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11131400000031

第31章 哮喘

哮喘也叫气喘,是呼吸困难的症状,由呼吸道内的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遇到气候、饮食失宜,或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都可引发此病。哮喘一般分为实喘和虚喘,所以要辨证的对哮喘进行医治。

一.实证  1.症状表现:胸闷、呼吸困难、喉间痰鸣、咳吐不利、头痛无汗等。

2.治则原则:散寒宣肺、化痰平喘。

3.取穴重点:风门穴、肺俞穴、列缺穴。

4.穴位说明:

(1)风门穴别称热府。在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为治风的要穴。

(2)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为肺气转输之处,能宣肺利气平喘。

(3)列缺穴别称童玄。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端所指凹陷处。能宣肺祛风邪,治咳喘等。

5.按摩手法:

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拇指肚或手掌根按揉其背部的风门穴和肺俞穴处,再让患者坐起或仰卧,医者用手拇指肚由轻渐重地推揉其左右腕后的高骨、压之有分裂缺口的列缺穴。

二.虚证  1.症状表现:中气不足,气喘痰多,反复发作,神疲体倦,动则气短喘促,汗出恶风等,多是有久咳虚劳所导致的。

2.治疗原则:理肺纳气、扶正平喘。

3.取穴重点:膏肓俞、天突穴。

4.穴位说明:

(1)膏肓俞,也称膏肓,在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肩脚骨脊椎缘处。现代医学认为,刺激膏肓俞能使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上升,有纠正贫血状态的效应。

(2)天突穴别称天瞿、玉户。在胸骨上窝的正中处。能降逆化痰、宣肺止喘,治喘息等。

5.按摩手法:

让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拇指肚推揉其背部的膏肓俞穴,然后让患者坐起下颌微收,医者用手食指或中指肚,垂直向下轻缓推揉天突穴,注意不要用力向后推。

经络感悟:

哮喘病是内科常见病之一,在我国的北方最为常见,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忌吃辛辣、油腻的事物,还要注意做到防寒保暖,不要过度的劳累,但是也要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