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90

第190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人与周围事物、人际之间习性的关系,常因环境等改变自己。

此典出自《北堂书钞》六十五卷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朝的大臣傅玄是个品学兼优的人,为人正派,很受皇帝敬重,被任命做太子的首席教师——太子少傅。

皇太子府里属员很多,有宫女、太监以及一大批为太子办事的官吏。这些人为讨太子欢喜,阿谀逢迎,陪着太子玩耍,太子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想学好是很难的。为此,傅玄非常忧虑。有一天,他给太子讲课的时候,讲道:“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皇帝,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人。譬如,常接近朱砂,就会被它染红;多接近墨水,就会被它染黑。对自己则一定要严格要求,行为要端正,做到这些,周围的人才会跟你学,正派的人才会围绕到你身边来。譬如:声音清亮,回声就一定和谐;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不会斜。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义的话就会听得多,自己的行为就会逐渐符合规范准则。如果你多接近小人、那就好像进入卖鲍鱼的店一样,时间久了,你就闻不到兰花的芳香了。”后来皇帝听到了傅玄的这番话,觉得很有深意,就命人把它写在屏风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让他每天读一遍,把它叫做《太子少傅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