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这样教才对
11124900000002

第2章 01 孩子的信从源于父母的威信——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80后家长这样抱怨:“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胆子大了,竟然还敢顶撞父母!”“这孩子现在没大没小的,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太可气了!”诸如此类的话,仔细推敲起来,的确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在孩子心中没有威信可言。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拥有一定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威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潜在的教育力量,是父母对孩子有效地进行教育和使孩子能自觉地接受教育的条件。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毫无威望和信誉,孩子对父母没有适当的尊敬、信任和听从,那么,合理的教育就无法实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父母的威信如同家风一样,是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的。但在家庭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威信又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给予的每一道指令,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威信无不隐约渗透其中。从父母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从孩子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尊重和信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尊重和热爱成为一座架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说明父母树立威信的重要性:

张女士的孩子文文上小学三年级。

一天,文文放学后,将作文本放在书桌上,便出去玩了。张女士下班后没事,看见文文的作文本,便拿起来随便看看。一篇题目为《妈妈讲迷信》的作文把她吸引住了。不看还好,看后,她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来,文文在作文中写她讲迷信。文章后面还有老师的评语——表扬文文实事求是、勇于和社会恶习做斗争的批语。作文得了98分。小张火冒三丈,但没有立刻发作,打算等文文回家后,好好教训她一顿来出出气。

不一会,文文回家了。她一看妈妈坐在凳子上,作文本也翻开了,知道妈妈看了自己的作文,便高兴地说:“妈,我在作文里揭发你了。”张女士装作没看作文的样子,问:“你揭发我什么?”文文指着窗外说:“那天,你说雷公公专打坏孩子。有什么雷公公呀?老师说,雷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人即使触雷,也不是雷公公专打他。你说的话是骗人的!”文文一番话,让张女士突然明白了,孩子长大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要换换了。

随后,张女士给文文道歉,还表扬她聪明,并表示以后要像文文学习,再也不迷信了。文文听了十分开心,不久又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好妈妈》,其中写道:“通过我的努力,妈妈破处了迷信思想,还给我道歉,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可信赖的妈妈……”

以上事例中,文文的妈妈看到女儿的作文后虽然很气愤,但见到女儿后并没有立即对她大发脾气,而是认真听她说完,并反思自己。其实,文文的妈妈本来是编故事吓唬孩子的,让孩子给识破了,但她又利用了这个谎言,给孩子道歉,还夸奖孩子,不但让孩子增强了自信,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树立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显然以后教育孩子就更有效果了。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是父母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建立在与子女彼此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产生的关系,是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孩子对父母的爱戴。它不同于训斥与听命、支配与服从的封建君主专制式的“威信”。

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怎样才能达成这种默契,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呢?你不妨借鉴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注重“言传身教”。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父母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这是树立威信的关键。父母应让自己的言行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做孩子的榜样,让他觉得父母就是最优秀的。

第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父母对孩子应真诚,言而有信,表里如一。切忌不可经常出尔反尔,答应孩子的事情总是做不到,或无果而终。更不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当父母经常失信于孩子时,孩子又怎么信从父母呢?

第三,要严、慈并重。这是父母树立威信的重要手段。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生活习惯的培养、学习技能的锻炼等各方面都应严格要求,使孩子努力做到最好。当对孩子批评教育时,应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心服口服,从而做到信服。同时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不苛求孩子做那些做不到、不愿做的事。

第四,父母配合要一致。教育孩子切忌双重标准,双重态度。否则,不仅会滋长孩子的侥幸心理,使孩子变得“两面派”,还会使父母的威信在孩子面前荡然无存。

第五,用心爱孩子,并让孩子用心体会这份爱。爱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天职,但只知道爱孩子是远远不够的,父母还应让孩子了解、懂得父母对他们的爱。让孩子心怀感恩之情,在心中铭记“父母都是为了我们好!”让孩子心存敬畏之心,但绝无憎恨之意。

总之,父母威信的建立在于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而父母在孩子心中具有崇高的威信又有利于正确教育方法的实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