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11126000000101

第101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识时务者为俊杰”指只有认清当时形势,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是俊杰。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东汉末年,诸葛亮在未出仕之前,隐居在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自养。他才能出众,常常自比古代的着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和乐毅;虽然他已经隐居起来,却时常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徐庶等人常与他在一起探讨学问。

当时,刘备在荆州依靠着刘表,为了寻找到人才帮助他争夺天下,他去请教当地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平庸的儒生怎会认清形势,只有那些洞悉当前形势和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才能称为俊杰。”后来,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不久,徐庶被曹操所逼离开刘备时,也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他重振汉室。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取得了与东吴、曹魏鼎足而立的地位。事实证明,诸葛亮的确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