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这样教才对
11124900000054

第54章 5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要只给孩子提供物质享受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意思是说,人在忧患中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在安乐中就会走向灭亡。这就警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也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可现如今,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父母们总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享受,这就会使孩子慢慢失去忧患意识,变得贪图安逸和享受。在如今竞争激烈和压力巨大的社会,一个只顾享受安逸而没有忧患意识的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的,而不能适应社会竞争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父母不要只给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享受,千万莫让安逸控制了孩子的心智。

从古到今,很多富裕家庭都是将自己的财富留给孩子,就是现在很多普通的家庭也会传出这样的声音:“孩子,爸爸妈妈整天忙碌工作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嘛,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放心吧,我们挣的钱迟早都是你的,我们也不能带进棺材里。你要是不能顺利考上大学,你怎么对得起我们为你操的这份心呢?”父母的这些话的确是肺腑之言,父母对孩子可谓情深意重。但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也要为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付出代价,往往这些孩子在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时,已经走进了安逸的大门,失去了自己的忧患意识。

可以说,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影响,如今很多孩子都处于一种没有追求、胸无大志的状态,这些孩子往往生活条件很富足,缺乏拼搏意识,没有创新和竞争能力,更没有坚强的意志和经受磨难的毅力。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要什么有什么,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在你准备的这个安乐窝里慢慢老去,再不会有什么作为。相信每位家长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吧?

一位小学生曾这样对他的同学说:

我觉得学习太辛苦了,太累了,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我一点学习兴趣都没有,我实在狠不下心来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呀?反正我家有的是钱,以后什么都不用愁。

我妈妈曾对我说,我小时候用的童车就是一万多元买的。我平时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基本都是名牌。我妈妈还常常带我去咖啡厅坐坐,去西餐厅吃好吃的。

告诉你吧,在我不到3岁的时候,我爸爸就在人民路那里给我买了一套房子。听爸爸说那套房子花了差不多一百万了。我以后就不用发愁没地方住了。我爸爸还答应我,等我长大了,上了大学,他就再买一辆不低于20万的轿车送给我。

我现在住的是豪宅,穿的是名牌,上学、放学都有专车接送。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我们家就我自己,我爸爸妈妈的钱将来都是我的。我还去费那心思学习干嘛?我觉得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即使我一辈子不工作也不用愁吃愁喝。你不羡慕我吗?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像这样的孩子生活中可以说并不少见,隐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物质满足感,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只知道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没有一点吃苦的决心和信心,更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有的只是向父母索取的双手。富裕的家庭本来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现在的现实真的让人心寒。很多家长也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极力改变孩子的现状,设法警醒孩子迷途知返,但家长还在这样和孩子说:“不就是个名牌的衣服嘛,现在咱们就去买!”“买个笔的钱都没有了,看把我的儿子苦的,一百够不够,只要是学习用,需要多少钱只管来找你爸!”看来,需要警醒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自己,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因此,家长不要只知道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享受,孩子的物质生活将来还需要他自己去创造,而家长更应该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就算你留给孩子的财富再多,也是不足于孩子挥霍的,等你老了不能再创造财富了,而孩子又花完了你一生的积蓄,却没有能力创造财富,那孩子该如何呢?孩子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但孩子更需要学会生存的能力,给孩子留下财富不如给孩子留下知识,留下的财富孩子将来可能保不住,但留给孩子知识,孩子将来可以用知识来创造财富。因此,不要只给孩子提供物质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