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11132700000043

第43章 认识错误最重要

在父母的眼中,杨波一直是听话的好孩子。每当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他总会得到“优秀少年”的奖状,所以他一直是爸爸妈妈心中的骄傲。更让爸爸妈妈高兴的是他在全区英语竞赛中出类拔萃,获得了一等奖。

上了六年级以后,杨波班里有好几个同学买了最流行的全自动文具盒,他的同桌就买了一个。那文具盒上下两层都能用,杨波看后十分喜欢,爱不释手,于是他也想买一个。一天晚上回到家后,他按时完成了作业,妈妈正和爸爸在客厅看电视。

“妈妈,我有件事情想要和你商量。”杨波用期待的眼神对妈妈讲道。

“什么事情?赶紧说。”妈妈的心思还在电视剧上,随便回答道。

“我的同桌买了个全自动文具盒,我也想买一个。”杨波说道。

“什么?文具盒?你这回开学我不是刚刚给你买了个吗?”

“那不一样。你买的是普通的,人家那是全自动的。”

“你这孩子,文具盒能用就行了,能装文具就可以了,还要什么自动不自动的。”

那天晚上,杨波心情十分不好,因为他提出的买全自动文具盒的愿望被妈妈一票否决了。那样的一个文具盒需要二十多元。对他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星期天,妈妈在厨房做饭。由于家中油盐不多了,她便让杨波从自己的钱包中拿出一百元到楼下的便利超市去买,而且还叮嘱他买点鸡蛋。当杨波来到超市的时候,他看着手中的一百元钱,心想,要是我能有这么多钱,我第一个愿望便是买上我最心爱的全自动文具盒,这样我便不用攒钱买了。想着想着,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杨波自己已经攒了十元的零用钱,他还差十五元便可以买到自己的文具盒了。他想,如果自己在到超市给妈妈买东西的时候,自己动一下手脚,那岂不是万事大吉了。为了防止被妈妈发现,他经过周密计划,打算在一桶油中多加十元,鸡蛋上再加三元,另外的两元告诉妈妈说自己买了巧克力了。这样妈妈问起来自己便振振有词,而且不会露出马脚。

就这样,杨波按照自己事前编好的一套话讲给了妈妈。由于妈妈当时正在忙着做饭,根本没有心思去考虑钱的事情,她匆匆答应了一声便完事了,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杨波终于有钱来买自己日思夜想的文具盒了。可是为了防止让妈妈发现,他把文具盒藏在自己的课桌里,只有在学校的时候才打开使用,回到家后他依旧用的是妈妈刚给他买的那个。

杨波自以为这件事情做得天衣无缝,可是没过多久他的小计谋还是被精明的妈妈发现了。由于物价涨得厉害,所以妈妈对平时吃的食物的价格比较关注。杨波在买油的时候有意抬高了十元钱,妈妈还以为是物价又涨了,所以不以为然。可是等这桶油吃完妈妈再去超市买的时候,她一打听原来这油的价格根本没有涨。后来妈妈还注意到杨波最近的举动有点怪异。每当妈妈要打开他的文具盒为他削铅笔的时候,都感觉杨波的心情有点紧张,总是在用眼神偷偷看她,而且他还说以后这种事情就不要妈妈费心了,他自己已经能做了。妈妈起初还以为这是孩子长大后懂事的表现,后来妈妈前思后想,终于把杨波的小伎俩猜得八九不离十。

那天晚上,杨波回到家后,妈妈便开始了对他的审问。刚开始杨波还死不承认,说那是妈妈的疑心病在作怪。可是在铁的事实面前,他最后不得不低头。要是他一开始便承认,主动坦白的话,妈妈或许会原谅他。可是他那种坚决不认错的态度让妈妈大发雷霆:

“杨波,你这孩子,犯错后还不知悔改,实在让妈妈很失望。你原本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孩子,什么时候染上撒谎的坏习惯,还背地里耍手段,欺骗妈妈。你真的太让妈妈失望了!”

看着妈妈失望的表情,杨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赶紧向妈妈道歉:

“妈妈,我不是故意的。别的同学都有,我也十分希望有一个,所以我才想出那样的主意。妈妈,我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坏,我只是一时心急才犯的错误,请您原谅我。”

现实中,像杨波这样当自己的一时欲望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满足的时候,他便会想方设法通过其他手段来实现。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很失望,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还是十分天真的,可是不知何时他们也开始撒谎骗人。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开始出现不同的变化,只不过家长平时疏于观察,容易忽视罢了。

有关研究表明,当孩子迈入小学之后,他们的身心发展开始出现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十分迅速的。比如二年级的孩子开始贪玩,如果他们因此而影响到了学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会编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责任,以此来逃避父母的责骂。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趋利避害”的心理会在他们身上日益出现。他们会开始区分什么话对自己有利,什么话对自己不利。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便会和别人去说,不利自己的则会自己藏在肚中,不和别人去讲。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会增强。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对现实中的事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同样面对自己的错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低龄阶段的孩子犯错后只会选择沉默,这时的他还不会找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与掩护。等到年龄稍大后他便学会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和父母争辩,企图说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再大一些的孩子更是会针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用一张利嘴来为自己辩护,有的甚至会制造一定的假象来迷惑他人,让别人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毫无瓜葛。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在健康的轨道上茁壮成长。当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不能一下子否定孩子,而是要让他意识到自己撒谎的错误,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另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因为当今的孩子条件十分优越,他们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是十分正常的。当然,这并不是讲班里其他同学有的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家长要用平和的语气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盲目的攀比是虚荣的表现。和别人比,不能总是比吃穿用,而是要比学习,比知识。如果孩子能够自小就养成良好的价值习惯,对他的一生都会影响深远。

李涵原本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可是如今他却时常旷课,撒谎,欺骗家长和老师,成为了家长眼中的坏孩子。原来平时他只要犯错,爸爸总是狠狠地打骂他,体罚他。而李涵是倔强的性格,爸爸越是打他,他越是不服气,专门做出格的事情来和爸爸作对。

有一次,李涵和自己的同学去了商场,买回了一个比打火机还小的MP3.当爸爸看见后,说道:“你原本有了一个随身听,为什么又要乱花钱,买什么MP3?”

李涵反驳道:“那个随身听太大了,携带起来太不方便了。这个MP3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最近搞活动,打七折,更重要的是用这个听歌不用买磁带,直接从网上下载即可。”

“你总是记得听歌,把这看得比学习还重要。听歌能让你取得好成绩吗?”爸爸有点生气。

“每个人除了学习,要有自己的爱好,难道你连我爱好的权力都要剥夺吗?”李涵很不服气,而且他还随着音乐的节拍边唱边跳。

爸爸看到后雷霆大怒,叫道:“你越来越不像话了。要跳出去跳,不要让我看见。”

“嫌我麻烦当初别生我!说到底,你就是心疼那几个钱!我可没有花你的钱,那是我用平时的零用钱攒起来买的。人活着,在适当的时候就要懂得消费,要有自己的娱乐与爱好。一个不懂得娱乐的人活着实在是一种悲哀。”李涵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大堆理论,说得头头是道。说完他一摔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在家中,这样的争吵经常发生。李涵根本听不进去家长的建议,只要爸爸一说,他便表示异议,加以反对。而爸爸一生气便总是拳打脚踢,使用暴力。而这样根本起不到好的效果,只能是让李涵更加憎恨家长。

面对孩子的犯错,家长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要努力克制自己,心平气和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家长,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使用暴力是绝对不可取的,用打骂的粗暴态度对待孩子只会让孩子心中埋下仇恨和邪恶的种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万无一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会觉得自己为孩子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还是屡教不改,不知悔过。家长只有静下心来,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的重要,懂得要自己承担责任,这样孩子才会用心改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总是觉得孩子不打不成材,面对孩子的错误,他们十分苦恼。其实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在父母的指引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知晓错误的危害性,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