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小店淘金大全集
11126200000072

第72章 开家日用品10元店——小利中有大“钱”途

每个人都需要日常品,也因此街头巷尾的日常用品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小店淘金成功案例”

杨清欣的小店地处恭王府花园外,而且附近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除了各地游客来了又走,这里的人流量其实不大,似乎更适合卖旅游纪念品。而一家专卖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店,是如何在这里站稳脚跟的呢?

在杨清欣的小店里,一边的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日用品产品供顾客挑选,另一边则别出心裁地开辟出一片实际使用日用品产品的开放式厨房区。没有顾客上门的时候,杨清欣就用厨房区的日用品产品自己做饭,而每逢周三周六的“理家会”,这个厨房就成了她指点会员如何使用日用品产品的现场教室。这样杨清欣不仅能“看店理家两不误”,更重要的是,其直观的展示作用,让顾客对产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开业当天营业额就达到了小两万。开办大型理家会的时候,收入也会增多。”

除了介绍日用品产品的知识和使用方法,杨清欣还会把自己收集的营养知识、保健方法、减肥菜谱等等,在闲聊中或是用邮件传达给自己的会员,或者哪怕只是进店随便看看没有购买的人。

由于口碑甚好,很多会员都给杨清欣推荐来亲戚朋友,一些离小店较远的顾客也专程赶来。甚至有的顾客住家附近就有日用品店,并且已经成为当地的会员,却还是舍近求远地来找杨清欣选购产品。

还有很多不方便来店甚至外地的顾客,杨清欣就通过网络或是电话与他们联系,有需要的产品就免费给他们快递上门,成本并不是很高,但却为这些顾客解决了一个购物的便利性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杨清欣也从来往恭王府的游客中吸收了不少的会员,“即使外地顾客也会呼朋唤友地在他这里购买日用品产品呢。”

就是这些看似细微的点点滴滴,导致老顾客总会为他带来新的顾客,弥补了周边居民市场太窄、购买力有限的缺陷,使得这个开在不起眼地方的家居用品小店,把它的触角伸到了更广阔的方向。

“小店前景分析”

日用品的范围很广,大至面盆、小至勺子,都是家庭所需之物,而且损耗率高;每个家庭每隔一至两个月,就要添置一些新的日用品。现代都市,都拥有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场,里面货品齐全,包括家庭日用品,都是应有尽有。但是在百货商场买日用品,算是奢侈的行为,因为其售价较高,一般中等及中下等家庭的主妇并不愿这样花费。所以开一家这样的小日用品专卖店会有不少客源。店铺面积要求很低,10-15平米也可,但最好选择人流量较大或者居住区附近。有3-5万元就行了。

店内的装修要光线充足,货物架之间的距离要有一米以上,以免顾客感到拥挤而放弃选购。易碎的用品如碗碟、花瓶之类,应集中在一角,并铺上地毯。如果只是在显眼处贴上“货物如有损毁,顾客照价赔偿”的标语,会起到提示。万一顾客损坏玻璃物品,要顾客作出赔偿,等于失去了一个顾客,让其他顾客看见,也恐怕会无意间发生损坏,所以不愿进去选购。

为了保障店铺的声誉,以及顾客的利益,将物品放置妥当,并加上安全措施是必需的。在店子的另一角设置廉价摊位,可吸引更多顾客,这是针对人们贪便宜的心理。将本来难以出售的物件集中在一起,作削价倾销状,反而易于脱手。

由于一般百货商场的日用品售价较昂贵,而旧式的日用品店不方便,因此日用品专卖店生意有市场空间。只要针对消费者喜欢多选择的心理,日用品种类齐全,加上以赠品作宣传,这种生意有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