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1129500000084

第84章 妙惩地痞

清朝末年,富春江畔有一个地痞名叫潘九,他为人狡诈、圆滑。他巴结上了一个洋教士,于是他狐假虎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很快成了恶霸。

一天,刘老四孩子放的牛,吃了潘九家的麦苗。潘九一见刘老四,就虚张声势地大吼起来:

“老四,我这块地的麦子少说也收上三石五石的,可现在全被你儿子放的牛糟踏了。”刘老四想想,牛是他和其他四个人合伙买的,现在出了事,得把那三个人找来商量商量。

刘老四和麻生根等四个人来到潘九家。好话讲了一大箩,可潘九一口咬定非赔五石麦子不可。刘老四没法,一拍胸脯说:“我刘老四不要这条牛腿了。”说完话就走出门去。

刘老四这一走,正中潘九下怀,他眯着贼眼说:“好,刘老四这一腿现在就归我了。那么,明天就请你们三位挑着箩筐来,”这三个一听要挑箩筐来,都傻了眼,其中一个问道:“挑箩筐来做啥?”潘九说:“分牛肉啊!你们想想,我潘九一不种田,二不开作坊,养一条腿的牛作啥!牛杀不杀听便,反正我只有一条腿的份,我也只要一条腿。但是,三条腿的牛恐怕也不好耕田吧!”潘九恐怕逼得太紧,可能坏事,就又说:“亲帮亲,邻帮邻,我潘某人做事从来就是有商量的。这样吧,五块银洋,我这一腿就算卖给你们了。你们合计合计,吃肉还是给钱,三天之内回答”。

三个人和刘老四一合计,决定连夜去找分水县才智过人、敢济贫硬碰硬的濮振声先生。

濮振声听了事情的经过,非常气愤,忙把他的得意门生姚明楚和宋发担叫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要他们按计行事。

第二天,姚明楚、宋发担身背包袱雨衣,宋发担假扮成牛贩子模样,姚明楚当个掮客,在潘九家的牛栏前对那头大黄牛从牙齿到蹄子全面评论了一番。直到晌午,以十二块银洋的高价成交。潘九欢天喜地,就吩咐家人为两位远路客人备饭。姚明楚、宋发担两人饱饱地吃了一顿,牵牛走了。

第三天一早,麻生根等三人到了潘九家。他们假装低声下气,点头哈腰。麻生根摸出五块银洋说:“按九爷的吩咐,我们凑了这五块银洋,现在来牵牛来了。”

潘九一下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三个穷汉子能在短短两天中凑足五块银洋。现在牛已卖了,拿什么给他们牵?他贼眼珠一转,说:“什么牛不牛的!我给你们个情面,五块银洋拿回去,九爷我没这伤心事。走吧,走吧!”

这三个人要是在平时,也许就给潘九的这口官腔大话吓往了,现在可不同,有濮先生在后头撑着,怕啥?于是,他们大吵大闹起来。早已候在隔壁的濮振声闻声急忙赶了过来。

潘九一见濮振声来了,情知不妙,就先软了半截。麻生根等三个,又你一言我一语地把事情重说了一遍。濮先生听后把脸一沉,责问道:“潘九,俗语说,老鹰不吃巢下食,你也是本地的一个平民百姓,理应和睦相处,踩折篱笆,本是常有之事,你怎么竟敲诈起乡邻来了呢?”

潘九慑于濮振声的威望,只得承认牛已经卖了。麻生根等三个趁机发作起来,捋手捋脚地就要动武。潘九顿时变成了个可怜相,再三地向濮振声求情,请他秉公裁断。

濮振声来了个顺水推舟,说道:“好吧,大家都是左邻右舍的,就谦让一点吧,按照潘九自己的估价,五块钱一条腿,一条黄牛四条腿,那就是二十块银洋。就算刘老四的那一份归了你潘九,你还得拿出十五块银洋来。”

潘九再三求情,最后由潘九拿出十二块银洋了事。

这下子,地头蛇栽了个大跟头。原打算敲笔竹杠的潘九,毁了一块青苗,倒贴了“牛贩子”

一顿酒饭,却一分钱也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