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076

第76章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比喻文人从军,志在四方。

此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初年,着名历史人物班超,自幼就立下了远大志向,从事家务,从不以劳苦自怨,读书广博,善于雄辩,有说服人的本领。

汉明帝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奉令到洛阳担任校书郎(校勘书籍的官职),他也随母亲同去,由于生活困苦,不得不替官厅抄写文件,以便得点酬劳,维持家用。

有一次,他正在写字,猛然把笔掷在地上,叹口气说:“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愿,也应当学习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于国外,怎么能总是这样埋头于笔墨之间呢?”别人都嘲笑他,他说:“你们这班人怎懂得壮士的志气?”

后来,班超果然被派出使西域,付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在西域发挥了最大的智慧,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替汉朝和好了五十多个国家。

后来,朝廷按照他的功劳,封他为定远侯。

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在西域住了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