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曾国藩官学
11132600000033

第33章 二 要建设能打仗的军队

曾国藩认为,随着清朝建国日久,曾经辉煌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因此,要想打败气势正盛的太平军,就必须建立一支新的能打仗的军队。一八五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旨到长沙操办团练,就想到要逐步建立一支真正的军队,他下决心破除旧军队陋习,改弦更张,创建起一支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的新型军队来。曾国藩在奉旨办团练时,各省先后都在办团练,但唯独湖南一省最为成功,并且其规模逐渐扩大,最终成为一支拥有极强战斗力的军队。这支队伍有很多特别的地方。

首先,湘军是书生和农夫的结合体。它的将领,大多是书生。书生长期受孔孟思想熏陶,存廉耻、重气节,能誓死卫道,这是曾国藩选书生为将领的着眼点。他选将的条件一是能治民,二是不怕死,三是不计较个人名利,四是能耐受辛苦。而这四点又归结于要有忠义血性,否则,"终不可恃"。湘军的兵卒都是农夫,因为农夫能吃苦耐劳。其募兵制度规定,必须是朴实而有士气的农夫,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衙门气的人,概不收用。湘军挖长壕、扎硬寨,不准穿有色衣服,只准穿草鞋。如此种种规定,农夫都容易办到。同时,农夫朴实,容易接受封建思想的灌输,这是曾国藩招农夫入伍的着眼点。事实证明,正是这些不知战事的书生,带领经过训练的农夫,战胜了强大的太平军。这在当时和后来都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奇迹。

其次,湘军特别重视精神训练。曾国藩自称"训练之上,非战阵之才"。

而他的训练,主要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和军纪教育。他称之为"训家规",宣称"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每逢三、八操演日,他必亲自下校场,"反复开说至千百语","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之久,虽不敢云说法点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用以激励士兵"天良"。

湘军兵营几乎成了一个大学校,以"四书"、《孝经》为课本,"常教士卒作宇读书,书声琅琅,如家塾然。又时以义理反复训喻,若慈父之训其爱子,听者潸然泪下"。

有这样的思想教育作铺垫,就容易形成一种"死长尊上"、"明等辨威"的风气,所以,人们认为湘军是一支儒教色彩很浓的军队,是一支有思想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再加上升官发财的激励,自然就胜多败少,一往无前了。

再次,在组建湘军时采取"厚饷养兵"的办法。曾国藩深知,打仗是要死人的。因此,他在组建湘军时,采取厚饷养兵、用其死力的办法。在确定一名勇丁的月饷时,他找来几位勇丁,对他们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现行的绿营饷章进行了认真的计算。尽管绿营兵的月饷不多,但加上打仗时所发的行粮,每月也达到白银4两多。他认为,当兵的应该比种田的收入多三四倍,这样算来,每月就得发给他们白银4两上下。这个数字也正好略低于绿营月饷与行粮的总和,一旦朝廷询问起来也有个说法,于是他拿定了主意。湘军正勇的月饷被定为白银四两二钱。

曾国藩还给每营增加长夫一百二十人,以减轻士兵的劳役负担,这对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很有益处。原来军队中兵、役混杂的情况至此大为改观,作战部队与后勤部队明显分开。

湘军中将领月饷的标准当然更高。规定陆师营官每月薪水银五十两,办公银一百五十两,夫价银六十两,共计二百六十两,凡帮办、书记、医生、工匠薪水及置办旗帜、号补各费用统统包括在内。其他各弁兵每月饷银为哨官九两,哨长六两,什长四两八钱,亲兵护勇四两五钱,伙勇三两三钱,长夫三两。水师兵饷,营官与陆师营官同,头篙、舵工与哨长同,舱长与什长同,唯哨官薪水为陆师两倍,每月银十八两。总计湘军饷用,大约平均每人每月需银六两。如果统计其各项收入,营官每月为二百六十两,分统、统领带兵三千以上者三百九十两,五千以上者五百二十两,万人以上者六百五十两。薪饷的优厚刺激了湘军的发展,其兵源也就不成问题。曾国藩用的正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策。于是,"将士愈饶乐,争求从军"。这对于调动湖南农民尤其是绅士、文生的从军积极性,有很大作用。但是,此举却为日后筹饷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个矛盾,湘军采取发半饷的办法,一般只发五成饷,欠饷数月以至半年,成为普遍现象,久而久之,形成风气,士兵亦习以为常。

为防止士兵离营,湘军甚至有意拖欠军饷,或扣下大部分的银存入公所,等士卒遣散或假归时再进行核算,酌发部分现银,其余部分由粮台发统一印票,以后再付清。若士兵擅自离营,欠饷、存饷即被没收,不再发给。这样,士兵苦无薪水,又恋于饷银,也就不会轻易离营了。同时,士兵一旦假归或遣散回家,就能领到一大笔银两,这对未曾应募入伍的人也可以产生巨大的诱惑力。这样,曾国藩就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既减轻了筹饷的困难,又防止了士兵的逃跑,还能引诱大批农民和书生踊跃应募。

曾国藩为什么能战胜太平天国,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论兵员,太平军始终比湘军数量多。天京之围,仅李秀成、李世贤的援军就达十多万人(号称六十万),而天京城下的湘军水陆合计仅三万余人。以后围城湘军虽陆续增至五万,而太平军城破被杀的就达十万余众。论装备,李秀成有枪二万余杆,其"开花棚炮,横飞入营",令人心惊胆战,以致曾国藩在战后多次感叹,"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论战争的指挥者,太平军前期的杨秀清、石达开,后期的陈玉成、李秀成,均不是等闲之辈。那么湘军制胜的原因在哪里?

从战争的动员来看,曾国藩以保卫名教作号召,动员士大夫阶层和"乡野老实之人"参军作战。湘军的书生将领都笃信程朱理学,有顽固的封建主义世界观,而出身农民的士兵与封建礼教并不矛盾,于是,他们在"誓死卫道"的口号下很容易结成一体;洪秀全用来动员群众的,是从西方传教士那里道听途说来的天主教义,在中国本来就没有根基,特别是后来发生天父的代言人杨秀清被杀事件,使人们的宗教热情顿然冷淡下去,诸王离心离德,群众像一盘散沙,这仗就打不下去了。

从战争的指挥来看,曾国藩有几点非常卓越:第一,他不是战阵之才,却是治兵之才。前文已述其对官兵进行思想教育,把军营办成大学校,是古今罕见之例。此外,湘军的束伍练技、幕府制度、后勤供应等,都是无懈可击的。第二,他不是成功的前线指挥官,却是聪慧的战略家。如湘军总的战略路线,先夺武昌,以两湖为"立脚之根本",利用水师优势,建瓴而下,依次夺田家镇、九江,强攻安庆,直捣金陵。这在当时可说是唯一正确的路线。再如,对天京的三路进兵计划,曾国荃率主力顺江直下:左宗棠巡抚浙江,牵制李世贤;李鸿章去上海,迎战李秀成;左、李同时对天京形成大范围包围。这种一路主攻,两路策应的战略,无疑也是正确的。第三,他制定的基本战术方针非常有效。如结硬寨、扣呆战,挖长壕困敌、围城打援、以静制动、反客为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