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57

第157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是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鉴。

此典出自《战国·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晋国的智伯联络韩、魏两国军队,准备攻打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国的赵襄子采用卿大夫张孟谈的计谋,派人暗中做韩和魏两的工作,向他们说明,假如晋国灭亡了赵国,那么对韩、魏两国也十分不利,强大的晋国一定会进而灭亡韩、魏两国。后来,韩、魏与赵联合起来,放水夜袭智伯军队,一举获胜,活捉了智伯。

张孟谈协助赵襄子大功告成之后,就向赵襄子提出辞呈。他说:“凡能统治天下的,一定要能够驾驭臣子,而决不能反过来让臣子驾驭自己。现在,我的名声显赫,身价权力很大,大家都很信服我。

因此我愿意抛弃功名,丢掉权力,离开大家。”

赵襄子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他说:

“我听说辅助君主的人,才能名声显赫;功劳多的,才能身价高;对国家大事负责的,才能委以重任;自己忠义诚实,才能够使众人信服。你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这时候要辞职呢?”张孟谈回答说:“您所说的是一个臣子应该做到的。而我所说的,是巩固君主政权的道理。因为我看到,历史上臣子的权力如果和君主的权力相等,总是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不忘记以前的教训,就是处理以后事情的准则。您即使不同意我辞退,我也不可能再帮助您办事了。”赵襄子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张孟谈辞官。最后,张孟谈便弃官务农,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