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92

第192章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是,好男儿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刚直无私;也可用它形容为人有侠肝义胆,勇于为朋友赴汤蹈火,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此典出自《说苑·复恩》:“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

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鲍叔)与管仲是好朋友。鲍叔牙死的时候管仲扎上衣襟,失声痛哭,泪如雨下。侍从问道:“他不是您的父亲,也不是您的儿子,您这样伤心或许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说:“这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我曾经与鲍叔牙到南阳(齐国的城邑,在今山东邹县)做生意,那时我在市场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却说我将有扬名于世的时候。鲍叔牙曾与我一起游说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纳我,而鲍叔牙也不认为我无能,却说是因为我没有遇上英明的君主。鲍叔牙曾与我分取钱财,我自己经常拿多的一份,鲍叔牙也不认为我贪心,而是因为知道我在经济上拮据。生养我的是父母亲,理解我的是鲍叔牙。士为知己者死,何况为他尽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