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这样教才对
11124900000017

第17章 16 父母不应扼杀孩子的激情——别对孩子做的某事“泼冷水”

给孩子“泼冷水”,在一些80后家长中很常见。当孩子满怀激情、兴高采烈地做某件事时,他们会冷冷地扔出这类话:“就你傻”、“你真笨”、“你行吗”、“我看你干什么都不行,别白费力气了”…… 这样做唯一的结果就是扼杀孩子的激情。

什么是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孩子的激情,是孩子做某件事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了做事的激情,说明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失去了兴趣,至少孩子不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这时,想让孩子进步只能成为空谈了。因此,父母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激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周末,小张在书房看书,儿子乖乖地坐在她身边拿着彩色铅笔画画。没一会儿,就听儿子叫道:“妈妈,我画了一张画!快看看我的画画得多好!”

儿子激动地把画递到了妈妈的手里,小张只看了一眼,就有点不耐烦了,心想,这画的什么呀?太差劲了!各种颜色乱七八糟地涂了一片,简直是浪费。小张指责儿子说:“你说你画的什么呀?谁教你的?这也叫画?哪有这么画画的?看你也画不出什么好画出来!”

儿子的脸一下子红了:“妈妈,你看不出来我画的是什么?我画的真的很难看吗?”

“没看出来,就感觉你在乱涂乱画。”小张直接否定了儿子的成绩。

儿子“哼”了一声,迅速抢过他的画,愤愤地说道:“我画的是京剧脸谱,这都看不出来。还说我画得难看。”被孩子这么一说,小张觉得自己的话有点不妥,就又拿过画来重新看了一番。这时,儿子跑过来给她解释道:“这个红色画的是眼睛,绿色是胡子,黄色是鼻子……”经儿子解释后,小张觉得这幅画好像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儿子说完就要去看电视,这孩子一看电视就会看一天,为了阻止他,小张立刻说:“那你再画一个,妈妈肯定能猜出是什么。”

“不,我才不画了呢,你要不就是责怪我乱涂乱画,要不就是笑话我。上次我明明画的是太阳,可是你硬说是条毛毛虫。”儿子不高兴地说道。

看得出来,小张的儿子对画画很有激情,只因为年纪还小,手上没什么劲,把持不住画画的力度,才没有把画画好。其实,他脑海里有很多美好的想象,并且他会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可小张呢?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泼冷水”,扼杀他的激情,使他失去兴致。这对于儿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打击。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有时家长也不是故意想取笑孩子,只是不自觉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但就这样一句不经意的话,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可能孩子不知做了多大的努力才有勇气去做一件事情,本来就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能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孩子还有成功的可能,可是得到的却是“一盆冷水”,估计孩子再不会有激情和勇气去做这件事情了。本来孩子兴致很高,孩子可能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结果一定不会好到哪去,孩子也知道自己做多了自然就能做好了,可家长不但不支持孩子,还给孩子“泼冷水”,泄孩子的气,这样,孩子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

其实不仅仅是画画,生活中,当孩子满怀激情地做任何我们理解不了的事情时,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去“泼冷水”,只有认真地聆听,不断地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才能让他们心情愉快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事例:

小明有个电动玩具车,可最近几天坏了,他一直想修好它,就向同学借来了一套工具。

周日一大早,小明就开始忙了,他将小玩具车拆开,弄得屋里乱糟糟的。妈妈进来一看就非常生气,开口就是:“干什么呢?看你将屋里搞成什么样子了,你拆那东西干吗?你修不好它,扔掉吧,改天买个新的,赶快学习去!”

“我能修好,我前天在学校向同学学习了,我一定能修好。车子里面的电池呢?我想用。”

“不知道!整天就想着玩,赶快看书去。”

爸爸听到后赶紧过来看是怎么回事,明白后就给小明说:“原来的电池都不能用了,爸爸屋里还有两节新的,你去拿吧,等你修好了让爸爸看看。相信我儿子一定能修好。”

小明装上新的电池后,小车还是不能转动,小明就在那仔细观看。突然,小明好像发现了什么,他取下电池,用小刀去刮电池盒里的铁片。将上面的污渍清理干净后,再装上电池,小车就能跑动了。小明高兴地跑到爸爸身边说:“爸,我修好了,你看!”

爸爸看了看就和小明说:“很好,你是怎么样修好的呀?”

小明就将自己修的过程给爸爸说了一遍。

“你真聪明,那些污渍就是上次电池坏了流到里面的,以后电池没电了要及时取出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小明啊,以后你再遇到什么事都要像今天这样开动脑筋,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放心吧老爸,知道了!”说着小明就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可见,要想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家长就不应扼杀孩子做事的激情,而要尽可能地去触发孩子的激情。上面这个例子中,孩子本来对修理玩具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也不知道怎么去修,但孩子想去尝试,就说明孩子有激情,勇于挑战。这时,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给孩子“泼冷水”。像“你做不好,别浪费时间了。”“你那么胖,哪能跳舞啊!”“你干不了,等你爸爸回来帮你吧!”之类的话是不适合给孩子说的,就算孩子没有成功的把握,也应该让他去尝试,只要你支持他,一次不行,他会去想其他的办法,直到将事情弄明白,或者把事情做好为止。这样,孩子就能学到平时学不到的知识,能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养成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往往更自信、更自立。

总之,家长应该想办法点燃孩子的激情,而不是给孩子“泼冷水”。只有让孩子充满激情地面对学习、生活、困难,努力寻找方法解决,孩子才能不断地成熟、成长。充满激情的孩子一定聪明活泼,而没有激情的孩子会显得没有朝气。你会喜欢哪种孩子呢?