相信我是真病了,让我休学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我觉得是我长这么大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主要是我妈不再逼着我干这干那,每天给我做不少好吃的,也不说话刺激我,我感觉心态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要见到我妈就会情绪变得很恶劣。

尽管这样,我的病情还是不稳定,时好时坏的,我很希望赶快好了能够复习功课,不至于学习上落的课太多。又很担心我好了以后,我妈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我,她还会变得像以前一样尖酸、刻薄,处处要压着我。

我本来以为两个月以后重新回到学校,我各方面的情况都会比原来好,可没想到我实在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妈妈跟我说要我迅速把功课都补上,可我脑子很乱,怎么也无法集中精力去读书。班主任也找我谈话,说我妈对我的期望值很高,要求很严格,我要给她争气,做个好学生、好女孩。

我们班主任的话我最不喜欢听了,什么叫做好学生、好女孩,难道我原来是坏学生、坏女孩吗?

因为与班主任格格不入,她讲课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在下面发怪声,有一次班主任当着很多同学的面说我:‘蕾蕾,我看你是无可救药了,你要是真有病就赶紧回家先治病,你要没病你就是成心捣乱,我会打电话请你妈妈来。’

我想我这次精神突然不好,可能就是让我们班主任给刺激的吧,我现在没别的想法,就是想求我妈给我转学,或者是我退学,反正,原来那个学校我是不会再去了。

我现在跟您聊天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一回到家,一到学校,我就闷得不行,心脏跳动也不规则,阿姨,您说我这叫有病吗?

蕾蕾妈妈坐到了女儿刚才跟我谈话的位置,迫不及待的神情让我感觉到她也很需要倾诉。

“您瞧我这女儿是有问题吧?”

问这话时,蕾蕾妈两眼紧盯着我的脸,好像我的话便意味着某种判断,这让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善于给别人施加压力的人。

我微笑了一下,平静地对她说:我想我只是听了一个心理压力几乎超过负荷极限的女孩的倾诉,她的确是出了问题,但绝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她最大的苦恼来自于与您这个做母亲的相处。

据我的观察,您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性格上有些偏执,可您的期望也许已远远超过了你女儿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她觉得与你相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她的心理疾病也是由此而生的。

所以,要解决蕾蕾的问题,实际上是无法绕开您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蕾蕾的病症根源一定是在你这个妈妈身上。

也许是第一次听别人这样说,蕾蕾妈妈有些发呆,继而又有些不服气。

“我自己的孩子我最了解,而且,我对她的管理完全是按着传统来的,怎么会出了问题责任就全在我身上。她爸对她从来不管不问,所以,孩子病了,他就跟没事似的,我这么辛苦,反而落了一片讨伐声,我这是何苦呢?”

说着蕾蕾妈妈掉开了眼泪,为了缓和气氛我故意跟她开玩笑:“不对吧,蕾蕾爸爸不是不想管,而是女儿被你包圆儿了,你是一概不让他插手是吧?”

“不是不让他插手,我是不放心他插手,像他这么笨的人,又一身坏习惯,改造不了他已经是我最大的无奈,我还能让他再去改造我女儿?”

我对蕾蕾妈妈老用的这个词儿,“改造”产生了兴趣:“我发现您老想去‘改造’别人,包括你女儿,是吗?”

一直不肯把话题往自己身上扯的蕾蕾妈妈沉不住气了:“不瞒您说,于老师,我今年48岁,我女儿16岁,我32岁时才有了这个孩子,您说我能不心疼吗?”

刚才她对您说她恨我,我这心里真是气得哆嗦的难受,要说我这脾气是有点怪,可我这么严格要求她是对她不好吗?

我们家原来是个大宅户,因为出身不好,我兄弟姐妹四个都读到高中毕业,却没有资格上大学,天南海北的,有的现在还没有回到北京。

我是‘文革’后第一批考回北京上大学的,当时也不懂选个好专业,所以,最后是学统计毕业的。

我跟我爱人也是知青时认识的,当时我们家出身不好,他敢跟我结婚已经是不错的了,所以,我根本无法要求他是一个如何出色的人。

但我一直觉得我是没赶上好机会,所以,生活才这么不如意,像我们家以前的出身,我也算是大家闺秀,可现在谁见了我都会认为我是一个特普通的小市民。

我这辈子就这么着了,生不逢时,阴差阳错,一切都不可能再挽回,可我不希望我女儿也像我一样一辈子平平淡淡。

为了让她成才,我几次放弃了当经理的机会,一直做我的统计员,因为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陪女儿学习。

我女儿小的时候还是挺乖的,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女孩,可这孩子太有个性,走到哪儿都爱出风头,爱夸耀自己。

我是从‘文革’时候过来的人,那时犯错误、出问题的都是些爱张扬、什么都不加掩饰的人。

于是我就开始想办法控制她,想用我的那些要求来让她改变一些,我怕她这种过于直率的秉性到社会上会吃大亏。

可这孩子真的是很犟,而且,逆反心理特强,凡事我不要求还好,我一要求她反而要跟我对着干。

就这么着,自从她上了初中,我们俩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说,相反,她有什么事不肯跟我讲,都是跑去跟她爸讲,然后,让她爸来传达给我。

对她这种做法我当然很生气,我也知道女儿的脾气,她虽然不接受我对她事事都要做好的要求,但她也很争强好胜。

虽然有许多事情她不肯正面对我讲,但我知道她也特别需要我的肯定,越是需要我就越不会轻易给你,我想只有这样她才会真正地去认识我对她的管理和教育。

也许是我以前太不幸了,我把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全部放在了女儿身上,我承认我对她要求很苛刻,可她这种性格我不进行一下压制,将来发展下去怎么得了。

她讨厌我与她们班主任的密切来往,可不这样经常通气儿,我怎么能有的放矢地去教育、控制她。

尤其是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稍不留神便会出问题,别的我倒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她将来再像我一样遇上她爸这样的没出息的男人,她这辈子不又给毁了吗?

我觉得由我给她把关,我女儿将来无论如何也会是个比我和她爸都有出息、有成就的人。

“可她现在已几乎成了个精神病患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蕾蕾妈妈。”

我的话也许太直,却是事实,我不想让蕾蕾妈妈逃避现实。

果然,蕾蕾妈妈睁大了眼睛愣了好一会儿,我看见她眼里的泪水像涨潮的海水般涌了上来。

好一会儿,她才长叹一声,擦了擦眼泪:是呵,不管怎么说,这孩子的病我是有责任的,我平时对她是太严厉了。而且,什么事都要我给她做主。

本来,她考上了另一所高中,可我觉得跟她现在这所高中的老师熟,将来便于对她的管理,是我硬让她读了这所学校。

谁知念了刚刚半年,她的成绩就下降得一塌糊涂,班主任老师对她也没什么耐心,她更是看不惯老师的一些做法。这学校在她眼里就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

她发病的那天也是因为她又一次嚷嚷让我给她转学,我让她别再打这个主意,安安心心在这个学校读下去,因为,那的确是一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中学。当时我也挺生气的,开口便说她做人学习都是失败的。

我发现她听了这句话脸色就不对了,小时候她心脏不太好,我担心她是不是心脏又有问题了。

我刚一问她:‘蕾蕾,你怎么了?是不是憋得慌?’因为我发现她的嘴唇紫了。

她没理我,却‘扑腾’一声冲着门跪下了,一边大声地哭一边喊:‘快点,快点,快去接我姥姥,我姥姥回来了。’

我当时一听差点儿没晕过去,那会儿我母亲刚刚去世还不到两个月,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姥姥,姥姥也特别疼她,上小学时我嫌老人太宠她,硬是把她从姥姥家接了回来,她一直对这事耿耿于怀。

我知道这孩子精神有些不正常了,忙上前想把她拉起来,可她一看我过来,哭得更厉害了:‘魔鬼,魔鬼,你是魔鬼,你把我姥姥交出来。’

看着女儿瞪着两只大眼睛直喊我‘魔鬼’,我这心里也难过得受不了。

送女儿上医院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女儿真的疯了,那我也不活了,我一直是在为她活着,她成了一个废人,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好在她的病史短,症状又比较轻,在医院里治疗了一段时间,总算稳定了下来,恢复的也不错,大夫让她在家里继续休养。

可眼看就要升高二了,我想她就这么拖下去,那肯定会影响高考的,本来就她的成绩考个普通大学还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么长期的休学终究吃亏的还是她自己。

在征得了大夫的同意后,我女儿休息了两个月,又回到了学校,刚开始上课,她就因为成绩不理想,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

本来她的眼睛就近视,坐在最后一排就更什么也看不清楚了,一着急她的精神便又有些不正常,我打电话找了她班主任,可班主任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马上就要升高二了,这些孩子不用这种办法给他们拉开距离是不行的。

从根本上讲,我还是赞成班主任这种做法的,成绩好的同学坐在前排,成绩不好的坐在后边,这样才会使孩子们有上进心,努力往前赶,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

我这女儿真的虚荣心挺强的,她觉得坐在最后一排特丢人,又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成绩赶上去。更何况,她认为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光看成绩,像她这样虽然分数考的不是特高,但特别爱护班集体,积极帮助班级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够主动帮助别人的学生,本来就应该是好学生。

可老师并不接受她的这种观点,她班主任对我说:‘我这里可以把蕾蕾这样的学生看做是好学生,我不要求你考多高的分数,可是到了最后,学校要的是升学率,家长要的是分数线,学生自己的前程也得由分数来决定,我这个当老师的不重视分数行吗?考不了好分数我不是一样无法向家长和学校交待吗?’

我认为蕾蕾的班主任说的也是实情,虽然孩子们讨厌用分数去评价他们,可这应试教育看的不就是一个分数吗?

对我们家蕾蕾这样的孩子来说,不用分数去要求她根本成不了才,这一点我太清楚了。可现在的孩子真是脆弱的不得了,一有压力就出问题,什么心理疾病,什么精神障碍,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对待孩子了,可又不能就这么放手不管,你说这当父母的容易吗?

蕾蕾妈妈说到这里抿紧了嘴唇,一副不想再说什么的样子,我知道,正是这种怨气才导致她与女儿的矛盾越结越深,以至诱发了蕾蕾潜在的心理疾患。

从蕾蕾妈妈的谈话中,我发现了许多特主观的词儿,比如:改造、控制、管理、教育等。其实,这在20年前的中国也许还是有市场的,可现在的人,包括刚刚会看世界的孩子,拒绝的都是被别人改造,讨厌的就是受人控制,管理是一种合作的方式,教育是双方共同给予的机会。

也难怪16岁的女孩蕾蕾会在追求完美人格的妈妈眼里一无是处,因为她们无法配合去完成同一件事:成长和等待成长。

“文革”时代身遭家庭不幸走来的妈妈,一心想要在女儿身上追回她青年时代失去的梦想,而她用的方法却是扼杀孩子那与生俱来的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位母亲没有把她在生活中受过的伤害当成一笔财富教给女儿,让她更加懂得真爱的价值,她用伤害表达对女儿的爱,直到被伤害的女儿发出了呼救,她还以为自己付出的是全部的爱。

身上满带着自己个人生活不如意的烙印,用自己完美的理想去脱离现实地“改造”女儿,这样的母亲如果不失败,那被她改造过的孩子也很难说是成功的。

“那您觉得您女儿身上就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优点吗?”

我真的很想为蕾蕾在她母亲这儿,找回一些将使她生活有所改变的理由。

其实,你说这孩子一点优点也没有,也是不对的,她很活泼,很热情,爱好广泛,尤其是口才特别好,伶牙俐齿的什么都知道。

这孩子心眼还特别好,特热心肠,最爱帮助班里组织活动,要不同学们怎么会选她做班长,她成绩也不是班里最好的。

平时她乖的时候也挺心疼我的,那天她还摸着我的脸说:‘妈妈,我对不起你,你看你都老了,我还是这么不懂事,要你处处操心。’

她说这话时,我也哭了,我也知道不应该这么勉强她,可有时我真控制不了自己,我担心她将来再像我一样平平淡淡没什么出息,我真的很渴望她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成功者,我觉得她是我的女儿,她应该有这个潜质。

“可是她有这么多的优点,这么多的可爱之处,你当着她的面肯定过她,表扬过她吗?”

“这个……可能从来没有过吧?我说过我不想让她知道我是肯定她的。”

“为什么?”

“我不想让她个性太张扬,这孩子容易沾沾自喜,自己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不想满足她的这种虚荣心。”

“您认为她这么需要您的肯定仅仅是出于一种虚荣心吗?”

“还能有别的吗?我的女儿我最了解。”

面对蕾蕾母亲如此自信的想法,我真的觉得要想让这位母亲与女儿有很好的沟通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其实,孩子比大人更需要肯定,因为无论他的脚步有多稚嫩,那都将是他在这个世界上走过的脚印,我们不应该为孩子勇敢的走过去喝彩吗?

国外曾经有人在学校的一个班级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两组,一个组里的学生实行的是表扬制,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进步和表现,老师一律以表扬、鼓励为主,总是获得肯定的这一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成绩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开朗、活泼、善于助人,在任何场合下都充满自信,能够很独立的去完成各种事情,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而另一个组里的学生则总处在一种被挑剔和审视的状态下,没有表扬、鼓励,有的只是批评和挑剔。

几个月后,这一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成绩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充满了沮丧感,缺乏自信心和挑战欲,与人相处没有信任感,人际关系普遍紧张,与父母的相处也是极为困难,有的学生竟出现了抑郁型的自杀倾向。

这种实验虽然在后来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探讨和启示。

原本性格活泼、开朗、自信的女孩蕾蕾,在母亲所谓的一定要煞一煞她脾气的“管理”下,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心理抑郁导致精神异常的准精神病患者。

不想肯定自己的孩子,总想按着自己的意志去主宰孩子,是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最大的“问题”。

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资讯的发达和信息的泛滥带给人们的不再是封闭的世界,一代人与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已越来越不同,现在的母亲还用自己母亲教育自己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显然已不再会有什么价值。

既然,我们承认每个人的成长都带着所处时代的烙印,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否认现在的孩子应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轨迹?

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给孩子空间也等于给了自己空间。

母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像海洋,给了孩子无边的宽容与呵护,我真的很希望将这几句话送给蕾蕾的妈妈,也许换一种心态去看自己的女儿,她便会有另一种收获。

这件事过去了大概有半年多吧,我接到了蕾蕾的一个电话,她清脆、活泼的声音让我为之一振,她在电话里对我说:“阿姨,我现在好多了,我妈已经给我转了学校,我们现在的班主任很年轻,我跟她很谈得来,我现在一直坚持上学,成绩也比原来好多了。”

虽然跟这个叫蕾蕾的女孩只是见过两次面,但她的每一点快乐都像是我自己曾经亲自体验过的那样让我兴奋。

“你妈妈现在也不错吧?”

我相信蕾蕾的快乐里边一定是盛满了她跟妈妈的很多努力。

“我妈妈现在对我宽松多了,我说什么她都会点头,‘好吧,可以,不过……’,但是,我总会在她的‘不过’说出来之前转身跑掉,按我自己的主意去办,我现在好开心,我还是我们班里的班长,阿姨,这是您没想到的吧?”

蕾蕾的笑声同她的话音一样的晴朗,我真的是很替她高兴。

心灵思索

作为妈妈,别让爱成了约束:

(1)把握好爱孩子的“度”。妈妈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讲究原则,把握分寸,让孩子在妈妈的爱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而升华为进步的动力。

(2)用爱帮助孩子成长。好妈妈要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为目的,不要约束孩子。当孩子犯错时,好妈妈要用爱安慰孩子,帮助孩子努力地改正错误;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好妈妈要用爱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当孩子迷茫时,要用爱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3)在尊重的基础上爱孩子。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妈妈不应该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而要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在尊重中成长。

(4)给孩子适度的时间。好妈妈不要让爱扼杀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适度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孩子自己能做的,不要试图去帮助孩子,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