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024

第24章 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形容官吏为政清廉,除两袖清风外,别无所有。

此典出自明代于谦《入京》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代着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任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十九年,能够体察老百姓的疾苦,深得民心。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秋,蒙古瓦剌部进犯,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被俘,于谦被任为兵部尚书,坚决反对迁都南逃,亲自指挥作战,迫使瓦剌部议和。

明英宗复位,于谦却被诬陷致死。

于谦在担任巡抚从外地回京时,什么东西也不带。他写了一首《入京》诗,表达自己对贪官污吏的不满,以及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他写道: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绢帕、蘑菇、线香等物品,本来应该给老百姓使用,只因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反而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在如此恶浊的世风下,我要保持自己的清白,离职返京时,什么东西也不带,两袖清风朝见天子,以免里巷与平民对我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