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黄土躬耕录
11134400000008

第8章 理论篇(7)

首先,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员必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真正成为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先进分子。具体到每个党员的本职工作上,就是要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胸怀全局,勇于实践,团结和引导群众推动改革深入发展;在遇到困难时,不悲观失望,不怨天尤人,能够同群众一起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在危急时刻,不怕艰险,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周围的群众做出表率。农村党员,重点要在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带领群众致富、遵纪守法、发扬社会主义新风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农村小康建设的带头人;企业党员,重点要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成为改革和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机关党员,重点要在勤政为民,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廉洁奉公,模范履行工作职责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表率;事业单位党员,重点要在遵守职业道德,开展技术创新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本职业务的行家里手;街道、社区党员,重点要在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社区文明创建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兵。

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起积极因素的职责,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来,调动和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上来,调动和凝聚到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来,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本县(区)、本部门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落实到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发展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六化”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整体水平。要着眼发展,选用能人,实现班子结构合理化。坚持以“五个好”为标准,把“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作为首要标准,为农村党组织选拔和充实一批年纪轻、思想好、懂科技、善经营、会带富、能促进一方发展的能人担任领头人,增强村级班子的活力。大胆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党支部联建”和在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等设置模式,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和良性互动。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实现乡村管理民主化。认真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坚持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要顺应市场,拓宽路子,实现经济发展多元化。牢固树立抓“第一要务”的观念,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要巩固成效,强化功能,实现阵地建设标准化。把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同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项目建设、机关单位帮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把村部建设成为凝聚党员群众、巩固基层政权的阵地,成为一村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要创新方法,强化措施,实现党员教育经常化。结合实施“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整合培训资源,做到培训工作经常化,使农村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实现管理考核科学化。实行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靠实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二是机关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建设“五型”机关的目标,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高举旗帜更加自觉,精神状态更加振奋,先锋作用更加突出,机关风气更加良好,服务大局更加有效,党建机制更加完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自觉的战斗堡垒。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坚持奋发有为,创建服务型机关,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资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切实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优质的服务,树立机关的新形象;坚持开拓创新,创建创新型机关,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使机关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坚持艰苦奋斗,创建廉政型机关,加强机关党员的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真真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坚持勤奋敬业,创建高效型机关,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办事雷厉风行,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地方党委担负着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实行全面领导的责任,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总揽全局”,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抓大事、管全局上,把握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安排重要人事,抓好宣传思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方”,就是要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等各方面的关系,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党委要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从政治、思想、组织上加强领导,切实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理顺和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之间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它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大、政府、政协、法检两院、人民团体的党组以及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都要对党委负责,自觉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定,保证党委主张、意图的实现。

(本文为2005年2月18日在庆阳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上的报告)

学习贯彻党章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功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党章作为党的立党之本、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整体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总章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功,切实打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组织、群众、制度和实践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坚定理想信念,打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基础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章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学习贯彻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从主观上说,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严格的党内生活培养锻炼来形成。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善于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既客观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又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趋势;既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反复,又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通过认识规律保持清醒头脑,通过把握规律明辨前进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含糊、不动摇,始终体现党的先进性。要加强党性实践锻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既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当前,尤其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谋划部署,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

二、强化领导核心,打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学习贯彻党章,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一组织基础。近年来,我们结合庆阳实际,在全市积极实施了“六化”工程。围绕发展选人用人,坚持以实绩看干部,凭能力用干部,大力选用发展型、创新型、知识型干部,优化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效增强各级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班子结构合理化;围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健全完善了基层干部“两推一选”、“公推公选”和村级党组织会议、党员会议、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等制度和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乡村管理民主化;围绕增强服务功能,严格按照村级阵地建设标准要求,多管齐下,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促进了活动阵地标准化;围绕强化党员素质,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手段,不断赋予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内容和新途径,形成了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新机制,促进了党员教育经常化;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项目带动、资源开发、产业化经营、合作组织、服务增收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产业化;围绕推进工作落实,建立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目标“三位一体”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促进了考核管理科学化,使各级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三、坚持与时俱进,打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学习贯彻党章,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关键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好“两个先锋队”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人民内部各阶层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中成员构成日趋多样,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知识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其就业方式、劳动关系逐渐市场化、契约化,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化。同时,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新阶层,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党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吸收全社会全民族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奋斗。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都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真研究解决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内部利益格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研究解决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研究解决新的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充分发挥好“两个先锋队”的作用,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从根本上打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建立长效机制,打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制度基础

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结合庆阳市情,从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建立了重大项目、重大决策民主听证、专家论证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了管理监督机制。坚持用党章和党内法规规范党员行为,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和实施了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管理监督的措施办法。三是建立了“12345”的决策落实机制。市委、市政府每月督查一次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每两月集中研究一次关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和项目调度会,市、县(区)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县(乡)、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企业、一个学校的“四个一”联系制度,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四是建立了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坚持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党务公开、党内选举等制度,疏通和拓宽党内上情下达的渠道,切实保障了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