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42

第142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形容对饮食极其讲究。

此典出自《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春秋时的孔子,虽然被劳动人民斥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他的吃穿、居住却是很讲究的。

据《论语》记载,孔子吃饭,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食陈旧了或变味了,鱼和肉不新鲜,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色泽味道不好,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是新的菜蔬,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合适,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不超过米面的分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从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每餐必须有姜,不过也不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