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小店淘金大全集
11126200000005

第5章 谭鱼头——从“头”演义新美食

中国饮食业缺乏品牌建设,以至于餐饮业一度让洋品牌“麦当劳”、“肯德基”等占尽先机。但愿“谭鱼头”能给从事餐饮店的你更多的启示。

“小店淘金成功案例”

谭鱼头自1996年12月23日创办,短短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一家小店到遍布全国57个大中城市的89家上规模、上档次的连锁店,从最初日营业额仅2000余元发展到2001年年销售额达44312万元,并跻身中国餐饮连锁业前十强、中国连锁企业百强,连续被评为“四川餐饮名店”、“中华名优火锅”、“中华餐饮名店”、“全国十佳餐饮连锁企业”、“全国绿色餐饮企业”。

谭鱼头的老板谭长安很善于抓住机会。在这个“吃味道”的年代,天生就很有商业头脑的谭长安又一次抓住了机会。

当时成都流行鱼火锅,大家都吃鱼肉,鱼头无人问津。一次,谭长安请朋友吃鱼火锅,吃完后,他觉得没吃饱,再要一条鱼又觉得吃不了太浪费,就把鱼头吃了。没想到,鱼头的鲜香味道激起他做鱼头火锅的念头。经过反复试验,谭长安研制出了鱼头火锅底料的配方。

1996年底,谭长安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和6万元借款,在成都百花潭附近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开起了第一家“谭鱼头”火锅店,每天营业额还不到1000元。而就在此时,一场生死攸关的危机正一步步逼近整个成都火锅业——商家重复使用火锅油料,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当众多火锅老板纷纷转行时,谭长安却抓住机遇,在业内率先推出一次性健康锅底。

谭长安在媒体上进行了“谭鱼头坚决抵制回收利用火锅油的不法行径”的宣传,并高调为其一次性锅底投保。消费者一旦发现锅底重复使用,就可立即获得保险公司的重金赔偿。他还采取了透明的开放式厨房的策略,鱼现宰现杀。如果顾客愿意,还可以到厨房实地参观火锅底料的炒制和菜品的加工过程。

这一招使谭鱼头的生意异常火爆,二十多张桌子天天爆满,以至于顾客要常常排队买座位号才吃得上。更有甚者,竟有“黄牛”专门排队炒卖号票,一张排号票居然能卖到30元!靠着鱼头火锅店的出色经营,谭长安很快拥有了几百万元资产。

就在谭长安春风得意之时,一种新的火锅品种——烧鸡公火锅出现了,并很快成为成都餐饮市场上的流行焦点,短时间内就抢走了谭鱼头的大部分客源。几经考虑后,谭长安决定“赌”一把,把谭鱼头火锅推向全国。1998年6月,谭长安带着花椒、豆瓣,迈出了出川的第一步——在北京东直门开了第一家省外门店,同样生意火爆。霎时间,鱼头风暴席卷京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主动找上门来。加盟商负责投资店面和设备,谭鱼头只需以商标、配方、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不需要出一分钱,就可以占有加盟店35%到55%的股份。那时谭鱼头的扩张速度是8天开一家店,仅在北京就开起了11家店。

谭长安相继进军西安、合肥、石家庄,迅速占领了北方市场。然后从东北、华北、西北到中原,再到华东、华南、西南迂回包抄,避开西南地区火锅白热化竞争的锋芒,从川菜的空白地带切入,达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到2000年底,谭鱼头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3亿元。

然而,谭鱼头逐步暴露了商标使用不规范、内部管理松散、供应原料价格偏高,加盟商纠纷增多、配送技术落后、产品标准化难等内部问题,再加上苏丹红等外部食品安全危机问题的困扰。这种飞速扩张到2001年的春天戛然而止。

为了扭转局势,谭长安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缩加盟战线,将一些店的股权进行收购。2002年7月12日,坐落于虎坊桥谭鱼头北京直营店正式开张。这是谭鱼头在北京的第一家直营店,也是谭鱼头在北京最早的形象店。从此,谭鱼头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以大规模的直营店、旗舰店为示范,带动连锁店的发展。

对于谭长安而言,管理遍布全国的谭鱼头火锅店,就像是教师批改数学作业。每天晚上,他都会打开电脑,仔细查看谭鱼头各个直营店的销售数据。每个月末,他的电脑里都会有一份详细的报告,记录每家门店的收入、员工数量以及当月最受欢迎的菜品。这一切,得益于谭鱼头2003年引进的软件管理体系。

这套软件管理体系引进来源于一场小风波。“谭鱼头”生意火爆时,单店面积就有好几百平米,但采用的是传统的纯手工经营方式,上菜很慢。有一次,一桌客人在点完菜以后,等了1个小时45分钟还没有上菜,忍无可忍,叫来谭长安以后当胸就是一拳。正是这一拳,让他不得不正视“谭鱼头”暗伤:传统经营方式根本不能提供标准化的、令顾客满意的服务和产品。

“只有标准化问题得到解决,连锁经营才能做大。”谭长安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对川菜的辣度、咸度等指标量化。也就是说在不影响中餐味道的前提下,用数字化的方式来烹调中餐。比如数据分析,人做不到那么精细化,而计算机大大提升了效率和准确度。

如今,“谭鱼头”所有新分店都实现了数码餐饮管理模式:餐厅使用POS机点菜,后台厨房的打印机同步提交点菜信息,库存管理员根据点菜系统中的物料消耗,随时补货,财务系统根据点菜系统和结账系统的数据,对每天的销售状况进行精细统计。中式餐饮与生俱来的粗放式管理,在谭长安的手中第一次实现了精细化。

“小店前景分析”

四川火锅追根溯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盆地潮湿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四川人“尚滋味,好辛香,喜麻辣”的饮食习惯,因为辣椒花椒等作料均有除湿祛风寒的作用。虽然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严重影响,但并不是说人们就彻底否定了火锅,在一定程度上,火锅还是有广阔市场的。除了其美味之外,火锅还有很多特点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和喜爱。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围炉而坐,锅中热气腾腾,气氛融洽而热烈,荤素搭配,各取所需,自助涮食,其乐无穷。而其个性鲜明的品味特征给你带来的刺激快感让你记忆犹新,不再甘于平淡,使很多人“由恨生爱”。

随着火锅从重庆泸州小米滩长江边船工围罐煮食,到如今堂而皇之地进入高雅餐厅,四川火锅锅中之物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但有了牛肉、羊肉、狗肉火锅,还出了酸菜鱼火锅、兔火锅、烧鸡公、啤酒鸭等等新品种,而且隔三差五,花样不断翻新,令人应接不暇。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一年半载。

这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和口味的挑剔程度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火锅品种生命周期太短,因为传统火锅配料大体相似,口味大众化,如果市面上出现什么新潮火锅受欢迎,不出半月,大街小巷都出现同类火锅招牌,模仿跟风者众也加快了换代的频率。因此,在市场萧条,火锅全面不景气的时候也许是进入的最好时机。关键是充分分析市场,找准切入点,秉承传统、集百家之长,大胆开拓创新,推出自己的独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