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69

第169章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怀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间。

此典出自《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个名叫文若虚的人,他做生意总是很失败,人家叫他“倒运汉”。这年他实在穷得过不了日子了,于是他拿着朋友送的一两银子,买了几篓太湖橘子——名叫洞庭红,随着商船去航海,他要看看海外风光。橘子是带着路上吃的。海船随风飘去,也不知道过了多少路程,到了一国,商人们都上岸做贸易去了。文若虚猛的想起:

那一篓橘子不知烂了没有?于是搬将出来,摆在船板上吹风。那橘子红艳艳的,非常的鲜艳漂亮。岸上走的人,都拢将来问道:“是什么好东西呀?”文若虚拿了一个掐破就吃。围观的人惊笑道:“原来是吃的。”有个好事的人便来问价:“多少钱一个?”文若虚听不懂他的话,于是竖起一个手指。那人拿出一个银钱来买了一个,闻一闻扑鼻香,剥了皮,也不分瓣也不吐核,一口塞进去,甘水满喉咙,吃了之后便哈哈大笑道:

“妙哉,妙哉!”又摸出十几个银钱来,说:

“我买十个进奉皇帝。”旁的人看了,也有买一个的,也有买两三个的,都高高兴兴地去了。文若虚看看剩下不多了,就涨起价来:两个银钱买一个。正在纷攘间,只见那第一个买橘子的人,骑一匹青骢马飞快的赶来,大喝道:“不要零卖,不要卖了,皇帝都要了。”最后,居然连篓子都买了去。看的人见没指望了,便散开了。文若虚把钱数一数,共有一千多,约合百两银子,竟是一本百利了。众商人回来,听说这件事,都惊喜道:“人都道他倒运,而今想是转运了。”便都劝他将此钱买了货物再生利钱。文若虚道:“我是倒运的,将本求财,没有一次不是蚀本了。如何还要生利钱,妄想什么?万一和从前一样,再做亏了,哪里再有洞庭红来卖?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量了,我就带了这些银钱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