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051

第51章 落井下石

“落井下石”比喻人家有了祸事,非但不救他,反而跟着去打击。

此典出自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唐朝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少年的时候,文章就写得很好,也有很大的名气,后来中了进士,当御史大夫时,因参与新政被贬到雍州去做司马,后又调到柳州去当刺史。他死后,柳州人为了纪念他生前对柳州的功绩,建庙奉祭他。

韩愈是那时的大文豪,他看到好友柳宗元被小人所陷害,郁郁不得志而死去,替柳宗元写了一篇墓志铭;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唉!读书人要到穷困的时候,才能看出他的气节。现在有些人平常居住在黑巷里的时候,大家互相爱慕,用酒食来作游戏追逐,轻松地亲切地谈笑着,好像很要好似的,能够拿出肺腑给人看一样的知己;还指着天地,流着眼泪。说着生死与共的话,装得很诚恳可信的样子。但是如果有一天为了点小小利害便冲突起来,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闹得反目成仇。你如果被人挤的掉到陷阱里面去,他不但不会求援救你,反而会拿了石头来打击你,这种人是很多。不开化的人和各禽兽尚且还不忍去做的事,他们还自以为做得很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