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11126700000010

第10章 培根:

父母送他去剑桥

培根(1561—1626)英国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主张科学思想与科学实践相结合,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学的真正始祖”。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鼓舞着全世界的年轻人。

培根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他在家中完成了中小学教育。12岁时,他曾上过中学,可是听了几节课,他觉得内容太简单了。于是,父母把他送进著名的剑桥大学。

弗兰西斯·培根出生在官宦人家,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博学多才,热心于文学研究。培根幼年时聪明伶俐,深受父母宠爱。

5岁时,父亲带他到王宫见见世面,第一次见到女王,父亲还担心他露怯。

女王问小培根:“小朋友,你几岁了?”“我是在女王幸福的朝代出生的,年龄比您的王朝还小两岁。”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女王看他小小年纪就这样懂事,高兴地说:“你真是我可爱的小掌玺大臣。”

培根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他在家中完成了中小学教育。12岁时,他曾上过中学,可是听了几节课,他觉得内容太简单了。于是,父母把他送进著名的剑桥大学。

培根在大学读书时非常刻苦,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氛围,学校很注重学生辩论才能的训练。许多同学缺乏胆量不敢登台,而年纪最小的培根,特别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当然他是有备而来,他总是提前几天就开始收集资料,上台后即兴发挥。只要他一上台,总会引来许多师生观看,别看他个子矮小,还带着童稚的嗓音,可是他的辩论逻辑性强,事实充分,从不强词夺理。

同学们都很佩服他,他的口才和胆量也得到很大锻炼。

15岁时,培根到了法国,成为英国驻法国大使馆最年轻的外交官。当时的法国巴黎,是欧洲大陆思想和文化最活跃的地区。在巴黎,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和学术活动形式——沙龙,学者们在客厅聚会、闲谈,在闲谈讨论中,迸发出思想或艺术的火花。培根突破语言障碍后,频繁参加了上流社会的沙龙。他英俊的相貌、渊博的知识、机智的淡吐使他大受欢迎。

1579年,家里传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在法国的培根赶紧回国去奔丧,那一年他只有18岁,父亲死后,他只分到了微薄的家产,而且父亲的去世使他和宫廷的关系疏远了,为了使生活首先稳定下来,他只好出去谋求职位。1582年,他考取了律师,后来又当选为国会议员。

培根的演讲口才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不管是在法庭上,还是在国会上,只要他登台发言,便会吸引很多听众,他的精辟的话都很快变成名言了。

这个时候律师和议员的职务已经不能让培根满足了,他想得到更高的官职,为此,他给许多身居高位的官员写信,向他们求职。他还向女王信任的大臣艾塞克斯伯爵求助,伯爵很欣赏他的才能,于是便向女王推荐了培根,1593年,首席检察长的职位空缺,培根知道后,马上给女王写信,没想到女王却以他还年轻,没有从政经验为由拒绝了他,但为了给他这位前掌玺大臣儿子一点面子,女王任命他为自己的法律顾问。

培根把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争取做官上,1603年,女王伊丽莎白去世了,继承王位的是詹姆士一世,这时培根便又给国王写信谋求职务,并且还表示了他对国王的忠心。

1607年,他被任命为副检察长,6年后又成为了检察长,接着,他终于当上了他父亲生前担任的掌玺大臣。这时候培根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力了,一年以后,他又获得了被人们认为是官场阶梯的最高职务——大法官。接着他又被授予了男爵、子爵等爵位。正当他仕途达到巅峰的时候,却有人指控他贪污受贿,结果他被免除了一切职务,从此培根便脱离了政界。专心从事学术著述。

1624年培根写下了《论说随笔文集》,这是一部富有科学精神人生哲理的精湛之作,它收入了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人生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倾心。

培根不仅倡导科学,而且还亲身从事具体的科学实验,1626年因为他在雪地里做冷冻试验而受寒最后死去。

成功密码:

培根自幼聪明好学,由于中学教育对他来说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父母便因材施教,将儿子送到剑桥大学深造。剑桥大学对他的成才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试想,如果父母没有及时送他去读大学,让他按部就班读中学,培根的成长与成才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为孩子的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