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11132700000034

第34章 撒谎的各种类型

透过孩子撒谎行为,家长要深思孩子说谎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有认清根源,从源头上防范,孩子的说谎行为才能得以纠正。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撒谎的种类是很多的,包括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的谎话、残酷的谎话、善意的谎话,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说谎的几率增多,而谎话也越来越高明。孩子说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想像型说谎。这种说谎出现在孩子年幼的时候,那时候的他们好奇心强,脑海中会有各种各样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可是由于他们辨别能力差,于是便把想像的东西认为是活生生的现实,夸大其词地讲给周围的人听。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不能批评孩子,要逐渐教会孩子区分什么是善意的想像,什么是恶意的谎言,让孩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孩子超乎寻常的想象,家长还要多多赞赏与鼓励,不能扼制孩子纯真的天性。

有一个孩子,他来自农村。有一天,艳阳高照,和风煦煦。爸爸带着他来到了家中的田地里。当爸爸辛勤劳作的时候,这位孩子却是在一边傻坐着,好像在思考什么。于是爸爸问他:“孩子,你在想什么呢?”孩子告诉爸爸:“我在想有一天要是别人往我的银行账户上打钱,那该多好呀!”在父亲的眼中,这是孩子的异想天开,不足为信。

后来当这个孩子长大后,他开始在很多杂志上发表文章。稿费时常被打进他的银行卡里面。儿时自己的痴心妄想竟然变成了他收入的重要来源。他就是著名作家林清玄。

(2)取乐型说谎。有的孩子从小喜欢捉弄他人,喜欢看到别人出丑,以此来获得快乐。最典型的代表是《狼来了》的故事。对于孩子出现的这行为,家长应通过《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孩子,让他懂得欺骗别人,最后只能是自食其果。所以孩子应杜绝这样的不良行为,如果出现应该及时予以改正。

从前一个山村住着许多农户,他们十分勤劳。村里有一个放羊娃,每天他总要到山上放羊。

有一天,放羊娃正在山上放羊,他觉得很无聊,于是想出个主意捉弄一下大家,来获得开心。于是他便向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高声喊道:“不好了!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救我呀”山下的农夫们一听到山上的求救声,马上放下手头的农活,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孩子,不要怕,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可是等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根本没有狼的影子。他们问放羊娃究竟为什么,孩子哈哈大笑:“你们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感觉自己被一个毛小子给戏弄了,生气地走下山去,继续耕作。

第二天,放羊娃再次说谎,欺骗善良的农夫们冲上上来帮他打狼,可是等到农夫们跑上山的时候,发现自己又被骗了,根本没有狼的影子。放羊娃再次乐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你们真笨!”农夫们对放羊娃屡次欺骗自己感到十分生气,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从此他们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没过几天,狼果然来了,猛地闯进了羊群。放羊娃见状,十分害怕,他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可是山下的农夫这回根本不相信放羊娃的话,他们以为他又在欺骗他们,于是大家尽管听见了他的求救声,但是都没有理睬他,没有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他也被狼咬死,丢了性命。

通过以上的故事说明,一个人可以被他欺骗一次两次,可是时间一长,别人不会再相信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别人暂时相信。被欺骗一时,可真相终究会有暴露的一天。家长要让孩子从故事中意识到撒谎的危害,让他从此不再说谎。

(3)虚荣型说谎。孩子说谎,是希望可以获得家长的奖赏与表扬,以此来得到赞许的目光,炫耀自己。家长一方面要理解孩子,另外也应该抓住孩子要面子的一面,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他通过付出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荣誉。

一天早晨,杨丽很早起床,开始了自己的梳洗。

“妈妈,我的蝴蝶结漂亮吗?”杨丽向妈妈问道。

实际上,妈妈对杨丽的蝴蝶结并不十分满意,但是妈妈为了不让杨丽失望,假装说:“确实不错,如果往右一点效果就更好了。”

杨丽带上后照着镜子左看右瞧,觉得很不错。然后她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4)模仿型说谎。孩子天生具有模仿别人的能力。现实中,家长自己本身便经常说谎,可是他们还要求孩子不能说谎。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孩子自然会说谎成性。所以父母既然要求孩子不能说谎,自己就要在现实中落实到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特征、道德品质无形之中来影响孩子。因此家长平时就应从自身做起,诚实守信,这样才会为孩子树立榜样。

有一天,林林的爸爸带着林林去公园。公园里景色宜人,十分漂亮。爸爸平时喜欢抽烟,他在公园时烟瘾犯了,自己偷偷在公园的角落抽了一根烟。正好有公园的保安路过,他闻见有一股烟味,便朝着有烟的地方走去。当时林林的爸爸已经把烟头扔在了垃圾桶里,没有被保安发现。

“先生,您好。您看见有人在这附近抽烟吗?”保安问林林的爸爸。

“没有,没有。我也是刚过来的,没有看见。”爸爸神色有点慌张。

这时候,林林明知爸爸抽烟,可是他也不敢告诉保安。事后,林林也开始学爸爸,自己在父母外出写作业的时候,偷偷看电视。

(5)侠义型说谎。有时候,孩子说谎是出于掩饰错误,或是为了自己承担不良后果。针对孩子的这种说谎行为,家长在肯定他的动机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学会实事求是,要对家长讲真话。为了做到这些,家长平时就应获得孩子的信任,经常和孩子沟通与交流。

张义和自己的朋友亮亮一起到公园踢足球。亮亮不小心把张义的球给扔到湖里了。这让张义很为难,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拿不回足球来,妈妈一定会很生气,甚至以后不允许他踢球。如果他和妈妈说明真相,告诉妈妈说是亮亮扔到湖里去了,妈妈以后不会再让他和亮亮玩耍。他和亮亮可是最要好的朋友,要是拆散了他们两个,张义会十分伤心的。于是出于帮助朋友,张义只好告诉妈妈说是他自己扔到了湖里的。

(6)被迫型说谎。当孩子犯错误后,最怕的是受到父母的责罚,于是用说谎来掩盖错误、逃避惩罚。作为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对自己敬而远之。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这样他自然会把知心话告诉父母,说谎也就不存在了。

郑亮要过12岁的生日了,妈妈特意为他买了一支质量很不错的钢笔。郑亮接过礼物后爱不释手,因为这个钢笔是妈妈对他爱意的凝聚,象征着妈妈对她无私的爱。可是当他把这支笔拿到学校的时候,他的同学李芳路过他的课桌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他的课桌,把他的文具盒打翻了,他的钢笔被摔坏了。

这让郑亮很心疼,可是他不愿意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怕妈妈伤心。

孩子说谎是很普遍的,尽管大人希望孩子诚实,但孩子还是经常说谎。在生活中,孩子回家晚了怕父母责骂时会撒谎,想给同学过生日买礼物没钱时会撒谎,考试考不好时会撒谎,不想做作业想去玩儿时会撒谎。

思考孩子撒谎的原因,有的时候是为了害怕家长的惩罚。因为家长平时遇上孩子做错事,不是骂小孩子就是打小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宽恕,让自己逃避惩罚,孩子便会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有的时候,孩子说谎是在逃避现实。当他不想去上学的时候,便谎称自己头疼、肚疼,编造各种谎言去欺骗父母。父母往往会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孩子在痛,心如刀绞,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是通过说谎来推诿责任。

有的时候,孩子说谎是为了爱慕虚荣。如果他做了坏事,他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谎称不是自己做的;如果遇上得到奖赏的好事情,他又会说谎,说是自己完成的。

有的时候,孩子撒谎是为了贪图小利。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他会在考试中作弊,欺骗父母;有时为了获得高分还会在试卷上动手脚。

不论是哪种类型,面对孩子撒谎的行为,家长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智。因为自己教育是否得当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