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11131400000061

第61章 中风后遗症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以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倒而仅以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本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60岁以上为高发人群,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发病季节以冬季最高,秋季次之。

中风病一般分为先兆期、卒中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按摩康复的重点主要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如何提高中风后遗症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临床上通过积极、正确的按摩康复和其他医疗康复治疗,可使近80%的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并可使复发率有所下降;

一.临床表现

中风病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以内,恢复期指中风病后2周至半年内,遗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

1.恢复期一侧上下肢软弱无力,肌肤不仁,口眼嘀斜,语言不利,时流口水,精神、智力障碍等。

2.若不及时治疗,则肢体逐渐痉挛僵硬,拘坚不张。久之便产生肢体废用性强直,挛缩,导致肢体畸形和功能丧失,一般完全康复的难度极大。

二.按摩方法

本病以早期治疗为主,一般在中风后两周,患者病情稳定且适宜进行按摩时实施按摩康复。若治疗得当,可少留有后遗症或完全康复。

1.施术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的循行路线及头侧部为主,并重视配合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

2.受术者仰卧位穴,施术者站其一侧或头前。

3.先以拇指罗纹面着力,推印堂至神庭穴,继之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依次至睛明穴、鱼腰穴、太阳穴、阳白穴、四白穴、迎香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人中穴等,往返施术3~5遍,然后推百会穴3分钟,并从百会穴横行推到耳廓上方发际,往返数次,强度要大,以微有胀感为宜。

4.再以中指指端着力,点揉风池3分钟,然后用掌根或大鱼际着力,轻揉面瘫一侧的面颊部,最后以扫散法施术于头部两侧,并以五指罗纹面着力拿五经,擦面部。

5.自患侧上臂内侧、外侧至前臂施术,并以肘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伸屈的被动运动;再以拇指罗纹面着力,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诸穴;继之在患肢腕部、手掌和手指施滚法,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伸屈的被动活动,手指关节可施捻法,时间约5~10分钟。

6.用滚法自患侧下肢的大腿前侧、内侧,小腿前侧及足背部施术;再以掌根或大、小鱼际着力,按揉大腿前、内侧,向下至跺关节及足背部;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罗纹面相对着力,对患侧下肢前侧、内侧、外侧及后侧施拿揉法5~10分钟,重点在风市穴、梁丘穴、血海穴、膝眼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丰隆穴、解溪穴、悬钟穴、三阴交穴、昆仑穴、太冲穴等诸穴施术,以酸麻胀为度。

7.膝关节、踝关节施以被动伸屈活动,并对各关节进行摇转、扳压,特别是跺关节;再以双手全掌着力施搓擦法,反复施术5~10遍,然后用双手掌相对着力,由下肢近端向远端施对叩法,以整个下肢发胀和发热为度。

8.在背部脊柱两侧施攘法,并自上而下由臀部、股后部至小腿后部,循经或循肌纤维走向施术,再以手掌根或全掌着力,于脊柱的两侧夹脊穴和膀胱经施按揉法,自上而下3~5遍,重点在天宗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膈俞穴、肾俞穴、大肠俞穴、环跳穴、委中穴、承山穴及跟腔部,同时配合腰后伸和患侧后伸的被动活动,时间约5~10分钟。

9.用手掌或拇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直推和分推背腰两侧夹脊穴及膀胧经路线,反复施术,然后施轻快的拳叩法或拍叩法,由背、腰至小腿部施术。

10.先用滚法施于患侧肩脚骨周围及颈项两侧,同时配合患侧上肢向背后回旋上举及外展内收的被动活动,时间约5~10分钟。

11.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着力,从肩部至腕部施拿法,并由近端向远端往返3~5次,再分别做肩、肘、腕部摇法,然后双掌相对着力,从肩部至腕部施搓法,往返3~5次。

12.拍叩后项、肩部及上背部,并以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着力,提拿两肩井穴数次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