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整村推进促整块突破
全力打妤扶贫攻坚战
华亭县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总人口1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71万人。全县43.47万亩耕地中,山地占85%,关山一带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温饱线上徘徊,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近几年,我们大打了一场以关山5乡为主的扶贫攻坚战。其主要做法是:
1.在发展目标上,按整村脱贫和奔小康计划分层推进。对全县117个村根据不同条件,按照整村脱贫、整村奔小康、整村实现宽裕型小康三大目标,分别制定规划,逐年分期推进,争取1997年全县整体脱贫,2000年奔小康。1996年主要组织实施了“一乡十村”扶贫攻坚和“22122”扶贫到户工程(产均2亩地膜玉米,2亩坑种洋芋,输出一个劳力,出售2头商品畜,人均建成2亩基本农田),进展顺利,效果良好,户均已完成地膜玉米2.01亩,洋芋2.03亩,户均输出劳力0.88个,全县完成地膜玉米6万亩,其中“温饱工程”1.3万亩。
2.在指导方式上,对117个村全部进行产业划分,实行分类指导。目前15个粮食重点村,基本实现了玉米地膜化、洋芋坑种化、水地园田化。今年全县种植地膜玉米6万亩,同比增长2倍;推广坑种洋芋3.03万亩,川水地千斤田1.49万亩,分别占计划101%和149%。7月底,全县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97亿元,利税4650万元,同比增长68.8%和78%;20个畜牧重点村发展速度加快。在扶贫攻坚上走出了四条成功路子:即依靠科技,走粮食安家的路子;面向市场,走三产增收的路子;大办企业,走兴工致富的路子;开发产业,走规模发展的路子。
3.在发展模式上,按照“基地+公司+农户”进行“双轨双向”推进。对粮食、乡企、畜牧三大产业和果、菜、药、麻四种重点产品,普遍实行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共建立商品基地15个,县、乡、村各类服务公司34个。
4.在落实到户上,按照规模化要求狠抓大户推进。紧紧抓住农产这一市场主体,狠抓大户推进,带动整体脱贫。今年共确定当年脱贫户1200户,建成小康户2237户,建成宽裕型小康户100户,发展个体私营大户30户,粮食生产大户3000户,畜牧生产大户3000户,果、菜、药重点产品大户930户。目前,全县已达标的各类大户6820户,占计划的65%以上。
5.在组织保证上,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分层推进。坚持“立足经济、着眼用人、整顿提高、示范引路、整村推进”的原则,着力抓班子,建队伍,为扶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1996年重点整顿好4个相对后进村,消除25个“空壳村”,建成27个“五好村”。
6.在工作机制上,实行了“四个一”包扶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上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系统或一个乡镇、抓一户企业、包一个项目、包扶一个贫困村或包抓一个小康村。确定20个县直部门对口帮扶,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共落实项目36项,投入钱、物共计114.2万元。乡镇领导由过去包片蹲点转变为重点包产业开发,包整村脱贫,部分乡村干部既是党政领导,又是公司、实体的经理和服务组织成员,形成了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合力。
经过全县上下多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两年来“整村推进”扶贫战略的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扶贫开发成效显着。1995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到5.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48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11亿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1.7倍、3.4倍、2.7倍和10倍。粮食生产连续九年丰收,1994.年总产量达到5.64万吨,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57万吨。10年累计脱贫人口3.1万人,全县贫困面已由1987年的55.1%下降到15.1%。
——支柱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群众收入稳定增加。十年来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452.5万元,扶持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等各类生产项目235个,兴办扶贫实体105个,发展产业重点村126个,乡镇企业总数达到6473户,从业人员达到26394.人,大家畜存栏5.8万头,畜牧业总收入达到5411万元。199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1元,比1987年净增565元,有7个村率先进入小康村行列。
——扶贫投入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改善。“八五”期间共投放扶贫资金1268.8万元,八年累计投入资金2452.5万元,新建“五小”水利工程244处,维修恢复灌溉渠道11条47.8公里,恢复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3万亩,架设农电线路188.8杆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处;全县村级通电、公路通车率分别达到94%和91%。
——科技扶贫扎实有效,智力开发步伐加快。全县累计推广实用技术23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38个,面积2.1万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6万亩,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到33.9万亩,10年累计培训农技人员6.87万人次。
“九五”期间,应把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放在沿关山5乡贫困片带上。其总体目标是:1997年全县整体脱贫,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80%乡镇、85%的村、90%的农户达到小康标准,全县整体实现小康。工作思路是:落实“12345”工作计划,即:坚定一个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打一场扶贫攻坚战,1997年全县整体脱贫;坚持两条战线:扶贫攻坚和奔小康两条战线一起抓;强化三个重点:温饱工程、支柱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建设;加大四个力度:科技推广力度、资金投入力度、政策落实力度、组织领导力度;落实五条措施:落实“22122”工程,实现粮食增收;围绕药材基地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依靠公路沿线的地理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基本条件。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努力把我县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群众富裕的小康县。
(刊于1996年11月11日国家《开发扶贫报》第三版,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内参》1997年第26期)
利用资源广开财源
华亭县地处陇东南部,属高寒阴湿丘陵山区。境内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大。“八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宝中铁路建设、华亭煤田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强化“一个基础(农业)”,壮大“两个支柱(县办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三大行业(煤炭、陶瓷、建材)”,加快开发“四个龙头产品(煤炭、陶土、石灰石和药麻为主的农副产品)”,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抓发展,积极培育新的财政增长点,初步形成了具有华亭特色的、多元的、有后劲的地方财源体系,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1991年在甘肃省率先实现了财政扭补。1995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3480.4万元,比1990年的1288万元翻了1.43番,5年累计向中央、省、地上缴1667.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靠开发地方工业生财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立足资源优势,大办地方工业,培植主体财源,规模开发符合区域特点、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才能实现财政增收。华亭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境内煤炭、陶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我们利用优势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扶持,狠抓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和支柱行业不放手,提高规模效益,使主体行业和骨干企业在财政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骨干企业增产增收。我们在资金、原材料供应、技术、设备、人才配备等方面向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倾斜,促使企业满负荷生产,规模经营。1995年全县煤炭、机械、建材三大骨干行业完成产值7103.8万元,实现利税1747.8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403%和157%。
二抓技术改造和达产达标。县上四大班子建立了领导每人包一户企业或包一个项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和专门人员跑项目,争资金,抓落实,千方百计保证资金到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近5年,共落实省、地支持和县财政自筹资金7535.5万元,完成了华亭煤矿、安口电瓷厂、安口灯泡厂等22户企业、49个项目的改扩建,新建了年运能力140万吨的地方煤炭专运线和两条陶瓷釉面砖生产线,新增产值785万元,利税260.5万元。5年共开发灯泡、陶瓷、电瓷、矿机等系列新产品32种,产值达到3232.9万元,年均增长97%。华亭县煤矿通过改扩建,已发展成“一井、一面、一头、一条皮带运输线”的“四一”型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1995年生产原煤120万吨,创利税1684.3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79倍和1.83倍。
三抓亏损企业扭亏增盈。县上与企业主管部门和亏损企业建立了扭亏增盈责任制,层层签订减亏责任书,采取“现场调度、定期检查、领导包扶、一厂一策”等办法,加大对亏损企业的帮扶力度,1995年基本实现了预算内工业企业无亏损的目标。
四抓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企业认真开展了“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和“三查三压一提高”活动,盘活总量,大挖内部潜力,促使企业多产快销,以丰补歉,提高了整体效益。1995年,全县国有企业达到70户,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0146.5万元,销售收入16604.1万元,实现利税2836.3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27.3%、346%和271%。地方工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靠大办乡镇企业兴财
我们把乡镇企业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支柱财源来抓,坚持突破口地位不变,工作力度不减,以实现三年翻两番为目标,多轮驱动,多业并举,一手抓扩大发展,一手抓改造提高,促使乡镇企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1995年,全县乡镇企业累计达到6473户,从业人员26394人,总产值达到7.11亿元,完成总收入6.011亿元,实现利润2100万元,上缴税金120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6.9倍、6.4倍、2.1倍和3.2倍。在发展壮大乡镇企业这个支柱财源建设中,主要走了三条路子。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改造新上一批煤炭采掘、陶瓷烧制、石灰石加工等龙头企业,走资源利用型的路子。先后投资2020万元对6对乡村矿井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原煤产量34万吨,新增产值741万元,创利税235.2万元。西华乡2.2万吨水泥厂、安口釉面砖厂、山寨乡煤矿等一批投资多、规模大、产出高的续建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增产值542.2万元。
二是依托宝中铁路营运、华亭煤田全面开发的有利条件,大办一批建筑安装、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骨干企业,走服务铁路、支援矿区、富乡富民的路子。1993年以来,全县新上各类项目275个,完成总投资137006万元。其中投资500万元的项目5个,百万元以上项目14个,5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
三是依托本地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发展一批粮油加工、中药饮片、洋芋淀粉、食品制作等“短平快”企业,走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乡镇企业。
靠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稳财
在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开发“两高一优”农业的思路,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努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集中发展畜牧业和果、菜、药、麻4个重点产品,走出了一条有市场需求、有资源保障、有技术注入的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为稳固基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奠定了基础。近3年来共投入资金594.28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商品农业,使畜牧支柱产业和果、菜、药、麻4个重点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开始向产业化、基础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基地。
靠壮大第三产业聚财
把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培植和开发新兴财源的有效途径,多方投入,兴建市场,招商引资,促其发展。近3年来,县、乡、村共投入市场建设资金1081.62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市场14处,新增市场用地100亩,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市场为主体、专业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网络,沟通城乡、联接内外、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流通格局。在推进市场建设的同时,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不断在政策上放宽、经营上放活,工作上放手,发展上放开,努力从资金、技术、立项、划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吸引了更多的外地个体户来华亭经商,调动了千家万户从事第三产业、发展大市场、促进大流通的积极性,对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5年全县完成市场零散税389.6万元,较1990年增长2.09倍,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1.2%。
靠“分灶吃饭”理财
坚持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稳定财政收入的大事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聚财理财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一是深化改革转机制。从1993年起,县、乡两级财政全部实行了“划分税种、定收定支、定额补贴(或定额上缴)、超收留用、超支不补、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体制,实行“分灶吃饭”,并不断巩固和完善,建立起了适应县乡财政增收的新机制,促进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995年全县乡级财政总收入达到1099万元,比实行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1992年增收537万元,增长48.9%。
二是狠抓增收上台阶。制订了乡财政增收规划,逐乡镇提出了分类上台阶的目标,严格奖罚,通过落实各项措施,1995年,7个重点乡镇完成财政收入992.1万元,占全县乡级财政收入的90.3%,比1990年增收608.8万元,增长61.4%。1994年来先后有东华镇等6个乡镇实现了上台阶目标,其中砚峡乡等3个乡镇乡级财政收入突破200万元大关,进入了全区财政富乡行列。
三是增收节支抓管理。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节奖超罚”责任制,严格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注重节约,紧缩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全县16个全额拨款单位实行定补或差补;取消3个单位差额补贴,实行自收自支,与财政脱钩。仅此两项,1993年以来共减少财政支出104万元。同时,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大办经济实体,增加收入,增强自身消化能力,减轻财政压力,确保了财政收支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刊于《中国劳动保障报》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开拓者论文精粹》第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