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19

第119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守大节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此典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南北朝时期,有个人叫元景安,本是魏国昭成王的五世孙。公元550年,高洋(齐文宣帝)灭魏,建立齐政权,自立为齐皇帝。

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公元550——559年)年间,魏国元氏皇族的许多近亲都被杀掉了。稍远一些的元氏皇家亲族如元景安之流,连忙商量对策,准备提出申请,跟着齐国皇族改姓高氏,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说:“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姓而跟随人家的姓呢?大丈夫宁可像玉一样被打碎,为保持气节而牺牲,也不做块泥瓦而保全,丧失名节,苟且偷生。”元景安把堂弟元景皓的话禀报给了高洋(显祖),于是高洋就下令处死了元景皓,其家属被迁徙到彭城(今属江苏)。所以,齐文宣帝(高洋)准许元景安改姓高,其他人仍袭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